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几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范围的扩大,2002年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在农村非农产业和投资水平上东部与中西部差距继续呈扩大的势头。一、农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步伐随着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各具优势的农作物种植带、产业带逐步形成。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优质早稻面  相似文献   

2.
上海农业发展方向:总部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总部农业,是指某区域以特有优势吸引农业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同时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农业经济形态.加快总部农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安徽省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和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养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主要农产品生产开始向优势产区集中。粮油生产基本形成淮北地区小麦、江淮地区油菜、沿江地区水稻的区域格局;棉花生产开始向沿江和淮北高产棉区集中;畜牧业上,皖北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和平发展,两岸科技交流日益热络,为了进一步促进和深化两岸地区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本文从区域视角,研究和分析台湾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科学工业园区的区域布局、科技计划的区域创新拉动、科技人的区域重点培植、以及育成中心的区域创新联动等四大方面。台湾的区域划分一般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和离岛。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优化生产力布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是高效配置空间资源的必要途径,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要措施。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出发,提出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方向是: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培育和完善中部地区增长极,加快区域开发,优化西部地区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对广东产业布局的影响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彩 《南方经济》2000,(10):72-76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加入WTO对广东珠三角、东西两翼和山区三大经济区域的第一、二、三产业布局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布避调整对策;按照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原则从总体上作好农业规划,调整主要农产品在三大区域的布局;充分考虑工业对原材料、市场、运输等因素的不同依赖程度,调整区域间第二产业的布局;根据各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作好旅游资源开发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规律作用与结果的一种形式,一个地区要启动、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应遵循农业产业化发展原则,防止工作盲目性,促进工作规范性;另一方面应多方位、多层次积极作出对策,构建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原则包括市场最大化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利益最大化原则;循序渐进,滚动发展,逐步扩张规模原则;统筹规划,区域布局优化原则。农业产业化的产生与发展有它的内在运行机制,其机制形成是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莉 《黑河学刊》2011,(10):3-5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西部地区和全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历史、自然、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从区域优势理论与区域产业理论视角入手,凝练出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六大态势和四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1 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资源的动员程度和配置方式,资源动员程度和配置方式的差异就引起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区分。因此,产业结构的变换应在分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们首先对西北区域的自然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及其配置特征作一分析。(一)西北区域自然资源特征:丰裕与不均衡的比较。西北区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饶地区。在全国已探明的149种矿物中,西北五省  相似文献   

10.
马林  王亮 《北方经济》2011,(16):67-68
本文对辽宁省民族地区发展绿色产业的机遇、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从优化绿色农业产业区域布局,扩大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注重绿色品牌培育与推广等方面为辽宁省民族地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中国27个省份在2003-2012年的农业数据,采用C-D形式的、加入7个区域虚拟变量的随机前沿模型估算农业技术效率。实证结果显示:8大区域中,东南区的生产条件是最优越的,生产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是西北边疆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化肥施用量、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均为正;在2003-2012年期间,中国的农业生产普遍存在技术进步,并且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时间而上升。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政策与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战略之下的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长期战略和区域政策 ,对西北地区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 ,需要深刻认识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与特点 ,科学地分析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潜力和困难 ,深入地研讨西北五省、区开展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措施、途径以及今后的区域经济政策走向。一、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及特点1.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低 ,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改革开放之初的 1978年 ,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虽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空间投资布局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空间投资布局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出发,一是从宏观投资的角度,即从全国的高度研究各地区的投资布局,着重揭示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生产要素禀赋、地区优势等,从而确定区域投资布局的重点、方向和结构,二是从地区本身的角度,即从某一区域(区位)本身的角度来研究该地区的投资布局问题,三是从产业及其主体-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该产业和企业在不同区位投资布局问题。我们在此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的空间投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贵州发展休闲农业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攀春 《特区经济》2012,(1):210-212
休闲农业以土、特、奇、小为优势,能够与不同资源条件的地区有机结合,不受规模的限制。贵州具备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政府统一规划和布局,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力保障,各地区结合本区域的资源特色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干旱、半干旱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开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作为干旱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郊区绿洲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严酷自然生态条件的限制,而且与高速发展的城市工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些地区工农业发展的矛盾,保证绿洲经济的稳定繁荣,是西北荒漠地区重要城市国民经济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以金昌市为例,分析其市郊型绿洲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经济问题,旨在为绿洲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出一点浅见。 1.金昌市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现状分析金昌市是1981年在原永昌县行政建置的区域上成立的地区级新兴工业城市,以“镍都”闻名中外,中央企业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利用市内龙首山以镍为主的有色金属共生矿,形成我国最大的镍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金川矿区的地下资源总价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近年来构建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战略之一。然而,由于西北地区、特别是西北民族地区水资源的特殊区情和功能,在这些地区发展节水农业的模式不能与内地雷同,而应该有其特殊的运行模式。根据西北民族地区特殊的水资源情况和发展需要,应该选择"保水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建立水资源的良性循环系统为目标,把西北民族地区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清洁水资源保护区,这比单纯地搞节水农业要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动态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  杨宝仁 《北方经济》2010,(12):70-73
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布局合理化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对阿克苏地区所辖8县1市种植业及林果业进行动态比较优势分析,评价并确定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支柱产业,提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因素的贡献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林 《改革》2007,(11):49-54
基于1978~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地区差异与农业增长进行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作用显著,土地产权制度、价格制度、财税制度变迁通过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利益来影响农业增长。同时,各地区中影响农业增长的各种因素及其对农业增长的要素贡献度存在差异。可从加强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入手,结合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寻找制度创新和地区特色的结合点来促进农业稳步增长.缩小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经济重点田“优先发届乐新地区”转向“促进乐西部经济仍调发医”。这一决策既关系到我国经历的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从1995$起,国家丹治擅抓对中西留地区基础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国家将经典发屡重点逐步西移,旨在解决东西部地区经开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是一项躇世纪的艰巨工程,无疑出结西北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再挑战。一、西北区域经济现状及其发展的意义陕、官、宁、胃\新西北五省区,面积311.066平方及畜,约占主国的1/3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图。西北五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