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我国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都呈蓬勃之势。基金投资者作为委托人将资产交给基金经理管理,为使基金经理的行为,如努力程度、风险选择等符合委托人的利益,基金经理应得到有效的激励。建立了基金经理激励模型和指标,并从基金经理最优努力程度和最大期望效用、基金经理的风险选择两方面对基金经理激励模型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激励模式下基金的总体业绩作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提取高业绩费的信托型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的业绩在考察期内要显著优于公募型基金.但个别私募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差,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在经过风险调整之后,信托型私募基金依然体现出优越性,不仅超越了公募基金,还大幅超越市场基准。  相似文献   

3.
于永震 《现代商业》2012,(30):46-47
近两年来,在我国资本市场超常规发展中,证券投资基金飞速跟进,两年走完了国外发达市场20年的发展道路,其中异常活跃的私募基金规模已达l万多亿元,与公募基金的规模相差无几。使这部分基金的发行、运作、赎回、信息披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称之为"阳光化",而不是处于灰色状态的过程。私募基金阳光化,对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完善市场监管、减少非系统性风险,保证即将上市的股指期货的正常运行,以及营造和谐资本市场,有效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是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证券发行方法上,前者会公开发行份额,后者则只向特定的对象发售邀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私募基金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本文将就私募和公募基金之间的共生性和互斥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巴曙松  王文强 《新财富》2007,(6):80-82,84,86,87
5年熊市的大浪淘沙,大批“坐庄”炒作垃圾股的私募基金销声匿迹,一些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新私募基金和牛市行情一同重新回到了中国股市。我们发现,它们与公募基金虽然都是价值投资的信徒,但由于所处环境、自身情况的不同,两者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执行表现得“泾渭分明”。而且两者在股市中展开了一场以收益率为目标,以建仓时机和估值视角为手段的竞赛,大多数时候,两者的投资目标差异很大,公募基金的视野更多地聚焦在大盘蓝筹股、指标极重股和绩优“白马”股,私募基金更热衷在市场热点之外发掘“黑马”。两者的目标也有重合的时候,此时更能突出展现公募和私募各自的鲜明特征。在这场竞赛中没有胜负,更多的是通过多视角、深层次的发掘,带动上市公司价值更加充分的释放。[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于欣 《新财富》2007,(6):88-92
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左右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更使基金经理的流动性为投资者所关注。我们的研究显示,2006年以来,在公募基金公司间流动的基金经理人数是流向私募基金的两倍,公募基金仍是大部分基金经理的首选。不过,三成基金经理流向私募,说明私募在薪酬、投资领域和机制方面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此外,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间的流动,也呈老基金公司流向新公司、合资公司的趋势,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相较而言,私募更注重基金经理的实战投资经历和投资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毛育敏 《浙商》2011,(6):121-121
近几年,国内阳光私募继公募基金崛起后也开始崭露头角。随着国内理财市场快速发展,阳光私募基金数量成倍增长,阳光私募灵活的特性和资金安全性受到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相似文献   

8.
戴国强 《浙商》2006,(10):27-27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已经有了明显改进,我国的金融法规也在日益完善。近日,据有关报道称有关部门正积极推进私募基金“阳光化”,私募基金管理规则正在拟订之中,监管设想业已形成。实际上,私募基金本身也在期盼早日享受灿烂阳光普照之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通过对私募基金投资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考察私募基金投资行为特征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本文以阳光私募为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并非总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而是有明显的反馈交易、投机性明显的有限理性行为特征。上述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负向的,需要对其加强引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0.
11.
股权投资基金与其他的融资方式相比有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这种融资方式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会产生其特有的影响。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实证模型,通过实证方法研究股权投资基金对企业实际投资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实际投资与股权投资基金的参与显著正相关,与公司成长性指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而实际投资与现金流指标和公司总资产负债率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私人股权投资已经成为近几年资本市场上最具争议的投资明星,然而在本轮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的热潮中,并非所有的私人股权基金都取得了满意的业绩。利用来自Private Equity Intelligence的基金业绩数据,对目前投资于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私人股权基金的表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私人股权基金业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中的因素之——投资期和退出期的划分情况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七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燕琼 《商业研究》2011,(5):117-121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宠,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而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因其特殊的优势更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至今,在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给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资本支持的同时,亦暴露出了众多急需予以解决的问题。为此,客观剖析我国当前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对这一新兴领域有更为深入地了解,以期对我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自然人合伙人个人所得税税率偏高;法人合伙人分得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取得的投资性收益是否免税以及企业法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合伙企业的股权投资损失是否可以抵减其盈利等,这些问题在新的合伙企业法中既有不合理之处,也有不确定因素。建议:自然人合伙人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统一定为20%;法人合伙人分得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取得的股息等投资性收益,应该享受免税待遇,法人合伙人可以在计算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合伙企业股权投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我国现阶段私募基金占资管业务总规模的比重说明私募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性,由此介绍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定义和运作环节,通过详细阐述私募股权基金各环节的涉税业务及税收优惠政策,深入分析私募股权基金的税务筹划现状,并提出优化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税务筹划策略,以期促进私募股权基金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私募基金法律调控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晔 《财贸研究》2005,16(5):101-106
私募基金即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我国私募基金在资金规模方面远远超过公募基金,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立法对其加以规范。私募基金的存在,一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管,又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应当加紧制定和完善与私募基金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其地位,再配之以严格的法律环境和监督制约。这样既可以顺应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减少交易成本,又有利于它们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7.
私募股权投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周期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本文从不同期限结构和类型的政策模式角度探索货币政策对私募股权投资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短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对私募股权投资的调控效果更佳,而长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平稳时期对私募股权投资的调控效果更佳,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在时间维度呈现递减趋势;短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对私募股权投资的调控效果更佳,而长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平稳时期对私募股权投资的调控效果更佳,价格型货币政策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在时间维度呈现递增趋势。因此,长期价格型货币政策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后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区队管理者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安全素质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煤矿企业实际,从区队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着手,构建了包含素质、能力、行为三个层面的区队管理者素质能力模型,系统地提出了区队管理者素质能力的提升路径及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了67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股权结构、流通性结构、集中程度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非国有法人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正相关,且股权结构变量与公司绩效变量间存在三次方关系,分散持股或绝对控股对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利的;公司绩效与流通股比例为负相关关系,呈现出由强至弱的变化;公司绩效与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不相关,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国有法人股持股比例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条例》的产生先于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受制于劣质土地财政,住房保障并没有成为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基本职能。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既不反映保障性住宅的供给,也不反映保障性住宅的需求。中国住房公积金某种程度上不是住房保障基金,而是住房储蓄资金。城市劳动力价值支持基础上的保障性住宅供求衔接是中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