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经营环境的剧烈波动使物流企业时常面对危机境况,增强物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能力之一。对物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寻找其短板并加以补强,对增强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物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的灰色特性和权重敏感特性提出了熵权优化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以某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对物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营环境的剧烈波动使物流企业时常面对危机境况,增强物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能力之一。对物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寻找其短板并加以补强,对增强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物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的灰色特性和权重敏感特性提出了熵权优化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以某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对物流企业危机信息预警能力评价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中国物流企业的现状入手,对竞争力导向下中国物流企业实施动态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绩效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绿色物流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物流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开始尝试从物流某些环节的单项技术入手实施绿色物流,但目前关于企业绿色物流效果评价的研究尚处于理论阶段,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对相关实践进行指导。因此,有必要构建相对完整的绿色物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灰色评价与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绿色物流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物流企业风险进行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可为物流企业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物流企业风险评价分析,并以某物流公司为例展开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企业采购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传统管理模式和准时制管理模式,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其供应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供应商的选择之外,还要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层次分析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复杂的问题分成多个不同的层次,这样可以有效解决问题,对供应商进行客观的评价。层次分析法既考虑了客观因素,也考虑了主观因素,能够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有物流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局限性,平衡计分卡应用于物流企业业绩评价具有比较优势,可提高非财务指标比重及评价作用,重视战略业绩的反映与评价,有利于风险管理与防控以及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构建物流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战略相关和适应性、可理解性与引导一致性、全面均衡与重要性相结合等原则。可将其分为财务维度指标、客户维度指标、内部流程维度指标、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四类。物流企业在实施时应遵循一定的流程以保证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准时制对于物流配送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优化物流配送的时间配置,同时也能够实现订单送达的准时性。对于物流行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准时制在物流中的构架原则、制度以及完善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分析了JIT管理思想,介绍了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准时制生产控制和物流管理的实施,并根据射频技术的原理,阐述了RFID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和制约因素;最后指出了我国以汽车制造和自动识别技术为代表的准时制管理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徐莹  李瑞 《江苏商论》2016,(2):45-49
为给我国第四方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分别从市场竞争力、财务运营、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六个方面提出了第四方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应用验证了这一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赵香稳  杨锐 《商业时代》2006,(24):57-57,59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验,是对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监控。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公司审计,都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因此建立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实施的要求,也是保证企业经营战略有效执行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在准时化拉动式生产组织模式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碳钢组装线准时化物流配送运作体系。选取准时化配送过程中生产级仓库仓储作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精益管理思想和工位制管理手段,对仓储作业环节进行优化,为制造企业仓储物流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元 《商场现代化》2007,(11Z):153-155
对零售业逆向物流的风险进行评估既是实施逆向物流有效决策的必备前提,也是企业降低运作风险、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零售业发展逆向物流及其风险评估分析的重要意义人手,对影响零售业逆向物流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类,通过对具体逆向物流风险案例进行定量分析,说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于常常涉及多个因素或指标的零售业逆向物流风险评价是一种科学有效、操作性强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全球化的战略安排,如何通过评价进而改善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是实现此战略安排的重点。为更好地梳理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研究现状,把握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使用关键词“物流服务”“服务质量”和“物流服务质量”搜索Scopus and Web of Science(WoS),共获得发表于1992—2018年的76篇文献。在对相关文献的数量、时间、地区等进行简要统计性描述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开展述评研究。其中,从服务提供商、客户、服务提供商和客户相结合三个维度评述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同时考虑供需双方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已成为学术界共识;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重点评述了实证检验、确定指标权重以及将客户“声音”转化为质量属性的数理统计方法,发现将客户声音转化为质量属性的评价方法是重点关注领域。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在企业能力范围内考虑客户需求的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其指标的难题未解;二是集成各种评价方法对物流服务质量开展科学评价的难题还没有满意的答案;三是平衡评价模型及其指标的通用性与不同部门间的差异性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三方面缺陷也是未来物流服务质量评价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逆向物流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物流作为企业物流管理战略,能够创造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对实施策略的企业还有一定的风险性。本文通过对逆向物流的风险识别分析,设计逆向物流风险预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预警体系进行了整体评价,以降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物流外包的发展,针对企业外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作为评价的模糊因素,建立物流外包风险的评价体系,建立模糊评价模型,为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社会物流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而迅速加快步伐,已经显著高于同期的GDP增长幅度,物流业的迅速兴起,渐渐暴露了相关企业存在的弊端,如管理不集中、信息传播不对称、资金缺乏、设施不完备、服务质量较低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本文基于该背景下,分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现状,发现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根据相关理论基础提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建立有效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多物流企业在管理中得以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杨选辉 《中国市场》2007,(45):70-71
评价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在于形成一套客观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物流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刘佳 《中国市场》2011,(45):48-50
目前,逆向物流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很多企业为了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将逆向物流外包给专业的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来经营,如何选择合适的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已成为企业要实行逆向物流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在介绍逆向物流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文献,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选择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商的评价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商进行评价选择,最后以一个具体算例来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机制,能够推动我国农产品领域中冷链物流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要通过实施农产品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要求企业依据评价指标之权重以及评价的结果,对权重比较大的指标进行着重管理,对事关企业绩效的重点因素进行积极改进。当然,在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实施绩效评价时,还要关注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利用切实调整绩效评价体系,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进而切实符合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之所需。本文列举了设置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原则,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