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崔晓红 《新财经》2006,(10):114-115
面对名山大川,云海松雾,或是海天一色,沙滩椰树;抑或千年古刹或是庙宇古塔,我们总是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映象。而废墟,以一种残缺不全让我们体味无法一窥全貌而留存的遗憾。也正因如此,遗址成为另外的一种吸引。走访遗址、探究历史的现实意义在于从文化和历史的积淀中领略和感受生命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2.
西部经济长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经济、交通、旅游、居民生活等诸多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本刊仅采集了巨变中的几个局部侧面,或是一个行业,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小村庄,一个人物等。作为改革开放的缩影,我们希望借此"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以此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巨变,辉煌与感动;这一切将成为历史不朽的铭记!改革仍在深入,开放还在继续。路漫漫,共探索;未来更值期许……  相似文献   

3.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3,(35):58-61
<正>了解一个地市,喜欢一个地方,亲近一个地方,有很多种方式。可以从历史文化中看到端庄的她,从青山绿水中看到清秀的她,或是韵味浓浓、趣味横生、充满生命活力的她。商河,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周显 《环球财经》2013,(1):72-75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大帝国,但同今日美国情况相似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公元前27年~395年罗马帝国,维持了约400年;一个是13世纪时期的蒙古帝国。其他帝国或存在时间太短,如马其顿帝国;或是列强并存,  相似文献   

5.
许涤新、吴承明二位先生在名著《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导论中曾指出:“一切经济现象都是一个过程,有它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它不是一个事件,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蓦然地消失……任何重要变动,无论是田制、税制的改革,或是新生产方式的建立,都非一纸命令朝夕可至,也非一场群众运动所能蹴就”。从纵向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尽管可以依1978年分成改革开放前后两大阶段,在两大阶段之间仍然是继承、变革与发展不断延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 1 建国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处理沿海内地经济关系,大体可以分为:1949—1964年、1965—1979年、1980—1990年三个阶段,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有成绩,亦有失误,无论是正面的或是反面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巩固成绩,纠正失误,继续前进,都是非常宝贵的。建国初期,由于旧中国绝大多数轻重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当时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  相似文献   

7.
单慎 《沪港经济》2005,(11):60-60
当一个品牌面世时,最麻烦的事 情便是如何为其找到一个好名字。那 些或诗意、或动听、或怪异的名字足 以蕴涵一个品牌所具有的汽车文化。 在梦中完成的创造 回顾汽车的发展历史,众多经典 车名的诞生,或是偶然、或是“处心 积虑”,但他们都在不经意间创造了 历史。  相似文献   

8.
一直很敬佩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帝国毁灭>里,我们看到的是偏执和仇恨怎么使一个独裁者陷入可怜的疯狂;<窃听风暴>里,我们感到的是在历史的罪恶面前,人性的崇高的救赎;感动我到流泪的是<再见列宁>,面对不能重来的历史的荒谬和丑陋,没有逃避,没有粉饰,没有声讨,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怨声载道,它给了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一个漫暖的慰籍,一个浪漫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相同的历史似乎又在第四次上演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之后的一个月中,上证指数缩水10%。投资者似乎对于监管层试图解决中国股市二元结构这一制度性缺陷的良苦用心并不买账。这已经不是监管层第一次尝试了,只不过以前的尝试被称为国有股减持。投资者对此并不感冒,或是冷眼旁观,或是干脆用脚投票,股指应声而落。每次大张旗鼓的国有股减持最后都落得个灰头土脸,最后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角度看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相信次贷危机这个词早已为人熟知,像任何一次严重金融危机一样,它的起因都可以归结为内因和外因或是表面和内里两个层面,就这次  相似文献   

11.
水与人居     
王博雷 《宁波通讯》2013,(10):92-95
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水,万物源于水,水是生命的第一要素。"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建筑周边的水关键在于水的质量,用古人的话说,是否是具有"生气"的水。那什么样的水才是被古人所称道的能够聚集"生气"的水呢?首先是水质的清澈程度和深浅,"水深处民多富,浅处民多贫;聚处民多稠,散处民多离。"古人认为清澈并且有一定深度的水才是符合要求的。事实上,从科学角度来看,清澈而良好生态的水质富含生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好的水生态环境是人居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云南丽江、江西婺源等地的村落无不写意着流水和人居组合,成为中国古代民居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我们用全神贯注的审美态度,对张悦鸣的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观照,就会进一步发现作品所具有的空灵之美。如果说静寂是禅意在作品中的外在表现,那么,空灵就是禅意赋予作品的内在精神。"禅是动中的寂静,也是静中的极动",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诗意与独特的审美形态。在欣赏张悦鸣的作品时,我们透过静寂的外在形式,在到达凝神观照、物我两忘的审美陶醉的时候,就可以窥见深层次的艺术意境中不离此岸又超越此岸的禅意。他  相似文献   

13.
曹植是我国建安年间具有卓越成就的文学家.他继承先秦《诗》、《骚》的优秀传统,从两汉辞赋民歌中汲取营养,兼收并蓄,极大地丰富了诗赋的内容和形式,影响深远.以赵幼文先生的《曹植集校注》为研究稿本,以黄节先生的《曹子建诗注》为参考资料,以曹植的赠答诗《离友》为入手点,试剖析曹植赠答诗的部分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欣 《走向世界》2011,(20):58-61
到访过许多戏的排练现场,但没有一个像《劈柴院传奇》那样,真实、感人、令人不由自主的投入。虽然演员们都穿着便服在简单稍显凌乱的排练室里穿插着排戏,但他们演活了每一个人物——道貌岸然的酒楼老板、可恶势利的警察、  相似文献   

15.
从伦敦的哈罗百货,到米兰附近的名牌工厂店,再到东京银座著名的三越百货,海外商家都满脸堆笑,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国人对奢侈品的“迷恋”几近疯狂的程度,在国外,“免税如免费”的说法更成为国人疯狂购买奢侈品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儿化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现象。《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北京话特有的表现功能-儿化词,使小说充满大众化、个性化、趣味化的特点。儿化词运用得当,可以使语言更加鲜明、活泼、生动。翻译儿化词,译者应该关照儿化词的情感表达功能,转化原著中的儿化词的辞趣、音趣、意趣。  相似文献   

17.
袁玲  吴郭泉 《特区经济》2008,(6):193-194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广西提出了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战略合作构想。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建为背景,以桂林市为对象,探讨了实施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战略为与泛北部湾山水相连的桂林旅游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分析了桂林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旅游联动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桂林旅游应加快融入泛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东盟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成立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在东亚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东盟方式"是对东南亚国家之间合作方式的一个总结,它为东盟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它进行研究对于构建一种普适性的地区一体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考察东盟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东盟方式"的内涵、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及其意义做一个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9.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donesia's coffee exports has been a priority of government and the Association of Indonesian Coffee Exporters for some years. Efforts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have, however, been hampered by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reasons why coffee producers and traders at each point in the marketing network do not deliver a higher quality product.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shows that price premia for higher quality coffee are not large enough to encourage greater quality enhancement. The world market for low to medium grade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instant coffee,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for high-quality coffee, and this preference is transmitted in the form of low incentives to improve the product. Failure to understand this has led to government policies which at best do not solve the quality problem and at worst exacerbate it.  相似文献   

20.
The South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itiated a lecture series on teaching to be presented at its annual meeting. This paper, given on November 24, 2000, was the first such lecture. The editor invited the author to publish the lecture in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Portions of the paper are the fruits of the author's more than 30 years of experience teaching economics. Parts of the paper are based on writings regarding pedagogy outside the discipline of economic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15 theses about teaching economics in the classroom. The theses range from propositions about why economics is a particularly difficult subject to teach to suggestions about how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economics can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