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会计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频频出现,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投资者依据会计报表分析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关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外,还可以通过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间勾稽关系、财务比率、会计调整、资产及盈利质量以及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等方法,来判断公司管理当局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程度,从而主动规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一、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存在的认识误区及原因分析 (一)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存在的认识误区 1、社会公众的认识误区 会计信息的编报日益复杂以及会计信息的常常失真,导致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完全依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另外由于注册会计师诉讼案件的增多,注册会计师总是过分强调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从而减轻自己的审计责任.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会计报表一维架构设计模式的局限性.审计人员在时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会受到诸多局限,不便于直观地分析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勾稽关系,不便于审计人员从会计报表的感性认识中,理性地根据科目间的内在联系捕获更多的潜在有用会计信息.进而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或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为方便审计"问路",文章采用二维坐标架构原理,设计出能在一张报表上浓缩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并反映会计要素之问相互作用的"会计要素互动守恒审计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艳 《集团经济研究》2005,(17):140-141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弄虚作假的报表日益增多.2003年的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高达1000多亿元.上市公司中也出现了诸如琼民源、银广厦等严重的会计造假事件.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了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注协发布了<企业集团会计报表审计指导意见>(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意见>),对通过合并、汇总或权益法,将两个以上会计主体会计信息包括在内的企业集团会计表的审计作了规范.  相似文献   

6.
关联方交易审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永红 《财会月刊》2003,(11):62-63
由于关联方企业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关联方交易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由于个别企业集团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以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因此,关联方交易审计是审计人员在年终会计报表审计中关注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如何搞好关联方交易的审计?笔者认为,应以会计账簿为基础,拓宽审计思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审计内容入手:  相似文献   

7.
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方面:1、从承担责任的主体(责任承担人)来看,会计责任的承担者是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当局。各项经营活动的发生及其会计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职责。审计责任的承担者是接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承办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一旦接受委托,应当对其受托业务承担相应的责任。2、从承担责任的内容来看,会计责任的核心是被审计单位及其管理当局,应当对其所提供的会计报表及与会计报表相关的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会计是提供会计信息,要真实、合…  相似文献   

8.
朱小风 《电子财会》2004,(11):27-28
中注协发布的《企业集团会计报表审计指导意见》(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意见》),对通过合并、汇总或权益法,将两个以上会计主体会计信息包括在内的企业集团会计表的审计进行了规范。本以《意见》的相关规范为依据,阐述合并会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审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些企业尤其是某些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粉饰会计报表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加强对被审单位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以确定企业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评估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了确认、计量和披露,是否为社会提供了真实、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 一、会计政策变更审计的目标 会计政策变更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中,对被审单位在其报告期内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再次确认和审核。它不是一项单独的审计,而是会计报表审  相似文献   

10.
李新宇 《山东审计》2003,(12):60-60
会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存在天然的关系,会计报表审计原包含评价和研究内部控制的内容,如果把内部控制审核作为一项专门的业务独立出来,是否会影响会计报表审计意见的可靠性,甚至削弱会计报表审计的必要性呢?笔者认为,这关键是看两者的关系如何定位。首先,独立审计的业务范围从会计报表鉴证拓展到内部控制报告鉴证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营管理责任的演化。当公司所有者将会计信息以外领域的责任,如组织、计划、协调、企业文化等委托给公司经营者时,经营者自然要承担并履行责任。所有者不仅关心会计报表审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还要关注包含上述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会计理论 1.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基础,现在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12.
独立审计准则明确指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应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并能有效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人的利益,监督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更加充分有效地履行其会计职责。但由于审计测试及被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固有限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不足等原因的存在,审计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审计风险的存在对注册会计师充分正确履行其审计责任将产生影响,它会影…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是原始数据经过会计人员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会计管理所需要的一部分经济信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职能作用得以发挥的保证,所以说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也不过分。去年审计署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企业占了68%。可见。会计信息失实和会计造假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毒瘤。面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会计理论者开始关注其产生原因和探索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对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债仅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的需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法、公允,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一贯,需要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以便得到一个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者对企业会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企业在接受注册会计审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会计报表附注作用在于提高会计信息价值,帮助会计报表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文章借鉴法学真实理论,认为会计报表附注作用在于实现会计真实中的程序真实,从而帮助实现会计报表信息的结果真实.为此,会计报表附注需要从会计政策选择的理由、外部价格来源、重要性金额计算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如何有效甄别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是对其虚假财务报告审计的关键,这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参加企业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中通过对几家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其会计报表的虚假性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一、报表的主要项目金额前后各期发生异常变动。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主要项目金额会由于经营业务的影响而在不同会计期间发生变动。真实的会计报表主要项目金额变动一般表现为有规律的正常变  相似文献   

17.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和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人为地捏造会计数据,为私利而编造假账、假表,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从而使会计信息丧失其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为多种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始凭证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报表失真;财务评价失真;审计监督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都危害极大.其危害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合并会计报表是通过由母、子公司共同组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并由母公司对反映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编制会计报表.相对于普通的会计报表审计,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内容更加复杂,并具有一定风险性.  相似文献   

19.
会计重要性是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一种需求特征,其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1.报表使用者只需要重要的会计信息。2.企业管理当局按报表中是否存在重要的遗漏或错误承担法律责任。实务中,企业管理当局依据这样的标准对外编报会计报表,法官依据这一质量标准判定管理当局应否承担法律责任,审计人员依据这一标准来确定自己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审计人员对重要性原则的使用 企业外部人需要重要的会计信息,审计人员对重要性原则的使用就是根据各项法规、准则的规定及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判断,检查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会计信息使用者存在过分依赖会计软件才能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现象。这样会造成诸如审计、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工作的被动性。本文在对现行会计数据分析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基础上,运用SQL语言在摆脱会计软件的约束下,对恶意篡改会计凭证进行检测,以及利用会计凭证表生成总账和会计报表的操作进行设计,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如何运用SQL语言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