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知识经济为切入点,论述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技术不断创新,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应该把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技术上的跳跃式进步,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1999,(2)
中国离知识经济究竟有多远?不久前,我国研究人员根据自行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后提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知识经济的萌芽阶段。 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整体上比知识经济最发达的美国要落后40多年,但我国只要制定正确的知识经济发展战略,就可以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惠清 《经济纵横》1998,(6):57-58,31
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发展吉林经济刘惠清关海蓉进入21世纪,将是我国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重要时期。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经济学概念。知识经济的出现,是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是本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是本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是本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是本世纪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应该在世纪之交抓住知识经济的勃兴给我们提供的机遇,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效、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论述了Internet的发展是网络经济的技术基础,接着,本文说明了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范式,而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进上步,本文重点讨论了网络经济的主要特征。最后,本文在分析网络经济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提出的挑战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网络经济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已逐渐成为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简要的论述了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华胜  陈良猷 《经济师》2001,(11):22-23
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引发了竞争范式的变革,对作为知识经济发展主体的企业提出了新的的挑战和要求。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日益激烈的竞争,必须在知识创新的上再造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推进技术创新,建立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以适应国际竞争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为我国企业走向知识经济的大舞台,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余涛  翁凌峻 《经济师》2008,(11):55-56
知识经济给国际技术贸易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而缺少雄厚科学储备,没有对国际科技前沿动态的识别和响应能力、创新能力的国家,不仅将失去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竞争优势,还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国际技术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适应国际技术贸易新趋势。文章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我国技术贸易的现状,并从企业方面和政府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提出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的发展战略,正是把技术创新作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实质性举措。现在的问题是:仅仅靠技术的创新能否实现我国赶上发达国家的目标 ?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认为创新规划不应仅仅限于技术的创新,而应从较为广泛的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来考虑创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把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搞清楚,然后再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创新这个问题。   首先,知识经济的“知识”作何种理解 ?一般地,人们认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表现是知识直接成为财富和商品。在产业结构上,知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知识经济的历史背景;指出了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差别在于脑力劳动有了工具;探讨了知识霸权主义的内容和形态;提出了值得关注的某些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知识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属于浅层次上的应由企业承担,属于深层次上的应由国家解决;强调我国应走本国的道路,从根本上抓好微电子技术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作为一项重要资源摆在大家面前,从事知识生产、分配、加工、传递和增值配套服务的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作为知识、技术之间的“红娘”——风险投资在这个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我国,自1998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民建中央关于加速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建议被列为政协“一号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以来,我国已形成了一股倡导风险投资的热潮。尤其是在今年的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关于发展风险投资、开通二板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崔国玲 《经济师》2002,(11):58-58
文章就知识经济的概念、特征以及影响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因素和对发展我国知识经济的对策 ,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成为驱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力量.它将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发展的新起点上,同时,也昭示着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应该认真积极地选择和制定自己科学的发展战略.这是挑战,也是契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条件、也有能力抓住契机,做好知识经济的开发工作,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个知识经济结构与形态的、促成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前沿示范区.进而为我国在21世纪中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做好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以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发达国家已经领先一步的知识经济浪潮。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移,使我国进入知识经济的洪流和重整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激战。因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作出积极的反应,抓紧采取相应的对策。总的方针是:既要高瞻远瞩,努力追赶;又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具体讲,应采取以下十个并举的方针:一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物质(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举;二是在经济增长的方式上,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量的扩张与整体经济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质的提高并举;三是在技术发展模式上,自主研究开发与有重点地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举;四是在产业发展模式上,积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加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并举;五是在城乡发展模式上,提高城市化水平与发展农村城镇化、大力建设小城镇并举;六是在市场开发模式上,全方位开辟国际市场与促进国内市场成长、依靠内需并举;七是在对外开放上,积极与国际经济接轨和注意国家经济安全并举;八是在区域经济上,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优势和加强对中西部扶植,逐步将经济...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知识经济与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创新,也到了比较重要的关头.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人口数量上,抑或是在社会发展水平上,我国都排在了国际的前列.但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将内部的综合实力提升,才能稳居大国的宝座.文章针对知识经济与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创新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贾占海 《技术经济》2000,19(4):14-15
在工业经济时代 ,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发展到“技术密集型”是企业管理的一次质的飞跃。当前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挑战 ,企业还要从“技术密集型”进一步发展到“智力密集型”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飞跃 ,其标志是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从经营决策、业务管理、科研开发、市场营销到普通工人都应是“知识型劳动者”。目前 ,我国大多数企业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适应 ,其表现自然是多方面的 ,但最终表现在人才资源的不相适应上。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我国企业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当务之急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