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外汇》2008,(12):40-41
国际商会(ICC)银行技术和实务委员会于2003年5月决定,对《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应进行检讨。在检讨小组断定对UCP的大多数意见要求集中于10个条款之内以后,检讨提议获得批准。新的UCP600于2007年7月1日生效,取代了自1994年1月开始生效的旧版本UCP500。定稿前邀请了专业起草人员对文本进行审核,因此UCP的新格式清晰得多。UCP的布局与之前版本也有很大不同,第二条和第三条被用来提供常用术语的定义,以及UCP中出现的重要术语和词汇的解释。实际上,重大变动不多:新文本阐明了UCP500中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并将条款合理化,这样,条款数目可少一些,条款可短一些。  相似文献   

2.
黄安平 《中国外汇》2006,(12):45-47
2006年10月26日,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91个会员一致通过跟单信用证的新规则——UCP600,并将于2007年7月1日生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银行对UCP500的理解不同,信用证的纠纷在世界各国发生非常频繁,国际商会(ICC)对此定期发布有关官方意见,对各国银行信用证业务规范化操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国际商会咨询意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各国法院在信用证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援引国际商会的咨询意见,最近发生在韩国现代集团诉中方银行的信用证纠纷案件中,当地法院在判决引起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度”之争议信用证审单业务中数学计算的度一直是业界备受争议的话题,而国际商会(ICC)银行委员会一直没有明确数学计算的度在哪里。从UCP500NISBP681,我们可以看出银行委员会关于数学计算的态度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正如UCP500第5条表明的那样,反对信用证或者单据显示过多的计算细节。  相似文献   

5.
议付的实质     
2011年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国际商会和美国国际银行法律与实务学院(IIBLP)合作举办的2011年信用证、备用证与保函年会在北京举行。此届年会是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惯例专业委员会2011年秋季全球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在“法庭中的UCP600”议题中,  相似文献   

6.
孙磊  周健 《中国外汇》2006,(12):13-13
金秋的巴黎,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四十余名商会、银行,国际贸易及法律专业的学者以及相关的专业组织,咨询公司的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来到国际商会2006年秋季例会的现场,等待着UCP600的诞生。现任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银行张燕玲副行长不禁感叹:真是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7.
ISBP745与其说是一套准规则或准国际惯例,不如说是大型的综合性的国际商会意见。新版ISBP745的前身是ISBP681,二者均适用于UCP600下的信用证审单。ISBP681是对UCP500下的ISBP645的简单调整,并于2007年7月1日,随同UCP600的实施而实施。由于ISBP681的调整是与UCP600的大工作量修订同时展开的,而UCP600起草组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UCP600的修订上,所以,ISBP681的调整显得比较粗糙。鉴此,国际商会在UCP600实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2008,(9):53
阎之大先生为历届ICC CHINA信用证专家组成员,中国商务师考试与认证委员会委员,一直致力于UCP与信用证业务的实践、研究、培训与疑难问题咨询。其2001年所著《UCP500解读与例证》开我国UCP研究之先河,对银行与企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作为国际商会UCP修订稿咨询成员,阎之大先生撰写出《UCP600解读与例证》,并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相符交单(complyingpresentation)”是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提出的新概念。本文在解释“相符交单”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国际商会《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阐述在信用证结算中“相符交单”标准的运用,即“单据满足其功能”标准、“单据无须等同一致,不得矛盾”标准以及对“开证申请人和受益人地址”标准等,目的是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相符交单”进行探讨,以便学术界、国际贸易实践和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对“相符交单”标准认识统一.使信用证结算业务能够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10.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经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通过,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它是信用证业务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将对国际贸易、国际结算、法律、司法、运输以及保险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UCP500)自1994年生效以来,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尽管如此,十多年来,运输、保险、物流、质检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运输行以承运人的名义出具提单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租船方也纷纷以自身的名义出具租船合约提单,迫于竞争的压力,保险公司也已经授权保险代理人代表保险公司直接出具保险单据。UCP500对运输单据和保险单据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实际业务的需求。另一方面,UCP500部分内容的不足屡屡导致争议的产生,降低了信用证结算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信用证被看作阻碍而不是促进贸易发展的工具。由于以上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全球范围内信用证的使用比例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国际性要求信用证规则在国际间趋于统一,国际商会为此制定了有关信用证的国际统一规则,即《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简称UCP)。随着国际贸易形式的日趋复杂化,以及银行、运输、保险等行业的不断发展,信用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出现新问题。由于在条文设置及措辞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相似文献   

13.
简析ISBP中对单证要求的不同表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国际商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2002年秋季年会上通过了它的第645号出版物,即《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简称ISBP)以来,这份本对于各国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UCP500,统一和规范审单标准,减少不必要的争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并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事实上,该书是针对UCP500第13条中提及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具体规定了信用证项下提交的各种单据应遵循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际贸易合同中的一项重要的免责条款,不可抗力条款起到了保护合同当事人利益的作用。UCP400和UCP500也订立了专门条款用于保护信用证当事人的权益,在颁布实施UCP400以后,国际商会在其第459号出版物、第590号出版物(ISP98)、第613号出版物以及最近国际商会关于UCP500修订稿的讨论中对不可抗力条款作了详细的解释,本通过分析国际商会的有关解释和案例答复,以及国外法院对相关案件的判决,进一步澄清不可抗力条款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自从国际商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2002年秋季年会上通过了它的第645号出版物,即《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简称ISBP)以来,这份文本对于各国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使用UCP500,统一和规范审单标准,减少不必要的争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议付的实质     
王学惠 《中国外汇》2011,(24):42-44
2011年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国际商会和美国国际银行法律与实务学院(IIBLP)合作举办的2011年信用证、备用证与保函年会在北京举行。此届年会是国际商会银行技术与惯例专业委员会2011年秋季全球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会上,在"法庭中的UCP600"议题中,与会专家从规则起草者、律师、银行家等不同角度,对5个经典的信用证  相似文献   

17.
银行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方,在贸易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在贸易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试图从银行免责的角度,对比UCP500与UCP600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UCP600中存在的漏洞。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贸易背景的日趋复杂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由于各国银行从业人员对UCP500的不同理解导致的银行间审单标准不统一,以致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现的大量有争议不符点等问题,国际商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2002秋季年会上通过了ICC第645号出版物《关于审核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简称“ISBP”)。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商会(ICC)、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等国际组织的话语权业已得到大幅提升。在中国银行的带领下,中国银行业在UCP、ISBP等国际惯例的修订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多位中国银行专家在ICC、SWIFT等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中国银行业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渐强。  相似文献   

20.
王学惠 《中国外汇》2011,(17):58-59
结论与冲突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的TA705rev中,咨询人收到两份依据UCP600开立的来自同一家开证行的信用证。其中一份含有明显的错误:在SWIFTMT700的44E场次中要求装货港为捷克共和国的任何港口,同时46A场次要求提交海运提单。通知行告知开证行,捷克共和国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