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台湾地区较早实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而且在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基本保持了经济金融的稳定,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从台湾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主要阶段来看,其选择的是循序渐进式的开放模式,体现了渐进性、平稳性的特点。大陆可借鉴台湾经验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相似文献   

2.
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国别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过程中,可借鉴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必要时也可通过资本项目管制来化解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冲击日本、韩国、俄罗斯三国分别于1984年、1993年和2006年宣布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其中日本、  相似文献   

3.
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中国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在我国资本项目管制效果越来越弱的情况下,应当加快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配合我国业已进行的金融改革和企业改革,促进资本的合理流动,进一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资本流动自由化准则》(以下简称《准则》)16大类100项资本交易清单及其评估方法,本文对OECD国家资本项目开放水平进行了评估。总体看,OECD国家资本项目平均开放水平约93%,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包括英国(99%)、法国(99%)、日本(98%)、美国(95%)等;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国家主要为土耳其(70%)、希腊(63%)等。分项目看,OECD国家跨境融资与个人业务开放度最高(接近100%),其次为对外直接投资(95%)、跨境证券投资(90%)和对内直接投资(84%),而跨境房地产业务(80%)和衍生品业务(80%)开放度相对较低。OECD国家资本项目开放路径和经验表明,各国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合理设计开放顺序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短期资本流动逐渐频繁,短期资本流动将会是导致金融风险甚至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文章以当前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现状为研究基点,对我国开放资本项目的进程中的由于短期资本流动而导致的撤资风险、"泡沫经济"风险、波动性风险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为防范相关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莉  孔蕊 《金融与市场》2006,(10):7-8,28
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金融改革目标之一,但目前距这一目标尚有一定差距。本文阐述我国在资本流出方面的改革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扩大资本输出、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路径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资本项目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资本项目开放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深化;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国经济容易受到各种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并且不慎重地开放资本项目容易带来金融动荡甚至金融危机。金融安全是开放资本项目的前提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层次上的金融安全政策是开放资本项目的重要前提,也是防范金融危机的根本保障。只有建立在金融安全、稳定基础上的资本项目开放才是真正、有效的开放。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6年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后,资本项目对可兑换日益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现根据国内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国际收支情况发展变化,结合国内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发展的实践,对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阶段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及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资本项目开放进程、资本流动管理框架、风险预警与危机管理机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对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管理进行初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舒婷 《新金融》2003,(7):9-11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在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目前我国正处于创造条件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阶段,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可兑换面临的环境要复杂得多.尤其在当今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资本的流动瞬息万变,虚拟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实质经济的增长速度,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有可能会受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从而影响本国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因此对待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要非常谨慎,需要从各方面作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邹林 《中国外汇》2008,(1):18-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当前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新年伊始,就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的动向,本刊特别策划了对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邹林的访谈。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是金融改革一个难点及颇具争论的话题。2012年人民银行研究课题提出要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引起国内研究者广泛争议,争论围绕三个主题:当前是否应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开放、资本项目开放与利率汇率改革的次序、资本项目开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本文对有关观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发展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波动加大、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如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外汇管理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在对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发展现状和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现实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李晓岩 《重庆金融》2000,(11):12-17
国际货组织没有像贸易项目可兑换那样明确地提出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具体条款,但是与经 自由兑换的基本要求相对照,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就是对国际资本交易不进行跨国界的控制或征收相应的税金或或实行补贴,具体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得对收购海外资产而要求购买外汇实行审批制度或施加专门限制;第二,不得限制到国外投资所需转移外汇的数量;第三,不是对资本返还和外债偿还汇出实行审批制度和限制;第四,不得因实行与资本交易有关的外汇购买或上缴制度而皓多重货币汇率(王自力,1998)。由此可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就是实现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保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主要 是发达国家,而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少数发展中国家都无一避免地受到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在危机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这也许为其他欲实行资本项可兑换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使发展中国家能在处于国际市场比较劣势的状态下实现相对的资本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是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而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发展中国家,就会给发展中国带来巨大的风险;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是与发展中国家相适应的,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保持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稳定,也有利于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理想模式,这个模式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部署"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引人瞩目。本文拟就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风险及规避措施进行探讨。一、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所谓资本项目可兑换或资本账户开放,是指在  相似文献   

16.
丁志杰  田园 《金融研究》2016,428(2):96-105
本文运用中国跨境资本流动财务绩效分析,反思资本项目开放理论和政策的缺陷,认为理论上的资本流动福利效应得不到实证支持,据此制定政策使发展中国家陷入资本项目开放魔咒;基于中国实践提出的有管理可兑换,对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开放和资本流动管理具有一般适用性;发展中国家要在资本项目开放国际规则制定中争取主导权,要赋予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应有的地位。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既定的目标,但改革进程需要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内的形势和国际货币自由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需要渐进发展这一事实。人民币资本项目在我国早有提及,但是一直以来实行缓慢,文章在对我国人民币资本项目解释之后,从三个角度叙述了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我国首次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纳入五年规划之中,同时也标志着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战略进一步明确,即“逐步实现可兑换“。由此可见,人民币资本项目实现可兑换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事关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本项目现状的分析,探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存在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进一步理解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央行逆周期宏观审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资本项目改革进程和可兑换的程度,针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所带来的各类风险,提出了宏观审慎视角下资本项目的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以来,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是"严进、宽出",目前学术界则出现了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呼声.但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的方针应该是加强和改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而不是加速资本项目自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