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同其他经济资源相比,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约达1.5亿人左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演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供给的可持续性增长与劳动力需求的有限增长的不平衡造成的。这种不平衡长期存在,只不过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劳动力被限制在农村,问题没有表现出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问题便暴露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短缺经济现状得到改变,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它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控制农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二是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一个途径是在农村地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第二个途径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农户是最基本的经济单位,要求劳动力转移的效益最大化;农村基层政府所要求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可耕地数量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在我国许多城市就业几乎饱和的情况下,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从长远看,解决“三农”问题还将重点放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而转移劳动力又要把重点放在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上。只有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我国的“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用积极财政政策来支持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既可以启动农村广大的存量消费需求,又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现代化。所以今年下半年以及来年积极财政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应该是在农村。现在的关键是要努力消除、化解影响我国经济实现长期高速增长的深层制约因素,主要是体制、机制、结构层面的不合理状况。在我国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当前没有突发性风险问题。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26%,而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均不足10%。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应当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决定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应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实施促进扩大就业、缓解失业的劳动力政策是最优先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原来从事的农业生产中剩余出来,并向非农产业转移,其势头之猛出乎人们意料.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发展迅速,而且转移由自发、盲目状态向有序流动发展,形成了大规模跨地区转移和"回乡创业"双向流动的新格局.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引发其他的社会问题.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产生的现实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是受土地、资本、环境和其它资源限制,使社会劳动边际产品少于维持劳动力及其家庭正常生存所需而多余的劳动力.目前,农村家庭经济单位是我国的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现今社会一个重大课题.客观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使得人地矛盾愈演愈烈,迫使人们不得不从事其他产业以寻找生存空间;同时,经济的发展让农业人口看到从事其他非农产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发展态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产业人口构成中的主体,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2.3%.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出我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人,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人左右.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从事农业生产,中国种植业只需4,000-5,000万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3.5亿人.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并逐渐演化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层次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发展乡村旅游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翻开我国人口流动的历史篇章,劳动力流动始终是主流,并始终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态势愈演愈烈,目前我国近4.8亿的农村劳动力中,有3.2  相似文献   

8.
《中外企业》2003,(2):90-102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6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资源能容纳1.3亿,乡镇企业已容纳l.3亿,外出务工经商约5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约2000万,剩余劳动力约l.3亿。此外,每年还将新增加农村劳动力1600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因而引起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极大关注,其理论研究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课题,大量研究成果为实践探索提供了操作思路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对劳动力知识层面的需求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行开发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的需要.据调查,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存在学历层次低、业务素质较差等问题,这些束缚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分析了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几千年来农业社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加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产出率低,农村集中了绝大部分人口,农村居民在我国人口中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在农业劳动效率提高以后,劳动力没有及时转出,致使农村滞留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而且今后平均每年还将新增1000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据测算,根据现有的土地承载力,加上加入WTO将造成农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且人口巅峰期的到来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进一步扩大。这支庞大的队伍能否成功转移,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最重要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把农村的经济搞起来,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使农民能致富.我国目前约有4.89亿农村劳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发展乡镇企业吸纳了1.3亿,农业部门有效利用劳动力1.3亿,外出务工和个体经营的约有7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34亿,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加上工业用地的大量增加每年导致新增的劳动力几乎全部转化为剩余劳动力.因此今后几年,我国每年需要转移劳动力约有1000万.如此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不能及时转移必将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积极寻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涉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必要性1.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涉农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要求。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课题组研究,到2009年12月份为止,我国农村40岁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有近5650万人,处于不充  相似文献   

15.
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另一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问题严峻。如何扩大就业容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现阶段我国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对此,理论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即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扩张城镇就业容量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诚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当然也不例外。但问题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的顺利发展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的,而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的条件并不充分,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着眼点应放在农业内部。 农业内部还有扩…  相似文献   

16.
熊军 《价值工程》2010,29(11):233-234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留在农业的全部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社会需求量的差额.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提高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伟 《活力》2007,(1):55-55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已被国外经济的发展所证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有近1.7亿人,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开辟了多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农民的增收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与转移情况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农村剩余劳动力指在一定历史条件时期农村地域的劳动力资源超过农村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即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减去农村资源(尤其是耕地)、经济和技术所能承载的劳动力部分.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估算方法,现按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法、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法、劳均负担耕地面积计算法对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测算.(2003年广西GDP为2735.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GDP为652.28亿元,广西从业人数为2601万人,农村劳动力从业人数为2216.26万人,农业就业人数为1556万人.)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长期落后的农业大国,在其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不可能像中小国家那样通过短短二三十年就将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知识密集型工业的今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更加显得困难.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大约为5亿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3.3亿人.而根据现有资源情况,农业内部仅能容纳1.4亿人,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达1.9亿人,加上农村每年新净增劳动力,到2020年总共有2亿多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任务之艰巨,让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是什么因素在在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