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国有粮食企业系统改革初探肖俊彦一、国有粮食企业系统机制简要分析国有粮食企业与一般国有企业在体制上是相同的,但作为系统,其机制具有特殊性。(1)国有粮食企业系统具有决定粮食供求关系的相当影响力。从体制上看,国有粮食企业只是政府粮食政策的执行机构,没有决...  相似文献   

2.
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的措施中,往往局限于对企业自身如何加强管理、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等方面的研究,因而对粮食企业走出困境的认识难于深化。笔者认为,只有管住批发,对粮食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才是实现扭亏增盈的治本措施。一、国有粮食经济的准确定位管住批发,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首先要正确认识国有粮食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它进行准确定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粮食经济要从过于宽泛的竞争领域适当退出,集中力量控制制约粮食市场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长期以来,国有粮食行业一直以“点…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国有粮食企业产生亏损的同时,我们发现私营粮食企业在许多方面具有国有粮食企业无法相比的优势。将私营粮食企业同国有粮食企业的运行机制予以比较后发现,私营粮食企业具有经营费用低、经济效率高等特点,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落脚点,应放在降低经营费用,提高自身效率上。  相似文献   

4.
付兴芬 《齐鲁粮食》2007,(11):33-35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是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减轻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逐步解决粮食财务挂帐的政策也是基于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历史和市场化改革需要做出的正确决策。根据中央五部委《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帐处理意见》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帐认定及从企业剥离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齐鲁粮食》2006,(12):13-14
国有粮食企业是粮食购销和群众主食社会化供应的主渠道。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是今后两年我省粮食工作的重点。新形势新任务下。充分激发国有粮食企业活力。切实增强企业效能,积极发挥企业优势,对于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两者结合,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齐鲁粮食》2007,(3):9-16
一、2006年粮食工作简要回顾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完成。一是成功破解“三老”难题。累计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粮”库存压力彻底解决。“老人”得到妥善安置。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粮食企业重新竞聘安置近3万人。“老账”近90亿元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其中1998年6月以后政策性财务挂账30亿元。二是企业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对1623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重组粮食购销企业713家。其中,国有独资或控股284家。三是进一步奠定了粮食事业发展的基础。广大粮食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多地运用市场和法律的办法、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推动工作:粮食企业经营机制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2004和2005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四次批示我省粮改经验,全国县级国有粮食购销改革现场会2004年在我省召开,我省去年还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国有粮食企业产生亏损的同时,发现私营粮食企业在许多方面具有国有粮食企业无法相比的优势,将私营粮食企业同国有粮食企业的运行机制予以比较后发现,私营粮食企业具有经营费用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落脚点,应放在降低经营费用,提高自身效率上。  相似文献   

8.
为使粮食企业走向市场,走出困境,湖南郴州市粮食局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现有国有粮食企业的实际,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积极大胆地探索企业改制之路,作法是:市粮食局党组通过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清醒地认识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是搞活国有粮食企业的根本途径,必须将国有粮食企业的改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1997年州月,成立了由局长挂帅的市粮食局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企业改革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接着,组织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管理人员,局机关副科级…  相似文献   

9.
粮食市场化的全面推行,国有粮食企业能否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国有粮食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必须着力做好由形象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这篇大章。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广西全面启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行了“一取消、两放开”,即“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打破了以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垄断粮食收购的局面,对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和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和农发行业务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出现了显著的变化1.国有粮食企业购销规模较以往出现较大萎缩。2002年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43万吨,比2001年减少44.58%;2002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量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76%,比2001年下降2.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我国粮食的重要载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粮食购销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粮食储备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推行,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区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对扬州市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其未来发展做初步探究并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我国粮食的重要载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粮食购销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粮食储备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推行,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区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对扬州市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其未来发展做初步探究并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沾化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联结地带,曾是产粮大县、粮食主产区。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锐减,产量大幅下降。粮源的减少,多种经营主体的参与,给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增添了很大难度。特别是粮改后,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做大做强,继续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是摆在沾化县国有粮食企业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粮食企业行为与粮食市场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企业行为与粮食市场政策冀名峰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消除其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痼疾,是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国有粮食企业行为方式的认识十分不够,可谓“内行讲不明白,外行搞不清楚”。因此,有必要摸清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国有粮食企...  相似文献   

15.
一是大力整合社会粮食收购、加工、运输、营销网络,促进粮食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初步构建起以国有骨干购销企业为核心、以社会粮食企业和粮食经纪人为补充的粮食购销服务新体系。去年以来,全市共培训粮食经纪人691人,整合食品加工、供应企业15家,兴办农村粮油服务社193个,为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在继续对承担粮食储备的购销企业和军粮供应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外,引导其他国有粮食企业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粮食的类型不断增加。企业库存粮食发生损耗的会计处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下面笔者对国有粮食企业发生粮食损耗的会计处理,谈几点看法,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国有粮食企业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债务;二是冗员;三是社会职能负担过重。要想摆脱困境,实现资本运营和战略重组的目标,必须将“三大负担”从国有粮食企业中剥离出去。一、发展粮食资本市场,摆脱债务摆脱债务负担,最核...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中国企业改革最后阵地的国有粮食企业,在我省即将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又将受到一次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做为粮食流通主渠道并兼有多种上职能的国有粮食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迎接改革并求得生存与发燕尾服的问题,已摆在本已处于改革严重滞后状态的国有粮食企业面前。  相似文献   

19.
粮食收储在即,很多农民关心原来的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后是否会影响今年收粮?尽管距离大规模收粮还有一段时间,记在采访中看到,吉林省改制后的原国有粮食企业并没有丝毫懈怠,粮食收购基本准备就绪,具备了随时收粮入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粮食过剩对于国有农业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在挑战面前,国有农业企业何去何从?国有农业企业面对粮食过剩需要进行哪些战略思考?政府需要采取哪些必要的政策支持?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对黑龙江农垦———我国最大的国有商品粮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一、粮食过剩是对国有农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严重挑战粮食过剩对于商品率高达80%,并且以粮食为主产业的黑龙江农垦来说显然是一次危机性挑战,主要表现是:(一)粮食生产成本上扬与粮食销售价格下跌的矛盾加重,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在零点徘徊。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有升有降,大体持平,但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