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二十一世纪支票清算法案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访美代表团于2004年5月14日至18日参加了美国独立银行家协会2004年年会。年会重点研讨了“二十一世纪支票法案的准备”(该法案在2005年10月28日由布什总统签署,2004年10月28日起实施)。为使读者及时了解《美国二十一世纪支票清算法案》,现由代表团成员、深圳发展银行计财部总经理夏博辉博士根据年会上有关资料对《美国二十一世纪支票清算法案》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李良  陈晓红 《新金融》2004,(10):51-53
由于以纸质为基础的票据清算系统对交通的依赖和过高的清算成本,使得美国银行界呼吁新的电子化方式以取代传统的支票清分方式。将于2004年10月28日生效的美国《21世纪支票交换法案》适应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将会对支票清算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银行业应在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同时,借鉴该法案的有关规定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支票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而且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传统支票作为重要支付工具的地位也受到挑战。将于2004年10月28日生效的美国《21世纪支票清算法案》适应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将会对支票的交换和票据的清算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银行业应在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同时,借鉴该法案的有关规定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电子资金转移系统(简称EFTS)的出现已有十来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支票的使用,节省费用。以美国为例,支票在美国是十九世纪末叶开始通行的。使用支票的数量,根据1978年版的《银行家手册》所列,1945年为50亿张,1955年为90亿张,1965年为170亿张,1970年为220亿张,1975年为260亿张。按每周营业五天,一年的营业日共260天计算,平均每天使用支票1亿张。如一天以8小时计,每小时使用支票1,250万张。如果按过去十五年的年增长率为7%计算,则到1980年将达420—440亿张。另外,据美国《银行研究杂志》1975年第四季度的统计,从出票人开出支票时起,到最后银行对客户发出对帐清单为止,每张支票的费用,约合美金2角5分。以260亿张计算,1975年美国的银行要负担支票费用达65亿美元,其中60%是人工的费用。  相似文献   

5.
高杰英 《金融博览》2010,(16):16-17
7月21日,2009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经过激烈的讨论、修改,终于尘埃落定,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这标志着历时近两年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完成。  相似文献   

6.
美国《多德一弗兰克法案》10大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概述2010年7月21日,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字,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法律,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即《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简称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正式生效。这部法案预计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又称《多德一弗兰克法案》,以下简称“法案”)。法案规定对美国现有信用评级体系进行改革。各界认为法案将对该国信用评级体系产生积极作用。目前法案对信用评级体系内各市场主体已经产生初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标志着历时一年多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完成。奥巴马在仪式上说:"这项法案不仅对消费者有利,对整个美国经济都有利。此次改革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力的消费者金融保护。"  相似文献   

9.
2007年6月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全国推广运行,改变了支票只能在同城使用的模式,实现了支票的全国通用。但目前该系统利用率很低,未达到人民银行总行推广此系统的初衷。笔者通过对使用单位的调查了解,深入分析了制约支票影像系统业务发展的因素,提出大力拓展支票影像业务的设想,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润:美国工业公司从1981年10月到1982年9月30日,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得到76.47亿美元的纯利润,创1年获纯利润的世界纪录。亏损:最在的亏损纪录属阿根廷的彼得罗里费罗斯公司。1983年,该公司亏损46.43995亿美元。支票:银行史上一张支票开出的钱最高是  相似文献   

11.
张琼 《理财》2013,(12):77-78
2013年10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法案,在最后一刻结束了自10月1日以来联邦政府关门的局面并提高了债务上限,从而使美国成功地避免了债务违约。  相似文献   

12.
一、后危机时代世界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 (一)对美国《多德一弗兰克法案》的解读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促使美国再次反思其金融监管制度。2010年7月21日,奥巴马总统正式签署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相似文献   

13.
刘蕾 《中国金融家》2010,(8):130-131
在历时一年多,历经财政部提案、众院立案、参院立案、参众两院协调四道“关卡”后,一份长达2000多页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跨越重重阻力最终于美国当地时间7月21日在参众两院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4.
会计国际趋同及国外相关组织近期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救市法案发布后20天回顾--国际各方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最新动态 为应对美国当前爆发的金融危机、拯救美国国内金融市场,10月3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并由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了<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国内媒体称为"美国救市法案").法案为拯救美国金融市场制定了一系列举措,并要求暂停使用盯市会计(即公允价值会计).此法案自公布日起即受到国际各方的强烈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各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讨论.此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分别采取了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其中不乏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  相似文献   

15.
1853年10月11日,美国52家银行在华尔街第14号地下室进行了第一次票据交换,它标志着美国票据交换所支付系统的形成。尽管美国票据交换所比伦敦晚成立80年,但美国在日后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的灾难备份系统及高科技手段,使支付系统日臻完善,并通过改革支票处理系统、推广电子转账系统、控制支付系统风险、增加窗口时间等改革举措,使美国电子支付系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古斋 《中国保险》2000,(12):30-30
美国10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全球及全国商业法案”。将赋予“电子签名”等同于书面签名的法律效力。预计该项新法令使银行及保险业在经营业务时,可以节省相当可观的成本,各公司使用e-mail的方式寄送文件及相关资料给客户,比使用传统的邮寄方式省去时间及金钱,同时客户也可直接在网上完成交易。此项联邦法案由美国总统克林顿以电子方式签署通过。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内地个人支票使用量极少,相关主体积极性不高;信用缺失,个人支票发展环境欠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个人支票发展原动力不足;风险较大,商家、银行对个人支票缺乏信任;使用不便等,导致个人支票业务在中小城市发展迟缓。应完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个人支票使用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个人支票业务安全便捷运行。  相似文献   

18.
《城市金融论坛》2000,5(1):56-56
1999年11月12日,继美国国会在11月初通过了银行改革法案之后,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签署了该法案,使这一法案正式生效成为法律,它标志着美国的金融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个人支票在一些城市如上海、深圳陆续推出,而齐聚了国内15家中资商业银行的名城——南京,虽然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个人支票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但是个人支票业务开办量还是零。个人支票的使用和使用信用卡一样方便,每笔交易手续费只收取1元.比银行卡的相关费用要低廉的多,但其实际开办情况却依然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相似文献   

20.
2010 年7 月21 日对美国金融业和全球金融业而言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奥巴马总统当天签署了国会此前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即<多德-弗兰克法案>,使之成为正式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