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顾萍  郭建 《新智慧》2004,(10A):27-28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交易所换人的资产成本的计量,是以所放弃的货币性资产额为基础的。比如,企业用现金购人商品,实际支付100万元,则购人商品的实际成本为所放弃的现金金额,即100万元。同时,货币性交易所交换的货币性资产的金额,也是计量企业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收益或损失的基础。例如,企业将上述商品出售,收回现金300万元,则商品的销售成本为100万元,销售该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以人民币国际购买力为视角探讨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选择。本文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在本质上是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其真正价值所在是充当人民币的国际流通手段。通过考察人民币国际购买力的积累过程、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文章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目标选择应该是保持人民币国际购买力,而采取实施投资对象多元化、构建合适的业绩考核标准、运用政治协调手段和摆脱对国际货币的依附等具体策略则有助于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温珂 《新智慧》2000,(14):47-47
盈利过程的是否完成是区分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但是.在盈利过程完成与否的标准上,《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其指南发生了矛盾。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的标准是看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是否发生改变,而其指南则认为,应以企业持有资产的用途是否发生改变作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张玉华 《新智慧》2006,(12):54-55
会计制度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确认损益,只有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企业才确认损益,并计入“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换收益”。而税法规定,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必须在有关交易发生时确认非现金资产交易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交易中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其原账面价值计税成本(或调整计税成本)的差额,应计入交易发生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反之,则确认为当期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蒋季奎 《新智慧》2008,(11):75-76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出资产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而一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则应看是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②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6.
柳世平  赵建国 《新智慧》2000,(10):23-24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常常由于交换双方的非货币性资产不等值,一方要以货币性资产给予另一方以补偿,即支付补价。补价对于交易价格的确定没有重要影响,但可能会改变交易的性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指南规定,当交付韵货币性资产占换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则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相似文献   

7.
於流芳 《新智慧》2008,(10):43-44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简称“准则”)第三条规定,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者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笔者将此称为公允价值模式。准则第六条规定,未同时满足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笔者将此称为账面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永茂  张斌 《全国商情》2005,(7):45-47,57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要旨是,汇率变动是由中美两国之间相对通货膨胀率决定的。如果中国通胀率大于美国通胀率,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反之则人民币应该升值。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表现,显然不符合相对购买力理论。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较大的偏差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自身的缺陷,二是因为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着诸多限制汇率调节能力的因素,即人民币汇率机制的缺陷。当前的措施是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使人民币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时态法作为目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对计提了跌价(减值);住备的资产项目和货币性会计项目的折算上存在问题,违背了其计量的初衷。从计量的本质出发,仔细分析问题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通过完善时态法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智慧》2007,(1):12-13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何刚  徐鸣 《新智慧》2004,(3A):8-9
所谓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在如今的现代社会,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交易大多是货币性交易。比如,以现金购买原材料,以现金偿还债务。其特点在于:以放弃货币性资产的方式换入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而非货币性交易在会计处理中之所以显得特别,是因为其抛开了货币,而直接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这在初始商品经济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见,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赋予了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资产计价,中美准则的规定相同,即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这体现了稳健性原则。 然而,对于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计价上,我国优先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而美国则优先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笔者认为这两种做法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它们的出发角度不同。从反映客观经济业务实质而言,按美国准则的规定,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对换入资产计价,并根据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损益,这相当于由换出资产进行货币交易,收到相当于公允价值的货币,然后将这些货币全部用于购买换入资产。由于交易的损益是根据销售来确定的,所以美国准则保证了企业收益计算的准确性,客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方面考虑,则我国推则对计价的选择较为合理。因为企业换人不同类非货币性资产是为了获取与原有资产的使用价值不同的一种新的使用价值,以便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新的作用。在评估换人资产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时,新资产的公允价...  相似文献   

13.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即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关系.那么,如果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则一国每单位劳动的实际工资是平稳的.本文运用扩充的迪基-富勒检验法(ADF)对我国每单位劳动的实际工资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其是非平稳的,即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不成立,从而也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居民的潜在购买力增长过快,累积规模过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居民把储蓄存款作为预防性保险金;二是商业银行在市场开发上过于保守,三是私人投资渠道不畅;四是预期不乐观,近期消费意欲减弱。要将居民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必须调整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将更多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的投资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们的预期,发展民间金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新智慧》2006,(4):30-30
第—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相似文献   

16.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有关基本概念第一,《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这一定义的后半部分采取了不完全列举法,是对概念的外延进行解释。该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定义为“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这是排除法的定义,并不能明确概念的本质。如果将两个定义结合起来看,很容易误认为“货币性资产”定义中的后半部分是完全列举,进而把未列出的资产项目如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视为非货币性资产,实际上,这些项目都是货币性资产。第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未对“补价”作出明确的定义,只是在对“非货币性交易”下定义时,解释了一句“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补价是非货币性交易中一个重要的术语。判断一项交易是按货币性交易处理还是按非货币性交易处理,取决于支付的补价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补价之和)的比例是否超过25%。因此,应当给补价下一个较确切的定义,以区别于非货币性交易中可能出现的代收代付性质的运输费、增值税等货币性资产。笔者认为,补...  相似文献   

17.
无形资产是一种非货币性长期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无形资产将来为企业创造的经济利益还不足以补偿无形资产成本(或摊余成本),则说明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这也是《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实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外合货经营会计制度》规定外币折合为人民币所用的记帐汇率,建立在历史汇率的基础上,实施后暴露出许多问题。不利于企业的效益管理,《补充规定》仍有诸多不足。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国际会计惯例,应按时态原则,把货币性项目的外币折算建立在现行汇率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值得探计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是否属于货币性资产,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股权是投资业务还是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收到了补价是否一定要确认损益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模型,采用了ADF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分析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的三变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在长期上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但其解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