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爱     
<正>清明茶淡,谷雨茶醇。正是江南茶时节,不禁想起紫砂壶的养茶功能。紫砂壶和茶的关系,重在一个养字。紫砂养茶,茶亦养紫砂。一盏壶犹如一个人,起初以上品好茶精心浸泡,让壶体充分吸纳茶的精髓,只需一两年过后,壶的通体四壁都浸润着茶的上品馨香,即使日日只放一般的茶叶,也能喝到上品的味道。正因此,北宋诗人梅尧臣才写出了"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那样清新温暖的诗句。  相似文献   

2.
<正>紫砂壶的主要原料紫泥中含有石英颗粒,即常说的“骨”和”砂”,为宜兴所独有。紫砂艺人凭借精湛的手工工艺。融文学,金石、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用刻刀在壶身上刻出诗词绘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宜兴紫砂壶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5日至8日,江南知名文化艺术沙龙——八面来风堂组织方卫明、葛军、韦钟云、卢剑星、周鸿伟、黄顺法、董永君等70多位紫砂工艺师,3位全国知名书画家石禅、李水歌、申晓国共赴武夷山,参加2009中国武夷山国际山水茶体育·旅游节暨茶博会。“大武夷文化壶”亮相武夷山,这是宜兴紫砂与武夷岩茶的第二次亲密接触。但事实上,壶与茶自古共源。据传紫砂壶源于明代宜兴金沙寺,  相似文献   

4.
饮茶的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其 《光彩》2013,(12)
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早起之后,泡上一壶清茶,在茶香氤氲中,一天紧张的生活开始了.喝茶的好处自不用说,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喝茶的喜好或者习惯,比如养茶垢、喝浓茶、用保温杯泡茶等,但有些看似讲究的习惯其实并不科学,甚至是饮茶的大忌. 茶垢不宜久留 如果用紫砂壶喝茶,茶垢是可以“养”的,因为紫砂壶本身有气孔,茶垢中的矿物质能够被这些气孔吸收,对壶起到养护作用,也不会导致有害物质跑到茶水中被人体吸收.但如果是用普通的陶瓷、玻璃、不锈钢杯具喝茶,茶垢就千万留不得了.  相似文献   

5.
艺术设计之美,源于自然和生活,它讲究潜移默化的社会功能,遵循着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从而增加紫砂壶的艺术内涵。“如鱼得水壶”始终秉承紫砂壶的实用原则,注重人文关怀,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东方的工艺美学魅力。  相似文献   

6.
方形器的造型规则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为辅,器形式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在线条装饰中又有单线、复线、凹线、凸线、粗线、细线之分.方形器除口、盖、的、把、嘴应与壶体相称外,还要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7.
福州出产一种著名叶腊石,即寿山石,这种石材石质致密细腻,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坚实细密,温润凝腻,历来被人们称为石中精品。用寿山石石雕刻的各种作品,因色彩纹理美观和谐,可谓是价值连城。在雕刻中,寿山石石壶更是珍贵。鉴于这种壶的材质特征,本文简单从四个角度分析了寿山石石壶的特点以及美感,为观赏寿山石刻壶的意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它的创始与兴盛,即是茶文化历史演变的必然,同时也对茶艺形式、品位、情趣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2013年的天干地支纪年为“癸巳年”,是六十年一花甲子轮回的第三十个年头,也是蛇年。李寒勇这年中的一件新作,以年号为壶名——“癸巳壶”。  相似文献   

10.
北大壶被确定为吉林省级体育经济开发区后,北大壶开发区管委会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充分发挥北大壶区域内冰雪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业。在开发冰雪体育旅游的同时,注意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形成具有东北特色的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形成冰雪旅游体育产业经济带,促进北大壶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笔者对北大壶区域内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艾林 《光彩》2011,(10):64-66
说紫砂壶是绝佳的泡茶器具,大概是没有人反对的。地道的紫砂壶产自江苏宜兴,只有在宜兴丁蜀地区的陶土矿中才能找到制作紫砂壶的紫砂泥。据说,紫砂泥具有其他泥料没有的双透气孔结构,因此,用它制作的紫砂壶经得起温度冷热巨变,泡茶时不夺茶之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能够吸附茶气,天长日久,即便在空壶中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萦绕。紫砂壶的制作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因其质地古朴纯厚,泽地典雅,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似,自宋代以来就与奇石、名兰一起被列为文人三雅,为社会名  相似文献   

12.
沂水县市场是五品泥壶酒的辉煌战地。在这里,该产品的年销售额曾达到近千万元。而2005年,市场却发生了急剧变化。截止到9月份。整个市场的销售额却不到50万元。  相似文献   

13.
木子  一丁 《中国拍卖》2008,(8):54-56
他出生在一个茶庄世家,祖辈人代代做茶叶买卖,他却选择了紫砂壶收藏作为自己的事业,拿他的话说:茶文化内涵深广,但是茶装在壶里,说明壶文化更是有容乃大;他做生意有一条原则别人不敢效仿:今年卖出的壶,第二年哪怕客人不喜欢了,拿回来,他也会额外加原价的百分之十退货。因为紫砂壶的市场行情年年看涨,再过一年,它的市场价格很可能涨了百分之二十。他叫赵建旗,是中国紫砂壶研究会会长。通过家族传承和在紫砂壶市场一线摸爬滚打二十几年的经历,赵建旗不仅收藏了很多紫砂壶精品,而且对于中国传统紫砂壶工艺与文化有着独到的理解。赵建旗在北京古玩城内经营的紫砂壶店铺叫恒生堂,在那里,他享受着自己独具妙趣的紫砂壶收藏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丁蜀镇西望村是宜兴有名的紫砂之乡。西望村紫砂陶的制作生产始于明、盛于清,涌现了范章恩、范鼎甫、范静安、范大生等大家。尤以生于同治末年的范大生技艺最为精纯,其创作的“一棒鹰”雕塑作品在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合梅壶”、“合棱壶”、“四方隐角竹顶壶”等紫砂壶均成为传世佳作。解放后,宜兴在丁蜀镇创立紫砂厂,西望村成为紫砂厂的产坯基地。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西望村创办了紫砂分厂,成为名副其实的紫砂专业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导刊》2010,(1):112-112
“和合天下”壶在2009年中国第二届大武夷文化壶展中,因其丰富的文化涵义,简洁浑朴的造型,包容天下的气质而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奖,与三教泰斗武夷论茶相映生辉。这是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紫砂工艺界一次隆重的回眸。  相似文献   

16.
真赝赏析     
《中国拍卖》2008,(4):74-75
物品名称:时大彬款紫砂壶年代:现代质地:紫砂造型为圆肚式提梁壶。草编双提梁;流短;壶身浮印彩绘四蝠捧寿,旁边饰以百花纹案。关于五蝠捧寿,为我国清代传统图案。《书·洪范》有解:"五福,一日寿,二曰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曰考纹命"。"攸好德"是"所好者德也"的意思,"考纹命"是有善终。所以画五只蝙蝠围着寿字  相似文献   

17.
胡付照 《江苏商论》2011,(12):88-90
以宜兴紫砂壶为代表的紫砂陶艺术品文化近年发展较为繁盛,紫砂艺术倍受瞩目。在当代紫砂壶艺文化如何发展?面对这一课题,文章从宜兴紫砂艺术审美价值出发,着重分析了当代宜兴紫砂壶艺的发展状况,在当代紫砂陶产业化迅速发展情况下,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下的紫砂壶艺的传承,重点研究了紫砂壶艺文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为振兴紫砂壶艺文化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什么是紫砂壶的创造“美”,创作者如何继承传统,自由地发挥创新的潜能,如何开发紫砂壶造型“曲”之美、装饰“脸”之美、实用“工”之美等,从而来繁荣紫砂壶艺创新多元化时代。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养殖兔子多数都是笼舍饲养,但现在已有人放养了。采访(某公司江总经理):“兔子原本是在野外生活的,是经过驯化后才养在室内。在野外,它贪玩、吃得少,所以吸收好、休息好,肉质就好。在笼子里养,吃的时候猛吃,浪费很大,还容易造成营养不良,体内会沉积较多脂肪,不好卖。”  相似文献   

20.
羽佳 《中国拍卖》2014,(9):11-13
河南省新郑市曾出土了两对青铜姊妹方壶,龙耳虎足方壶和莲鹤方壶。在战火纷飞的年月,这两对青铜方壶历经辗转.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离散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