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高职劳动教育的水平是时代的召唤,也是职业教育进入实践新阶段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劳动教育的力度与精度,拓宽劳动教育的形式与队伍,不但能够实现劳动教育的真正回归,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现阶段,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还存在着劳动教育认知不足、教育组织"简单化",劳动教育培养不足、教育形式"智育化",劳动教育成果不明、教育考核"随意化"等问题。以培养大国工匠为教育目的,加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可从以下途径展开:在阶段性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激发教育主体活力;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体现教育现实成效;强化校外政府、家庭、企业支持,四方联合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思想精髓。对高校而言,围绕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培育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应强化劳模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引领、重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加强大学生劳动实践技能的培养路径,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幸福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大学生幸福观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习近平的人民幸福观、奋斗幸福观和劳动幸福观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供了思想指导和价值遵循。高校应在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本领,在课程教育中培养劳动意识,从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一体两融三化"的劳动教育模式: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这是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立足点;红色基因传承可以为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积蓄力量,"工匠精神"培育能够厚植职教文化土壤,促进高职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劳动教育;通过搭建实践平台,促进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项目化,完善长效机制,实现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学分化,强化诊改思维,推进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进阶化。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一体两融三化"在实践中有序推进,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实践育人是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实践育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应采取加强实践教学,发挥第一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组织社会实践,发挥社会环境的实践育人功能等举措深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造就用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武装起来的心智健康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重任,学校应当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劳动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智力、身体、心里健康等素质的发展.目前,设立劳动实践课堂、开展短期劳动实践活动、提供劳动服务岗位是有效的劳动实践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掌握劳动技能,而且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作用,是促进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综合能力、强健体魄、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结合劳动教育的内涵,高校应在劳动价值观教育中输出生命认知价值、在诚实劳动态度培养中输出职业定位价值、在创新精神培育中输出社会适应价值、在家国情怀培养过程中输出感恩价值,实现劳动教育的树德功能,进而培养学生成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定位不准、实践经验匮乏、就业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高校应加强专业技能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提升就业软实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加强校企联系,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五育"并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其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与生活实际脱节等问题。高校要立足大学生生活实际,融劳动、生活、教育于一体,通过创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式、重构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市场的发展与人才整体需求,加强以专业为根本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实现专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的深度整合,为大学生指引更为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存在误区、课程脱离专业依托、实践能力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涵养创新型就业创业思想观念、制定切合专业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制定夯实专业能力的就业创业实践训练、加强专业教师在就业创业教育中的参与程度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