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载体。本文主要从实践育人角度出发,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定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序发展的策略三方面展开研究,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志愿服务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驱动模式包括:市场驱动模式、政府驱动模式和志愿驱动模式。实现高校志愿服务教育有三条路径:一是志愿服务课程化,二是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三是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总结整理各国志愿服务教育的驱动模式和发展路径,对于深化我国志愿服务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高校志愿服务教育实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志愿者服务项目化运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党支部为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培养其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创新性地开展了系列品牌志愿服务活动,使其成为创新党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创建了彰显大学生党员风采、把握青年大学生特点、服务大学生成长的基层党建活动,既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党支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又提升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确保了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和创新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共同的逻辑基础,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在分析二者的内在逻辑性的基础上,从协同机理、协同构建、协同实现三个层次构建二者之间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6.
青年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途径,西部计划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先天优势。本文以广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例,研究发现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因政策机制不完善、服务对象不认可、自身服务意愿不强烈、专业能力不够高以及对基层情况不了解而遭遇现实困境。建议强化政府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管理机制,拓宽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以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红色文化的内涵特质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是有机统一的,是高校文化育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重要的理论基石。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既提升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又实现了红色文化的良好传承。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形成了内在耦合协同、互融互促的良性互动关系。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工程,为“大思政课”提供生动的教科书,也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和人才支撑。文章以W省高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为调研对象展开研究,聚焦畅通合作平台、搭建信息渠道、建立长效机制等有效措施,为提升高校实践育人效果,提供了可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一支有力补充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志愿服务组织在帮扶弱势群体、提升政治参与度和社会归属感等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成效,但受限于自身经费保障不足、机制建设滞后、专业水平不高等方面原因,其效用发挥仍有可发掘空间。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志愿服务组织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激励奖励机制,搭建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三全育人”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自“三全育人”理念提出以来,各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不断加强。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以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创建为契机,结合数学专业特点,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3.1415”文化育人模式,通过十五项具体文化育人举措进行实践探索,努力培养价值观端正、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的新时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建立志愿服务组织长效发展对志愿者组织和满足志愿者服务有积极的效用,本文从志愿者权利义务的保障、评价与激励的计量、项目实施与媒体宣传的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不断壮大的志愿服务事业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我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阵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志愿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受起步较晚和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高校志愿服务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一直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重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广东地区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现状为实例,深入探讨志愿服务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心理认同、资源整合、领导运行和激励引导机制,以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就业压力也就逐年递增。而特殊群体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则面临着更大的就业难题,尤其在民办高校中更为突出。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例,通过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对民办高校特殊群体就业现状、成因及帮扶现状进行分析,形成就业精准帮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徐毅成 《大众商务》2010,(14):31-31
建立志愿服务组织长效发展对志愿者组织和满足志愿者服务有积极的效用,本文从志愿者权利义务的保障、评价与激励的计量、项目实施与媒体宣传的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不断壮大的志愿服务事业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助残是现阶段社会志愿服务的途径之一,全省贫困残疾人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总体来说,大学生助残事业的发展相对较缓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大学生助残的管理机制与制度还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8.
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崇高的国际性事业,具有丰富的内涵及外在实践价值,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能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思想升华,是大学生人生观培育的有效载体和有力平台。通过构建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新媒体宣传、完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实施策略,强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保证大学生人生观在志愿活动中得到有效培育与提升。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与人才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制度具有时代的重要意义。通过民政部福利彩票基金示范项目的实施,把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起来,搭建了志愿服务活动平台,让大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走向农村,走进家庭,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同时对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从存在的问题着手,本文提出了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做好培训和后勤支持工作,与相关课程结合,组织、鼓励成立校院两级志愿服务协会等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