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编罢朱丽兰部长的这篇文章,我们感觉很振奋。文章的字里行间,展示出了一种决心、信心和气魄,也蕴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这篇文章对编者至少有三点启示。 一是中国人要有一种民族斗志。面对WTO,中国汽车工业自己首先不能乱了阵脚。还没有较量,就轻言放弃,放弃汽车工业这一可以带动和辐射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民族产业,等于是把大片的市场拱手让人,实不可取。二是要抓住机遇,用新观念、新思路创造性地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过去,汽车曾带来了世界的改变;今天,却是一个世界改变汽车的时代。中国汽车工业重要的是顺应时代,找准定位,不安自菲薄,大踏步地往前走;中华民族绝不能失掉自信。三是要结合国情,创出有自己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之路。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汽车业需要别人的技术,但更需要有自己的创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要在市场引导下提高技术,用高新技术,使“中国怎么改变汽车”的问题,从适合中国国情的清洁燃料汽车中得到解答。 编者特意转发朱丽兰部长的这篇文章,意欲使所有关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人都振奋起来、行动起来,如果还能使有识之士就以上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见解,在本刊各抒己见,那么,编者将不胜欣慰。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南亚金融风暴擦肩而过,但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必须反身自省,未雨绸缪。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汽车企业一直在谈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西方的、巴西的、日本的、韩国的等等。中国人强烈希望中国大地上跑着中国产的汽车,也坚信能够进入中国家庭的汽车必定是中国产的汽车。因此,大多数人都比较偏爱韩国模式。羡慕韩国汽车企业得到那么多的政府支持。欣赏韩国官员全都开国产车,甚至闻听韩国百姓对拥有外国车的韩国富豪施以白眼,也觉得很对胃口。在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依靠国家支持发展。过去有石油会战…  相似文献   

3.
面对WTO将给中国带来的挑 战和机遇,面对全球汽车工业发生的大规模并购重组浪潮,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它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结构性变革机遇,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追赶世界汽车业的步伐,并在电子商务领域积极探索。 世界汽车大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先是实现企业上网,建立公司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将公司的各类信息对外发布。目前,我国大部分汽车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如一汽、上汽、东风、天汽、长安、万向、宇通等,但这类网站还没有真正实现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只是企业单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4.
“入世”在即,中国汽车工业如何面对,这已经不是新话题了。但“入世”后,中国的卡车如何发展,却是我们应认真研究的课题。“入世”,对我国的轿车工业是个严重的冲击,因为我国的轿车工业与国外相比是既无优势又无规模。相对于轿车而言,我国的卡车毕竟已经生产和开发了40多年,“入世”后,应该说中国的卡车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品牌优势,解放、东风是中国自己诞生的国产汽车品牌,我们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二是开发优势,一汽的技术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产品开发研究基地,能够从事整车开发,…  相似文献   

5.
董小荣 《董事会》2005,(7):72-74
“中国汽车工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拥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没有知识产权,完全依靠合资或CKD方式,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在该中心成立20年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正是出于这一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市场十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说市场经济需要尊重市场,所以列出中国汽车界不能回避的十大市场问题作一点探讨。一、不要民族汽车工业能行吗?关于要不要民族汽车工业的争论,看起来目前似乎以“不要”派占了上风。理由是中国都加入WTO了,再谈民族汽车工业不合时宜,中国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形成自己的开发能力。不过,“加入国际大循环”好是好,但仅以“加入”为目标,主张放弃民族汽车工业的观点有多可怕,现在真是不敢想。参与国际分工其实有高下之分,如同办餐馆,当经理是分工,洗盘子也是分工,中国汽车拼不上经理,也要努力避免自认是洗盘子的料吧?如果变…  相似文献   

7.
艳丽的报春花绽放了春的信息:春天来了。于是,人们开始 播种。在这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我们想在中华儿女心田种下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 我们已经听到了咚咚作响的脚步声,那是中华民族正日夜兼程,在大踏步地前行。我们实在耽误不起时间,中国加入WTO的日子在一天天逼近。汽车工业会怎么样?汽车工业将怎么办?中国所有的汽车人和关心汽车工业的所有中国人紧锁眉头。放飞思绪,自觉自愿地认真思考着这些问题,并且,甘愿为之献出一切。 我们为自己的祖国自豪。我们不会忘记,在新中国诞生初期,我们的汽车工业几乎等于零。但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电工业》2002,(21):29-30
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最近十年的发展已经为实现2010年目标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已走出的每一步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已采取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已取得的成绩还需要进一步升华。场,历史及文化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经营模式以及环保标准发展阶段不统一,这些又形成市场的多层次性。我们的产品不但要适应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需求,也要适应各种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更要适应广大的农村、辽阔的西的市场需求。因此,中国汽车工须要有不同技术含量的系列这些产品的开发与制造只能靠自己,这是…  相似文献   

9.
贾新光  张久 《董事会》2005,(9):70-75
早在2002年6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亚太区董事比希霍夫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现出一种很强烈的自信:对于其他的竞争对手,与之相比,我们相信我们对中国有着更多更深的了解,这是我们自信和能够成功的原因。他说,其实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早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全球如此,中国也不例外。虽然大众一直希望能够在中国汽车市场拿到50%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中 美达成双边协议之后,中国汽车工业股票开始狂跌,人们普遍有一种担忧,似乎天要塌下来,中国汽车工业从此会走向深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试想,全世界134个已加入 WTO的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至今没有一个因为加入WTO而导致本国经济崩溃。相反,倒是各国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因此,中国加入WTO同样也不会遭受灭顶之灾,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如何把握。   正视挑战 研究挑战 毋庸讳言,一旦加入 WTO,中国汽车工业确实要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价格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当今,国际汽车工业的竞争是多元化的,但竞争的核心是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这甚至使汽车的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工业经济时代,汽车是一种代步工具,这已经做得很完善;信息时代,汽车注入多功能,这是当前国际汽车业的一个时尚问题;到了知识经济社会年代,汽车将是一种享受和娱乐的活动性装置,这已经开始兴起。汽车社会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汽车制造业与零部件制造业之间关系的变化,两者之间,正围绕着这些变化,争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导地位和控制权。现代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很复杂,但主要仍然是由汽车制造业与零部件制造业(含相关产…  相似文献   

12.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布以后,汽车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问题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由于长期忽视产品开发工作,投入较少,技术力量薄弱,这与中国汽车工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汽车工业的一位老领导曾经指出:自主开发能力问题已经是“关系到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的根本是质量和价格,构成产品竞争力基础的是设计水平,这样性命攸关的事情只有靠自己来解决。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是不完整的汽车工…  相似文献   

13.
不好意思     
《汽车与社会》2011,(13):I0008-I0008
如果看完这期《汽车经济》的读者就会发现软文太多。确实如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都很不好意思。这也应了我刚看过的某部小说中的一句话:“俺希望自己做无帮无派有独立人格且能横行天下的男儿,但江湖不答应”  相似文献   

14.
杨江 《汽车观察》2010,(11):24-24
日前,加拿大汽车零件制造厂商协会(APMA)总裁史蒂夫·罗杰士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加贸易一直合作良好,加拿大会将进一步加大与中国的贸易,尤其是零部件领域的采购。史蒂夫·罗杰士先生还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很强大,加拿大也在自主品牌汽车方面做过不少努力,但都未取得成功,迄今还没有一家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五年高速发展,去年产销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152.47万辆和141.36万辆,同比增长145%和92%。这一数字在5年前几乎是一个不敢想象的目标,国人自己也觉得幸福来得很突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工业的形势呼唤“秦始皇统一六国,消除诸俟割据”。只有统一规划,统一战略,中央与地方、条条与块块协调一致,才能尽快实现结构优化,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列强已突兀,水漫金山寺;一田皆小草,呼唤参天树,诸侯正割据,何时能统一;至珍唯‘九五’,良机不可失。”“九五”以至未来15年是中国振兴汽车工业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应是“站在全局把握战略”。战略背景之一:从世界范围看,“列强已突兀,水漫全山寺”从世界大局看,中国汽车工业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我国汽车业与世界汽车工业差距还很…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入世文件中,承诺将逐步减低汽车进口关税,基本取消非贸易壁垒,逐步放开汽车服务贸易,放宽对合资企业产品品种的限制,并承诺修改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因此,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也就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是逐步进行的,在数年之内还有相当大程度的保护,因此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形势很好,这使许多为中国汽车工业担惊受怕的人松了一口气。但是应该看到,汽车市场最终是要全面开放的,中国汽车工业终归要直接面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因此应该增强紧迫感,在有限的过渡期内做…  相似文献   

18.
沧桑正道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各种名目繁多的车型评比活动也应运而生。作为评委,我有幸参与三届“爱我中国车”自主品牌汽车年度车型的评选,其问几点粗浅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汽车技术与物种进化一样,任何工业产品、工程系统都要经历孕育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的演化过程,汽车也不例外。从汽油车诞生算起,汽车工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时至今日,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汽车的需求还刚处于急剧上升的阶段。即使是日本,也只是上世纪70年代才进入汽车发展的成熟时期。从这一意义上看,汽车还正值壮年。从美国、德国这样的先进国家看,技术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以致尚未出现一种能与汽车竞争的,快速、机动、灵活、舒适而适合个体和小群体活动的陆上交通工具。因此,在可以…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裕,汽车这昔日富人才拥有的奢侈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代步和运输工具。2005年中国汽车销售592万辆,位居世界第二。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