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石油供应形势和资源及安全战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相对不足,而世界石油工业一直处于资源保证程度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中,石油储量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鉴于和平时期的石油供应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石油安全问题的核心,我国应采取如下的石油资源战略:(1)树立全球化的石油资源观,优先利用世界上廉价的石油资源以实现经济发展;(2)经济开采国内石油资源,不以降低经济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产量的稳定;(3)把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区域重点放在中东、俄罗斯,并积极进行中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区的工作。对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战略的构想是:(1)把石油进口战略部署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有机地联系起来;(2)在石油进口方面进行认真的经济比较分析,实行进口渠道多样化(俄罗斯天然气东输管线的建设可一并考虑);(3)从建立和增加民间商业储备起步,逐步达到战略储备的目标;(4)推动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5)开展区域性能源合作,建立互利的集体石油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保障能源安全必须弄清能源供应的主要非安全因素是什么,这些非安全因素来自哪里,并根据经济和环境承受能力,选择合理的方式,使环境和经济的综合成本最小。我国总的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产量能保证一半的石油供应,保证最基本,最关键的需要;世界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技术进步,勘探开发成本不会有太大增加;预计进口石油所需支付的外汇始终不足中国预期出口收入的6%。综合考虑,我国能源保障供应安全的战略和途径应是:(1)用尽可能低的代价进一步增强国力;(2)尽量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3)加强与石油消费国和输出国的对话;(4)逐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加强与产油国和跨国公司的合作;(5)实际能源供应多元化,石油进口来源、获取方式、运输通道多元化等战略。(6)实际正确的资源战略,尽可能多地和安全地利用国际资源;(7)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3.
战略石油储备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在此形势下,石油储备应运而生。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年均石油进口量高达1.3亿吨,2006年对外依存度高达43.1%。因此,建立石油储备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各国的经验证明,建立战略能源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必要措施。美国和日本曾凭借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石油问题引起了业内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关于石油战略储备的话题沸沸扬扬。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或长期供应能力不足;也不是由于政治、军事冲突而对我国可能实行的石油禁运,中国石油能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东地区突发事件引起的国际油价波动,以及其他国家间的重大冲突造成短期石油供应受阻而波及中国。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而且应根据我国的生产和消费状况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和储备方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也不断加大。石油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能源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界定石油安全的内涵,分析我国而临的石油安全形势和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在借鉴国外石油安全战略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石油安全战略提出了构想。其措施主要包括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进行资源替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市场体系和发展石油期货市场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与中俄油气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俄罗斯作为唯一油气净出口的世界性大国,不断推进能源外交战略;中国作为与之比邻而居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却正在实施石油供应安全的国际化战略。然而。目前理论上显示的中俄能源合作的广阔前景,面对的却是双方能源贸易量微不足道的现实。对于中国石油安全来说,如何应对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及其影响,实现中俄油气领域大规模合作,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外专家论石油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21世纪,随着亚太地区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据预测,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我国在2006年左右将超过日本,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油品消费国。如何保障21世纪我国的石油安全,这一问题正在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10月中旬,国家计委所属机构与日本通产省能源厅联合举办了中日石油储备研讨会。来华出席“中国能源与西部开发”的国际能源机构总干事助理陈新华博士就石油安全问  相似文献   

8.
关于能源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能源的主要矛盾是石油的供不应求。因此,有必要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发挥我国煤炭资源的优势,研究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产醇类燃料等能源优化和替代措施,来缓解石油供需矛盾,还应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后,随着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和供求格局的改变,国际石油市场正在步入一个微妙的势力重划阶段.世界各国都在重新调整能源外交政策,积极寻求新的能源合作关系。同时,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逐渐匮乏和石油生产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石油消费国围绕海外油气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能源战略,并在世界石油格局调整的过程中,抓住有利时机,发展新的合作伙伴,构筑新的石油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三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阐述了石油的战略资源地位及对我国的深层影响,指出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的战略石油安全体系,其中包括实施能源的战略调整、实施石油的战略储备、与国际接轨创建自己的石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