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6,(52):10-11
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连续第4年高于10%,但11月份的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势头已出现略微放缓的迹象。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而今年前11个月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为26.6%,较第一季度30.3%的升幅已经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2.
荆茂 《中国经贸》2009,(15):50-50
目前,中国国内有消息称,政府;陪进行新一轮的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是世行却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世行的报告认为,2009年中国政府出台更多的财政刺激方案是不必要的.或许亦是不恰当的。政府投资拉动GDP达6个百分点政府推动的大量投资是世行:悔中国经济预测从6.5%上调至7.2%的主要原因。在今年的前四个月,政府推动投资增加了39%.高于2008年同期的预期值13.9%与此同时,市场推动的投资则仅增加13.6%,远低于去年的20%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3.
今年开局的头两个月,在国家不断加强与改善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各项投资增长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投资与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已经明显增强,但防止投资反弹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SSCI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中国经济持续了30多年的繁盛势头,近来渐生变化。今年伊始,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已全面下滑,具有典型意味的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深圳,前两个月的经济已出现萎缩迹象,其规模工业增加值为730.654L元,同比减少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增长率仍高达10%以上的时候说经济增长率会下降。当然是需要用经济增长中“先行指标”来说话,由于对目前的中国内需来说,投资需求是主体,所以要看投资中先行指标,就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增长率.但是,到今年前㈤个月累计.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率同比已经下降到只有4.4%,说明本轮投资周期的高潮阶段已经过去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控通胀"和"稳增长"的平衡调控仍在朝预期方向发展,通胀水平仍是可控的 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连续3个月回落,创下28个月以来的新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似乎达成共识,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纷纷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但对于经济放缓将以何种形式呈现,国内外投资机构及专家仍有争辩。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中国经济泡沫已显现,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  相似文献   

7.
11月CPI同比上涨2.4%,创出22个月以来新低,PPI同比上涨2.0%,创近31个月新低。这些物价指数的背后都释放了同样的信息,也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投资的放慢,个人消费意欲的下降都对物价大幅下降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经济有滑入通缩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过去12个月充分证明亚洲多么依赖它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可能回暖,美国经济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然而中国10%的经济增长越来越成为亚洲希望的支柱。  相似文献   

9.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今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全球第一、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整体转暖迹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乐观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或已“复苏”。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回暖或“复苏”,业界有着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杨培鸿 《发展》2003,(7):19-19
目前经济增长中的隐忧张曙光(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有三大因素引领中国经济增长趋势,而三者叠加、同步出现,导致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测算为9%)。具体说:第一个驱动因素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对投资和出口的带动效应;第二个因素是城市化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效应;第三个是新型消费品拉动增长周期。很多人根据第一季度有将近10%的GDP增长就断言经济过热,但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依据还不充足。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接近现在潜在增长率的上限,这只是一种恢复的性质。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其内在的缺陷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5,(49):34-34
知名投资银行法国巴黎百富勤目前表示,中国将步入历史上的第三个消费高峰。明年中国的投资增长将会有所放缓,而消费增长则仍将保持高速。冈此从明年起,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有望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  相似文献   

12.
正增长隐忧再成焦点随着全球通胀压力下降,市场对环球主要央行的短期及中期货币政策取向信心逐渐增强,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的风险,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中国内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初的经济表现难言乐观。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内地多项经济指标,如社会消费品销售、固定资产投资及工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许小年教授2008年12月27日在燕山大讲堂做的题为“迟到的衰退”主题演讲的一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全靠投资。目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出口和消费投资。投资现在占GDP的42%左右,其增长率在过去几年平均每年为20%;出口,通常经济学上的计算只是净出口,去年净出口占中国GDP的9%,而出口的增长平均每年为30%,  相似文献   

14.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刺激下,今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全球第一、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整体转暖迹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乐观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或已经回暖或“复苏”。对目前的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回暖或“复苏”,各界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的破产在全球金融市场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全球经济进入投资的寒冬。我国经济在经历39个月的连续通胀后首次出现通胀下降。近3个月通胀指数均在2%以下。经济放缓其实不可避免。正确认识经济放缓甚至潜在通缩,对我们采取投资和消费行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9,(47):12-15
【瑞士瑞银集团2009年9月】概览 自从中国在10个月前宣布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来,财政资金迅速下达,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整体国内经济活动已经开始强劲复苏。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再来考察一下关于中国经济刺激的一些问题和担忧了。政府经济刺激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有多少已经下达?刺激政策资金下发的速度放缓会导致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吗?经济刺激政策能持续多久、其效果何时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17.
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中国为什么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二是中国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关于中国之所以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既有源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本解释,也有来自中国所独具的特殊优势:优惠的引资政策、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巨大的市场潜力。从长期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角度看,本文提出中国所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四方面:(1)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2)人力资源的问题;(3)优惠政策的长期有效性;(4)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8.
陶冬 《新财经》2004,(11):8-8
* 中国人民银行加息了。我们预计,在未来12—18个月内,中国的利率水平还会再提升200~300个基点。* 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行政型紧缩,转向使用市场驱动型紧缩。我们坚持我们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和论据,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将面临投资硬着陆、GDP增长软着陆、消费不会衰退。中国政府必须关注的主要风险是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动,房地产价格变动对投资和消费起到了连接渠道的作用。* 中国需求真的萎缩后,国际市场商品的价格与机器设备需求受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北方经济》2012,(21):49-49
庄健:中国经济回暖势头越发明显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稳中向上。"他说,9月份、10月份中国工业、投资、消费、出口增速都在回升,而11月份汇丰PMI的初值预示着,11月份的经济数据可能会比10月份还要好一些。对于经济增速在最近两个月出现企稳回升的原  相似文献   

20.
投资行为将会限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的投资体系,认为投资体制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指出了三个判断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