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首语     
中共十六大和新近召开的十一届人大会议相继传出了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强烈信息,改革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转轨,社会转轨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尽管中国在市场化进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市场经济主体的培育等方面,与预期目标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但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导向性经济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10年经济转轨:结果、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 《财经研究》2003,29(4):73-80
从1992年年初俄罗斯放开物价,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到2002年已经整整10年了,如何评价俄罗斯的10年经济转轨?本文总结了1990年代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矛盾和结果,分析了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形势、未来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并寻求到了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许宏俊 《经济管理》2003,(17):41-45
本文试图为解释转轨经济提供一个新视角:“细分-重构”论。透过这个视角,本文将改革阻力分成“细分成本”和“重构成本”,激进改革与渐进转轨可以对应于“细分推动型”与“重构拉动型”。20多年中国渐进转轨的进程可以在“细分-重构”逻辑中得到初步的梳理和勾勒,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热点问题,也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张晖  倪桂萍 《财经研究》2007,33(1):88-100
财政约束硬化是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经济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财政约束硬化在大部分转轨国家都没有做到。尽管产权学论者和外部环境论者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都不说明政府为什么对硬化国有企业财政约束“知而不能为之”的原因。文章通过建立了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者间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对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是“软”或“硬”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财政对国有企业的预算是“硬”还是“软”内生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方式选择,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竞争能力。因此,转轨国家应该考虑国有企业自身竞争能力情况,在改革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财政手段,保证转轨过程中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从而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转轨经济中的“掠夺之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由于长期存在意识形态的惯性和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以及税制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掠夺行为,经济转轨中的政府可能成为“掠夺之手”。为此,如欲限制政府的掠夺行为,在长期必须以经济改革促宪政转轨,形成社会的“自生能力”,在短期必须改革税制,缩短行政代理链条。  相似文献   

6.
中国“渐进式”转轨方式的选择,与中国转轨的初始条件相吻合,符合“优势成本决定论”的理念。回顾中国转轨的初始状态,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的选择,具有较小的成本、较大的优势。 从经济结构方面考察,中国的改革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相比有一个根本的特点,即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二元结构中开始的,工业化与市场化两个转型结合在一起,这是“渐进式”改革获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波兰和其他  相似文献   

7.
本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从帕累托最优以及帕累托改进的视角观察中国经济改革。在分析的过程中,将经典帕螺托最优的条件加以改进,首先放宽“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阐述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是生产的帕累托改进,继而放宽“个人效用量独立”的条件,认为“西部大开发”即是交换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国有经济进行的。从现实看,其改革的成果也渐渐出现转轨经济的特征,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过程中,持续推动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点可谓举世瞩目。中国的改革是从中央集权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其关键是产权体制改革。从形式上看,  相似文献   

9.
民营化进程、企业目标函数选择与转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晖  任俊义 《财经研究》2006,32(3):121-132
文章把转轨过程看作是政府可控的变量,从我国转轨中民营企业独特的目标函数出发,分析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成本函数选择对民营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行为的影响,以及在改革进程可控条件下,不同程度的改革进程是如何决定民营企业对目标函数和企业行为选择的,并对该选择与改革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政府与民营企业具有追求收入最大化内在合作的要求,该要求是竞争中双方博弈的均衡解;在非利润最大化目标函数的框架下,选择渐进转轨不会导致社会总产出的急剧下降,从而避免经济转型发生社会震荡。并且民营企业在改革进程中的目标函数选择与企业行为与实施的改革战略(改善社会福利)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民营企业在改革不同阶段的选择行为对改革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机遇和挑战过去的25年是令人瞩目的25年。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从“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中走出来,踏上了邓小平开创的改革之路。结果,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10多亿中国人经历了经济持续增长和贫困减少的历程,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20世纪80年代末期,4亿前苏东地区人口也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转轨的过程中有成就也有痛苦。但是,改革是不可逆转的,一些苏东国家正被批准加入欧盟。在90年代早期,印度也静悄悄地开始了经济改革,目前已经实现了20年前难以想象像的增长和贫困减少。几十年来,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改善。在过去40年里,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宪政转轨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俄改革的比较研究 ,一直是新兴的转轨经济学关注的热点。1 998年俄罗斯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 ,激进改革的支持者一度趋于沉寂。然而 ,从 1 999年下半年开始 ,俄罗斯经济出现转机 ,2 0 0 0年经济增长居世界第一 ,GDP增幅达 8 3 %。与此同时 ,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攻坚的中期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 ,渐进改革积累的矛盾日趋严峻 ,同时还面临加入WTO市场化改革滞后的外在压力。毫无疑问 ,中国经济仍要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在这一背景下 ,国内外经济学界又在进一步探讨中俄改革的道路和方式问题。本文是对目前讨论的一个著名观点“宪政转轨”论进行分析和批驳。  相似文献   

12.
积极创新是“十一五”规划时期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处于历史性的“转轨”时期,三种“转轨”几乎同时进行,这三种“转轨”分别是:经济体制上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经济结构上从“二元经济”向现代新工业经济体“转轨”,增长方式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世界经济历史表明,当代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完成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确立及成熟,大都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历程,而在我国,这三种“转轨”都要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完成,其间各种矛盾的交叉性及复杂性,可想而知。“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将面临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例如,既要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转轨与转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转轨比较研究的困惑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和柏林墙倒塌、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复存在为标志,以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为目标的中国改革,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实践方面,西方社会科学界的政策建议者,迅捷地将原用于拉美改革并只是部分有效的“华盛顿共识”政策框架,移植到了苏东地区的体制变革中,建立了转轨实践的所谓标准模式。学术方面,以此为模板和呼应,构造了“转轨(Transition)优于转型(Transformation)”、“转型(Transformation)优于改革(Reform)”①的转轨理论的标准范式。此时恰…  相似文献   

14.
转轨经济中的掠夺之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转轨中的政府可能成为掠夺之手。在我国由于长期存在的意识形态的惯性和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以及税制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掠夺行为。为此,如欲限制政府的掠夺行为,在长期必须以经济改革促宪政转轨,形成社会的“自生能力”;在短期必须改革税制,缩短行政代理链条。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决策的本质影响政策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经济结果"的基本观点,阿伦·德雷泽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和转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改革和转轨的共性和差异,论证了改革和转轨的经济与政治约束,尤其是政治约束对改革和转轨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讨论了改革与转轨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组与劳动的重新配置、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背后的政治问题,从而建立了"改革和转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经济改革和转轨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它提示我们必须重视约束改革和转轨的政治因素,在改革和转轨战略的路径选择上,应当考虑政治因素对经济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什么是以及如何确定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的目标?有的说“企业所有制”是改革的目标,后来又提出了“企业法人所有制”,目前又提出了“企业法人所有权”。有的说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要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造。有的说是要实行“国有企业民营化”,乃至向“民有民营”转变,等等。这些观点需要进行比较研究和甄别。全民所有制经济改革的目标不是人们所能任意选择和确定的,而是由这种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或矛盾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所决定的。传统全民所有制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是由于严重脱离实际,超越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初独立伊始,俄罗斯便开始全面快速的经济政治制度转轨,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及连续7年的经济下滑,其改革方式受到较多的批评。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经济步入复苏和快速回升阶段,成为世人刮目相看的一个经济增长新“亮点”。影响俄罗斯“起死回生”的固然有近年石油价格行情看涨这一积极因素,但新制度的到位发力和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才是其经济变化与增长更为关键和长远的因素。分析俄  相似文献   

18.
中国50年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之”字形演变过程,其启示说明,所有制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世纪之交,发展完善混合经济是完成经济转轨的基石,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安德鲁·施莱弗在转轨经济学等诸多理论领域做出了重要且有影响的贡献。同时,他还在俄罗斯私有化改革过程中,参与了俄罗斯私有化改革方案的设计,并且在防范私有化改革导致的腐败、如何阻止生产效率低下及如何促进法律制度变迁等系列问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在经济转轨时期政府作用和规模提出了新的见解,特别是提出了转轨经济学的新的研究范式。他的这一成果对于正在进行经济转轨的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电信业制度变迁历史沿革中国电信业改革进程与经济转型和制度转轨的“渐进式”改革进程相一致,是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实行电信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电信业的市场化,从而避免了在市场和制度环境尚不完善时进行“激进式”私有化改革可能造成的产业危机。中国电信业制度变迁沿着宏观和微观两条主线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