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范志勇 《金融博览》2021,(11):50-51
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呈现企稳状态.然而随着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隐忧浮现,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脆弱性复苏 随着疫苗大量投入使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活动正逐步恢复正常化.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21年全球GDP将增长4%,美国增长3.5%、中国增长7.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5.5%,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都将由负转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比研究新冠疫情和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的不同影响.分析研究发现此两次都对全球经济、金融造成巨大冲击,但2008年的危机表现为金融危机传导至实体经济引起的经济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则表现为外部因素直接冲击实体经济造成经济危机,短期对金融系统影响较小.长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将重塑全球经济,全球产业链地...  相似文献   

3.
宋艳伟 《银行家》2021,(3):53-57
随着疫苗的大面积接种,全球疫情已呈现回落迹象,预计2021年下半年后全球新冠疫情形势或明显缓解.疫情过去后,全球经济将逐步回归常态,但也面临全球治理机制恢复秩序、产业链重塑、超常规政策退出等问题.研判后疫情时代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是亟待认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疫情时代与全球经济的挑战近期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原油价格暴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活动受阻,全球工业品量价大幅下跌.疫情时代下的全球经济,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从2018年开始,全球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巨大的财富差距和政治分歧,与上一次金融危机前期非常相似.尽管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极为严重的传染病,会对全球的经济有很大的伤害,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控制.然而,当疫情与美联储基准利率降至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全球再次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剧增.  相似文献   

5.
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以及我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经济层面,全球经济因疫情冲击陷入深度衰退,疫情后或呈现低增长、高杠杆、低利率的特征.生产和贸易层面,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面临调整与重构.金融层面,信用风险和债务风险上升.地缘政治层面,全球治理无序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大国...  相似文献   

6.
张明 《金融博览》2021,(3):42-43
2020年,全球经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重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秋季《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会萎缩4.4%.这不仅远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的增速,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球经济的最低增速.  相似文献   

7.
2020年,在多个国家发布史上最糟糕的年度经济数据后,人们对于2021年全球经济实现反弹抱有更多期待.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普遍认为,新的一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一轮恢复性增长. 那么,对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的欧洲经济,未来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8.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债务违约风险、气候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加大,全球产业链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应对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常规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可能加大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疫情也将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变革,现有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加速转型.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快速反应,迅速控制疫情蔓延,推动国内企业率先实现复工复产.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率先进行转型,有效化解危机,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强度大、范围广、影响深.此次疫情危机可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中国经济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深厚的底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可谓一枝独秀.本文将通过科技与金融方面的十大关键词来一起回顾2020,展望2021.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正逐渐复苏,但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可能会陷入大萧条以来的最大幅度衰退。本文分别分析了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冲击以及前景展望,认为后疫情时代全球将面临中美差距缩小、全球产业链重组、金融风险上升等情形,中国将会出现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以及资产价格反弹等情形,基于以上判断,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全球经济复苏将呈现分化趋势,发达经济体总产出预计将在2022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预计总产出到2024年仍将低于疫情前水平2021年全球资本流动态势2021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发达经济体经济2021年GDP增长较2020年大幅上升,预计为5.2%,同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美国由于疫情防控举措的推进、有力的财政刺激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2021年经济增速预计为6%,经济增长提速9.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遭遇的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疫情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破坏性甚至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不得不在疫情防控和经济重启等政策目标之间艰难抉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韧性十足:不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且适应疫情常态化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相似文献   

13.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使本就严重的全球经济低迷、贫富差距加大等系统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加速恶化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然而,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使发达经济体面临持续的经济停摆压力,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被削弱,也为我国向全球产业链顶端攀升和提升贸易竞争力提供难得机遇,疫情对我国贸易体系和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仍待深刻审视.  相似文献   

14.
在疫情全球暴发的特殊时期,中国吸收外资压力将进一步扩大。抓重点、稳基本盘应是当前外资工作的主要抓手。中美经贸摩擦负面影响尚在延续,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又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严重受挫进入急速衰退,多重影响叠加,将剧烈冲击国际资本流动。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新冠疫情可能使得2020年-202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降幅高达30%-40%,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的21%。  相似文献   

15.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球经济原有的发展节奏,全球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失业率迅速飙升,各国纷纷采取大力度宏观经济救助措施予以应对。进入2021年,全球疫情依然严重,但新冠疫苗问世为防控疫情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6.
疫情将对全球三大区域供应链,即亚洲供应链、欧洲供应链、北美供应链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从行业角度来看,受冲击最大的当属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冲击全球供应链。由于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国,疫情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影响中国经济而冲击全球供应链。随着疫情在韩国、日本和意大利呈现出蔓延之势,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加。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的活力和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探讨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曲涛  郑联盛 《中国金融》2020,(13):32-33
<正>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扩散以及全球大流行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全球将面临需求不足和供给不畅的双重压力,2020年国内和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GDP下挫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更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冲击使得要素流动出现部分中断,对产业链造成实质性破坏,并且疫情对产业链冲击可能是中长期的。作为产业链上重要的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需要积极主动应对疫情,多措并举有效修复并服务产业链。  相似文献   

18.
赵然 《金融博览》2020,(7):34-35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出现,随后迅速蔓延,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产生较大的波动.近期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已经先行反映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虽然,金融市场的过度反应中有部分原因是恐慌造成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显现.根据2003年SARS的经验,在疫情扩散速度明显缓和后,经济会迅速从底部反弹,那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及全球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艰难复苏。疫情引发的全球供应链不畅、发达国家劳动力供给短缺等因素使全球通胀高企,推动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新兴经济体加息潮蔓延,金融市场风险加大。疫情后,数字经济和低碳发展加快,低碳转型成为疫情后国际合作的亮点。中美博弈持续,中美关系仍是全球经济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文章梳理了2021年国际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并对2022年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张勇 《中国金融》2021,(5):87-88
自2020年2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使得原本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拉美地区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更糟糕的是,在2020年第二季度拉美地区逐渐成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这无疑将给拉美地区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进而可能加速诱发原本积累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