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家的思想对他的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巴金的思想是以爱人类为基础,以空想社会主义为理想,以反封建为核心的.巴金的"人类爱"思想是进步的.在<憩园>中,巴金塑造了杨梦痴、姚小虎、姚太太、寒儿、李老汉等生动的形象,通过人的悲剧控诉了制度的罪恶,彻底否定了"憩园"的生活,巴金的思想、个性和生活给作品带来了哀惋情绪,但这种哀惋情绪并不是给旧制度唱挽歌,而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是善与美受到压抑的哀痛.  相似文献   

2.
巴金以一种极端的情绪宣泄心中的革命热情,表达对黑暗的控诉与对光明的呼唤。作品凝结着家的情结,他也成为了一个家的守望者。《家》继续了《红楼梦》的大家庭崩溃的主题,进一步揭示了家的破败,《憩园》和《寒夜》是《家》的续篇,老姚和汪文宣就是觉慧出走后的两个选择,都昭示新家的成立与夭折,他的小说表现了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新型家庭的建立与夭折的历史。他像一个虔诚的教徒,翘首期盼着理想的社会秩序,守望着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巴金以一种极端的情绪宣泄心中的革命热情,表达对黑暗的控诉与对光明的呼唤。作品凝结着"家"的情结,他也成为了一个"家"的守望者。《家》继续了《红楼梦》的大家庭崩溃的主题,进一步揭示了"家"的破败,《憩园》和《寒夜》是《家》的续篇,老姚和汪文宣就是觉慧出走后的两个选择,都昭示新"家"的成立与夭折,他的小说表现了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新型家庭的建立与夭折的历史。他像一个虔诚的教徒,翘首期盼着理想的社会秩序,守望着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仁爱”思想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仁爱”思想将“仁”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则,倡导“仁”与“礼”的内外统一,强调“忠恕之道”的践履。这些思想对当前的学校德育无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在施教过程中,要贯穿“爱”以明规范,明规范以张扬爱,教育学生践“忠恕”以修身。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性所“携带”的、在理论上难以驳倒、在实践上更是难以拒斥的观念,给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很大影响,进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人道主义和主客二元论是其思想根源,而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途径与契机则是建立辩证有机的主客关系,要坚持爱和美统一的伦理观以及借鉴先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给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是我党党建工作的重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力求观念、机制和手段上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晓红 《企业家天地》2013,(12):217-217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有了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深刻发掘学生心灵的善良,从而对他们充满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所以说,在辅导员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用爱“心”深入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我们的爱与责任投入到学生之中,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生态思想,以“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为理论根基,延伸出人与自然是“并生一体”关系,奠定了人与自然的认识论基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立足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追求,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实践的前提,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直接目的,在实践的深度、理论的高度等诸多层面继承并超越了中华传统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9.
孔子思想的研究和说法原有很多,但公认的一点就是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本文在分析周代礼乐制度的基础上,给孔子的人道主义者进行了简单的定位,进而从“礼崩乐坏”的周礼沦丧到孔子立志“克己复礼”的角度谈孔子人文思想形成的社会语境。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传播渠道增多,人们社会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巨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新盲点的情况下,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增强对思政治工作对象的了解,采取点面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陶冶相结合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五四“前后,面对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和国外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王统照探索着解释人生并使人生解脱苦难的真理。泰戈尔的“爱的哲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王统照以“爱“与“美“来整治人生的理想。王统照的早期小说,无不贯穿“爱“与“美“的思想,并以此来暗示生活理想,揭露人生的苦难和烦恼。具体来说,王统照小说从“人类之爱“、“母爱“、“童心之爱“三个方面受到泰戈尔“爱的哲学“的浸染。这是王统照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台阶,为他以后的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的文本中,一切有关“家”的叙述无不先天地隐喻着关于中国社会和政治以及中国文化精神的某些基本事实。巴金的《家》以新文化伦理为参照,准确地把握了整个家庭生活和时代生活的内在联系,艺术地展示了“五四”时期新旧文化嬗变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3.
广东增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增城市的生态农业旅游概念性规划,以人们理想中生活圣地“桃花源”为规划理念,以保护当地农业生态环境为原则,充分考虑了规划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乡土特色文化等因素的有机结合,意欲把旅游区设计成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营造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市郊度假空间。  相似文献   

14.
爱是身心完全放松的状态.是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状态。人生就是追求这种状态的过程。但是人类对这种爱的追求的过程是曲折和痛苦的。它经历了人伦之爱——关系之爱——终极之爱的历时过程。通过对儒家、佛教、基督教中有关“爱”的思想的考察.我们得出人类的至爱就是放弃关系、重视当下的一种自由之爱。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和谐观完全是为了“克己复札”。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札”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人类的目标。表达了他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的深切关注。对孔子的和谐思想中“仁”、“札”、“和”的逻辑内涵的思考及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的阐释。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实质,汲取孔子和谐观中积极的精神价值。传承其和谐思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农业高职院校“三农”情怀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自觉将自身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农业发展的高格局、高站位之中。融合路径主要有三点: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三农”宣传基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充分融合,以三农情怀为主线,以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重点,坚持爱国与爱农相统一;注重成果转化,通过增强劳动观念,加强动手实训,转化教育成果,实践农业高职院校学生对三农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习禅乃是一种人的时尚。禅的思想渗入到人士大夫人生理想与生活情趣中,由此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形成了禅理与诗歌、绘画密不可分的局面,导致了绘画对墨法的研求,对韵味和意境的追求。这种追求便落在了以山水为自娱的“山水画”这一画科上,使得皴法和墨法孕育而出,最终导致“人画”破壳而出。  相似文献   

18.
原始首领“爱民敬民”的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准公关意识.本文依据史料记栽从原始人类为了生存结成互助和谐的协作关系与自然抗争。从历史资料对黄帝、尧、舜、禹的记载和原始民主制度与国家制度的较量三个方面的体现,谈谈原始首领“爱民敬民”的准公关意识。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他致力于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实现二者的“结合”。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关于“爱欲”本能的基本观点,将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关于剩余价值、异化劳动、人类解放等思想相结合。一方面,马尔库塞试图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他拓宽了弗洛伊德的“爱欲”涵义,使其不再局限于“性欲”的范围;他修改了弗洛伊德认为爱欲与文明相互对立的观点,提出了爱欲与文明共同协调发展的未来社会发展蓝图。另一方面,马尔库塞试图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修正”:他引入“额外压抑”概念来修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他用所谓的“爱欲解放”论来改造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马尔库塞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西方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传统的观念认为讲思想政治理论只是“纸上谈兵”,和实际相脱节,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是爱唱高调的夸夸其谈者,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只是对理论的死记硬背根本不涉及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法的阐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