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策划21世纪的职业经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德 《企业文化》2001,(5):20-22
经理人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乘风破浪的领航员。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归根到底是杰出才干与高尚品德的结合,这就好比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具有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有德无技,有技无德,都会断送病人的“卿卿”性命,职业经理人就是给企业诊断并开处方治疗的医生,技与德是他治理企业的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2.
当前有些国有企业领导者行为中存在的问题,严重损害着干群关系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策之一:坚持“德才”标准选任企业领导者。“德才”标准就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前者是“德”,后三者是“才”,“德”是首位的,“才”是第二位的。目前,在选任企业领导者的过程中,一些单位存在把“德才”位次颠倒的情况,只重视实绩而忽视品德的考察,甚至把品德上有争议的人,也毫不犹豫地选拔上来,造成了少数企业领导者思想品德上的先天不足,因此,企业主管上级在选任企业领导者时真正把那些视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的人才选拔上来。企业领导者只有始终是企业和职工的忠实代表,才能赢得职工的信赖和拥护。  相似文献   

3.
职业经理人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乘风破浪的领航员.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归根到底是杰出才干与高尚品德的结合,这就好比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具有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有德无技,有技无德,都会断送病人的"卿卿"性命,职业经理人就是给企业诊断并开处方治疗的医生,技与德是他治理企业的看家本领.中国非常需要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尤其需要职业经理人中的极品--CEO.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用人方面,蒙牛乳业总裁牛根生坚持这样一条原则: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所以经营人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东方企业家》2008,(1):11-11
我在很多的场合讲过,我提倡过五个“非……不可”:第一,企业非赚钱不可;第二,赚钱非成长不可;第三,成长非创新不可;第四,创新非人才不可:第五个我认为是关键的关键,那就是人才非有品德不可。你把五个推理倒过来。一定先要有品德,才可以有专业。才可以创新,才可以成长,才可以赚钱。如果你把次序弄倒的话有很多的企业是受人唾弃、是犯法,不能长期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审计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职业行为或履行审计职责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以指导审计人员的行为为目的,对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约束作用。审计职业道德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责任,这其中,品德是基础,纪律是保证,能力是前提,责任是内动力。一个人对待德的态度,决定着事业发展的高度。有德无才影响事业,有才无德毁掉事业。审计干部培养好的职业道德,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牢记宗旨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品德。审计干部要做到,既重人格,又讲品德,不能只有心做官、无心做事;要始终保持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7.
廿一世纪是高效率、高速度、高科技的时代,它必然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评定是多方面的。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谈谈对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看法:1.德是才之帅先贤司马光说:"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强调了人才需德才兼备。二战中,纳粹德国聚集的科学天才们,造出的高科技尖端武器,非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福音,反而成了灭顶之灾。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知识如充满能量的原子反应堆,能造福人类,也能祸害无穷,关键在于掌握它的人:有才还需德。  相似文献   

8.
一、勤奋刻苦,做"学习型"审计干部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两者缺一不可,有德无才,难当重任,难做大事,甚至不能成事;有才无德,难做好事.甚至只能坏事,贻害无穷;德才兼备,才能多成事、成好事、办大事.  相似文献   

9.
胡忠英  卞陶 《河北企业》2005,(11):24-25
<正> 此"才"非彼"财",这里指"人才"。现代企业的竞争终归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将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此同时,在效率就是金钱的今天,企业要想招聘到急需的人才,绝非易事。即使招来了新员工,他们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悉企业的环境和工作。正因为如此,国际知名企业都无一例外地高度重视对员工的科学管理和热情激励,千方百计地培养人才和留住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林 《现代企业》2000,(12):36-37
领导者的素质是领导行为的关键。一个领导者应具备德、识、能、体四方面的基本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德。主要指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品德素质始终占首位。这是因为,良好的品德受到下属的爱戴和敬佩,成为下属的榜样、楷模;良好的品德可以获得同行的支持,对人是一种感染,一种震摄;良好的品德具备者常常是同行眼中的英雄,是人进入最高人生境界所必须的;良好的品德能引起公众的认同感,可以使其登上权力的顶峰,有助于领导有效。从目前情况来看,现代企业领导者应具…  相似文献   

11.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是一本集结了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赚钱智慧的书,你将从他对儿子语重心长的教诲中学到一代商业巨人创造财富的方法与秘诀。戴维·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他出身贫寒,却野心勃勃。他自幼养成的节俭、勤奋、诚实等优良品德连同他卓越的经商才能帮助他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标准石油公司。下面摘取书中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领导自身素质高低表现最为充分的莫过于识才和识市。识才为第一大任。有德有才之人遍地都有,正如玉石原在卵石之中。但是并非所有的领导者都能把有德有才的人识出来。多有才干的人也不能识别很多的人才,因为条件所限。一般说在本企业识别起来比较容易,跨行业去识就有难度了,这时必须借人才去识才,识才的目的是为了选才和用才,识才为源头,这项工作搞不好,企业不能发展,识别大德之才为的是让他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其实识才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胜败论英雄”。胜败的结论不可轻下,因为胜败其条件比较复杂。有时表面为胜,其实质是败…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的家训《戒子》篇云:‘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位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精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去培养企业的人才?诸葛亮的家训给了我们以启示——节俭养其德明朝庄无臣有言:“有德之士,如夏日之前,冬日之炉,不求亲人而人自亲之。”可见德之于人是何等重要。在企业中,培养人才之德,方法多种多样,但诸葛亮的“俭以养德”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权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可见德的养成需…  相似文献   

14.
有企业提出过这样一个口号:“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我本人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因为它忽略了企业本身对人的影响。不同的企业环境对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很大的塑造作用,在使人进发激情方面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5.
传说有一个穷人,一心想成为一个人见人羡的大富翁,几经努力没有实现心愿,绝望之下找到上帝,要求上帝赐给他财富, 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上帝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便给了他一袋子品德。那个人见状,失望地朝上帝嚷嚷:我要的是能让我变成富翁的金钱啊!上帝说:没错呀, 我给你的是品德.但品德能帮你创造得到金钱的机遇啊!带着些许的疑惑,这个人背着那袋品德回到人间.广泛散布上帝给他的东西。若干年后,他终于成了一个富翁。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华东有位老板非常苦恼地对我说,他的企业待遇高过同行业的水平,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他的公司订单多得做不完,合作的企业在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产品利润空间也大,但却留不住人才。他说,人家经营企业越做越有经验,自己却越做越觉得无奈。经过调研发现,这家企业问题如下:由于老板身体欠佳,每天上班时间有限(下午才能到厂),虽然他也授权给三个副手,但由于三人各自为政,而三人又没有一个是通才,  相似文献   

17.
特锐德——第一家登陆创业板的公司。董事长于德翔对记者说,上市中的难题太多了,特锐德上市过程中也几次打退堂鼓,但是必须坚持,只有坚持才有可能成功。他同时表示,想上市的企业必须业绩良好没有硬伤。一个企业若有很多问题,想上市必然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刘杰  ;李永虎 《秘书》2014,(8):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原则。针对当前干部选拔任用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的重才轻德、以绩掩德现象,这一原则是对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创新。“以德为先”,就是指要把品德考评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再考查其才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5,(13):32-33
学员问:您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 您用对了很多杰出的人才,而且您现在企业的成功部分原因是有一批非常有创意、有能力、有哲学的人才,请问您用人的哲学是什么? 李嘉诚:用人要看他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我们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所以现在为什么我们在世界、在香港的管理人员几乎可以说是大企业中流动程度最小的。现在有很多人,无论外国人、中国人,在这个企业工作已经超越30多年了,他们都是身负  相似文献   

20.
徐平 《企业文明》2002,(1):20-21
让属下担当重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就是说,人才只有被利用,发挥其作用,才能显示出其应有价值。否则“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人才弃之不用或束之高阁,只会荒废人才。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属下必须了如指掌,做到因才用才,让关键人物担当关键职务。怎样才能用好属下呢?一是用当其时,发挥属下的最佳时机。把握属下发挥才能的有利时机而不是论资排队,在属下最有希望发挥作用时,对其重用和晋升,恰如其分地“压担子、给位子”,就是对其人才价值的最好认可和肯定,必然会极大地激发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