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通过打铁和开武馆积累了"第一桶金",之后,步上经商之途。并购是他的经营战略,1995年,他一举吞并了66家企业;1999年,他一次性在上海兼并了34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国有、集体企业……他说他会运用他这一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如今,他又将目光瞄向了资本市场,他宣称:"公司在5年之内准备上市5家子公司。"品牌是他最珍惜的财产。尽管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但旗下85家控股企业中,都是统一使用"人民"这一品牌。更难得的是他是一个极有爱心的企业家。他表示50岁就退休,之后精力将主要放在慈善事业上。面对荣誉,他淡淡地说:"国家让我们富起来,我们当然要知恩图报。"  相似文献   

2.
《中国市场》2011,(38):24-29
<正>"我真是很孤独的。"李国庆说。了解他的人,羡慕他有讲真话的底气和本领,但也会暗地里骂他臭显摆;讨厌他的人认为他哗众取宠,像马戏团里的小丑。也有人说,李国庆就是企业家里的农民。"有的时候,别人会把我们两个人放在一块  相似文献   

3.
李卉 《连锁与特许》2009,(10):38-39
"在追求商业真理的过程中,你永远是孤独的,你的团队也是孤独的,总是要带着自己的船往前开。"今年年初,参加"两会"的郭广昌偶然得知,一家国际企业因故退出世博会企业馆的筹建,这触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他到杭州五约马云,夜会周成建等。  相似文献   

4.
和阳 《创业家》2013,(10):117-123
习近平在深圳考察的光启研究院是他所投。他领导的深圳清华研究院是体制内同行的学习对象。他在研究院成立了创投公司。他是深圳技术派创业公司的幕后帮主,担任过100余家企业的董事长。他的名声传播不广,因为他主导创立的力合创投错失了创业板。但作为"理想主义者",他并不遗憾。  相似文献   

5.
李津就是李津,兴之所至之时,他可以白日纵酒、夜半笙歌,繁花散过之后,他也能够沉心静气、独享清幽。这便是李津乐在其中的生活,就像是他的艺术,二者难分彼此;就像他在采访中无意说出的那句话:"我必须是我,我的生活、我的一切,我是其中的主宰。"  相似文献   

6.
<正>"心累。"褚时健倚坐在老式皮沙发里的第一句话。他头发花白、蓬乱,灰毛衣上成片的毛球和藏蓝色裤脚上的泥。他语速缓慢,有老年人的含混并夹带方言,需要人仔细辨别他说的每一个字。这令我想到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有人声嘶力竭也没人要听,有人低沉含混却听众云集。现在,媒体、帮助对接此次采访的万科公关和褚时健的干女儿、红塔集团派来记录褚时健生平的摄像师、几名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工作人员,或站或坐,全听他说。这是褚时健的成功,也是他的负累。从"红塔山"到"褚橙",作为罕见的、身陷囹圄之后还能以古稀之年东山再起的企业家,通过电商和媒体的演绎,他变成了一  相似文献   

7.
虽然已经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任上退休,66岁的"中国3G之父"李世鹤一刻也没闲着,成天在全国各地"四处看看"。看到几十家企业都在为TD-SCDMA的商用加班加点,他愈发对中国3G标准的未来信心百倍。这位质朴直率而脾气火暴的科学家一生不求富贵,不喜做官,他人生最后也是最大的梦想与中国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向全世界承诺了明年奥运会将使用TD-SCDMA,作为这个标准的主持制定者,李世鹤此刻的心情百感交集。他毕生的希望是用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叩开电信强国之门,这一天似乎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8.
我热爱广告     
朱海 《中国广告》2007,(8):23-25
朱海在北京,所以我们是通过电话和MSN联系的,原来他才去北京,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看了他的MSN SPACE,觉得他已经适应北京的生活了,但还是觉得,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习惯南北的差异,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在MSN上问他,他说从小适应性就强,而且用了"天生的、强生的"这句广告语。我觉得作为一个热爱广告的青年,广告公司就是他的家,无论怎样的四处漂泊,始终不会离开深爱的这个家。  相似文献   

9.
王钧  夏宏 《创业家》2010,(10):162-162
王钧1993年创办泰隆银行。一直以来,他为人极为低调,泰隆亦不够主流。但创业17年,王钧摸索出了一套做微小企业金融生意的方法和生存哲学。2009年5月,《创业家》刊发封面故事"泰隆:穷企业的银行"。一年间,泰隆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再次拜访了王钧  相似文献   

10.
《光彩》2002,(7)
“没有优势的企业,在竞争中注定要失败。”这是金耀一以贯之的思想。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致力于为巴贝确立优势,并且,他的眼睛不仅盯着国内同行,更瞄准国际市场。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为嵊州领带业有这么一位清醒的领跑者感到庆幸。  相似文献   

11.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这句《阿甘正传》里的经典台词,也是我们本期主角李晨浩最喜欢的人生哲理。阳光、呆萌、肌肉、摩托车,还有那迷人的笑容,见过李晨浩的人都会被他阿甘般扑面而来的正能量所吸引。2013年,是李晨浩正能量集中爆发的一年。3月份,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他凭着深厚的知识底蕴,一举夺得首个演艺圈"站神"称号;4月底,他与郭富城、张家辉合作的电影《同谋》又在各大院线火热上映,势头不俗。对于这位才貌俱佳的新人来说,他的演艺人生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2.
泉州寰球鞋服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创立至今已有16个年头,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早期是为海外的一些一线品牌做OEM,十年前开发了自有品牌"AHTLETIC亚礼得"."亚礼得"在运动鞋领域,一向以"技术流"著称,始终致力于专业运动鞋的研究、开发、生产,在科技创新,材质更新、产品外观及穿着舒适性方面不断地追求卓越,此外,他还是国际制鞋行业最权威的鞋革技术认证研究机构Satra在中国发展的首家运动休闲鞋企业成员,拥有Satra在中国的专业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伤筋动骨一百天,也趁机让自己停停蹄,好久没休息了。"在接受本刊专访时,黄志忠正在天津的家里养伤,说到最近因为拍戏受伤,他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作为荧幕中的硬汉,他有自己的坚持,"每个职业都要有敬畏心,如果不坚持,就得耽误大家的时间"。所以,屏幕下同样硬汉的黄志忠带伤坚持拍完了最后一场戏,右腿打着石膏还出席热播剧《皮五传奇》的新闻发布会。生活中的他不乏天津人的幽默和风趣,谈到汽车,他笑着说:"汽车就是我的好兄弟。"  相似文献   

14.
8月27日,本刊记者赴新疆,与孙广信做了面对面的交流。孙广信是如何将企业做到今天这样成功的,他给我们做了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5.
我与习仲勋     
习仲勋的妻子、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曾在《大往事》一书中,回顾了她和丈夫风雨相伴的55年,她叙述中的习仲勋,是一个好丈夫,更是一个细腻的父亲。他业余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照顾孩子,和孩子游戏。他特别重视从严教子,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布鞋,习近平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却对他说:"染染穿一样。"在他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家风。  相似文献   

16.
伊砾 《上海工商》2003,(2):33-33
吴振来是一个根本色的人。他的本色不仅从他渔民一样的外表上看得出,百且还表现在他对人、对事的磊落和坦诚上,他从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运筹帷幄的企业当家人。  相似文献   

17.
他人,决不可能是天使,倒越来越是萨特所说的地狱。否则,BBC于201 1年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人来了》,不会这么大费周章地从欧洲跑到非洲又跑到南美洲,动情讲述作为掠夺者、破坏者、伪君子和投机犯的中国人形象。片中那些"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全世界抢占资源和财富,毫不客气,而这些在过去数百年内,还是仅供欧洲人和美国人分享的好事。西方对亚洲的好奇和惧怕不是新鲜事。君特·格拉斯1979年到访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想要"体验一个未经化妆的亚洲",当他站在被自行车车流淹没的上海街头,感到终极焦虑:德国人会死绝吗?亚洲行没有向他解开亚洲之谜,他也无意在书中大肆阐述中国威胁论,当然,他隐隐约约地表达了对于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吞没世界的忧虑,但真正的重点是想借此搞清楚德国的国家症候,确定教育体系、民主制度、福利制度、精神信仰会不会跟资本主义一道走向破产,确  相似文献   

18.
陈华 《光彩》2008,(12):14-15
从《少林寺》到《功夫之王》,李连杰用身手建立了自己的功夫帝国。而现在,他开始转换角色,把自己从一名"功夫皇帝"变成"企业家",四处宣传他的"壹基金"。同时,他在学习如何用企业家的思维来管理自己创办的这家基金会,这是他45年生命的一次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潘欣怡 《浙商》2009,(13):93-95
在宗庆后看来,中国的企业不搞集权行不通,他认为企业管理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是手段,集中才是目的,他认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他表示:“我其实也很民主,不同意见我也会接受,不存在面子问题。”  相似文献   

20.
周董是谁?当然是小眯缝眼周杰伦啊!当初的"哼哼哈兮"让他一夜成名,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标志之一。我觉得,在歌坛,他是新天王;在演艺圈,他是新秀;在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