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城游憩带以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贵阳周边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城市游憩带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需求。因此找出贵阳环城游憩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贵阳环城游憩带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武汉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众多大中城市环城旅游带的形成的现象,采用旅游地空间离散指数、等距离线与空间结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武汉环城游憩带内的190个旅游地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武汉环城游憩带内4种类型旅游地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特征,旅游地功能结构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旅游发展总体上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该研究结论将为武汉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市场促销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重庆旅游资源特色进行定位分析,发现其游憩带内自然与人文资源融合度好;形态组合多样化;资源呈现链式分布和组团分布特色;总体特性自然淳厚,奇趣温馨,开发价值大。因此定位游憩主题、形象、产品、市场,实现重庆都市区游憩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分析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各要素对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的影响,并以上海市为例,通过运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ReBAM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对ReBAM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经济因素、智力因素、人口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三大要素对上海环城游憩带的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南宁市民环城游憩的需求与行为情况。研究发现南宁市民环城游憩需求呈现以下特征:游憩动机趋向休闲化,游憩方式的选择呈现多元化,游憩空间距离集中度明显,游憩偏好趋向于回归自然,影响市民选择环城游憩的因素趋向脱物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但却隐藏着严重危机,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瓶颈.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将其置于当前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使其纳入到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规划、建设和运作中,以促进城乡旅游一体化,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长沙旅游资源众多,但分布较散,优势不明显,旅游资源的整体实力亟待提升,特色亟待彰显。应以大打文化娱乐品牌和內整外联为思路,采取链接资源优势、打造主题旅游、加速社会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开发娱乐市场、构筑旅游信息平台等措施来促进长沙旅游资源的开发,为长沙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河北沿海经济崛起带优势整合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而沿海经济崛起带经济发展作为河北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筹码,区域经济整合势在必行。为此,需分析沿海经济崛起带各经济主体(以秦皇岛、唐山和沧州)的优势及其可整合的发展资源,进而明确其优势整合的战略方向:转变观念,打破行政区划的有形界线;加强各主体之间的沟通;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内耗;完善产业分工;加强技术资源共享;整合物流渠道;构建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城市旅游产品体系初探——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市旅游形象、城市特色旅游、城市游憩商业区、环城游憩带、城市旅游产业集群五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产品及其内容体系,并以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旅游开发为例进行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的旅游的游憩方式是人们在旅游中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中游憩方式的设计则主要从旅游目的地、景区开发角度,对旅游者出游中涉及的各主要要素进行设计安排,使旅游者旅游过程获得最大满足,旅游目的地资源获得最佳利用,从而使旅游开发商、投资商获得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