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预处理、镀液配方及镀后热处理。采用碱性化学镀镍作底层,然后进行酸性化学镀镍,能在铝合金表面获得光亮、平整、附着力良好化学镀镍(Ni—P)层。镀层硬度为686HV,含磷量为11.17%。  相似文献   

2.
A2B7型La2Ni7基储氢舍金是高性能镍氢电池电极合金的候选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La2Ni7基合金的结构特性,概述了国内外有关A2B7型La2Ni7基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合刷镀层中纳米复合微粒含量与分布不同,对复合镀层的抗磨、减磨性能及其机理进行试验分析。试验证明,复合镀层的耐磨性依赖于所加入的微粒的形状、体积含量及基质的磨损特性,而且晶体结构、硬度等对复合镀层的耐磨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实验中采用了液相还原法,用六水硫酸镍作为原料,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以三乙醇胺为有机保护剂,以CuS04作为成核剂,以NaOH调节溶液的PH值,研究了有机物含量、NaOH含量、反应温度时镍粉粒径及形貌的影响.实验中制备出的镍粉平均拉径为30~80nm,实验表明随着NaOH的量的增加,颗粒平均粒径将逐渐变小;NaOH/Ni2+增大,颗粒平均粒径将逐渐变小,若比例过大,反应剧烈而难以控制;随着反应温度提高,镍粉的颗粒也变小,但温度过高时水合肼挥发;随着(C2H50)3N/Ni2+的增加,镍粉的粒径将逐渐减小;亚微米级镍粉制备的电极的方阻比微米级制备的电极的方阻要小一些,在作为多层片式PTCR用内电极时具有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镍—磷非晶态镀层适用于在钢、铜、铝及其合金的基体上直接施镀,是当今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最优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之一。一般国外所称的化学镀镍就是上述所说的镍—磷非晶态镀层。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一些单位开始采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于你们,如有需要,请向本刊编缉部咨询。  相似文献   

6.
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日趋恶劣,严重威胁了电发火弹药的安全性与使用的可靠性.随着弹药包装向"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趋势发展,为了解决弹药对包装材料电磁防护需求的问题,需要对工程塑料进行金属化处理.非晶态合金由于其优异的力学、化学及磁学等性能,可以通过在工程塑料表面制备非晶态合金镀层实现塑料的金属化,从而提高其电磁屏蔽能力,对电发火弹药满足电磁防护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及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某些表面处理技术,如贵金属电镀、化学镀、合金电镀、复合电镀、可焊性电镀、气相沉积等在某些电子元器件,如接插件、分立件、印制电路、薄膜电路、半导体、微波元件、计算机等应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提高表面处理技术,改善镀层质量和节约贵金属材料消耗等方面讨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锅炉用钢20g为基体,介绍了一种高磷的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化学镀Ni-P镀层镀速和稳定性的影响,并确定最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9.
对国家标准GB/T 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第三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研究了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检查、pH值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标准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蔬菜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优化了标准曲线,提出了加大称样量和多点校正曲线的改进方法,使结果更为准确;研究了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氟离子浓度在0.02 ug/mL5.0 ug/mL的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70%-115%,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82%-4.94%,检出限为0.2 mg/kg。该方法适合蔬菜中氟的测定,特别是氟含量较低的蔬菜中氟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泥石流沉积物作为晚更新世一种特殊沉积类型,是在特定的地质过程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泥石流沉积成为晚更新世小江流域主要的沉积类型,本文在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小江流域蒋家沟附近晚更新世不同时段泥石流沉积剖面沉积特征、化学元素及可溶盐成分的富集规律、CaCO3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及植物花粉组合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晚更新世期间泥石流发育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导电聚合物聚吡咯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吡咯(polypyrrole,PPy)作为导电聚合物因其易于制备、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较高的导电率被认为是最有商业价值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在电催化材料、传感器、金属防腐材料、二次电池电极材料、药物释放材料和电控离子交换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综述了聚吡咯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指出聚吡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梁维华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11):9-11,19
介绍了化学品环境风险的来源,阐述了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和中国现行化学品环境管理政策。结合目前国际化学品环境管理战略和行动,研究了中国化学品环境管理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内外通行原油贸易品质检测标准及相关器具的计量检定规程进行了研究整理,对标准进行了分类,介绍了标准之间的关系,对各检测标准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根据计量检定规程,介绍了量值溯源方式。另外,介绍了标准应用过程需要了解的其他相关标准。在原油贸易中各方可作为参考,最后介绍了今后原油贸易品质检测标准的制修订计划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While many articles have been written on a diversity of topic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 management system, practically nothing has been reported on the backgrounds of product (or brand) manager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some current information and insight into this area. Specifically investigated are the backgrounds of current product managers, their career paths, their current profiles, and finally, where they go after leaving product management. Also studied were the opinions of the current product managers on what background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the field, as well as their opinions on some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product manag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15.
几种纳米粉体材料的生产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纳米碳酸钙和纳米镍粉几种纳米粉体材料的生产现状.通过对各种纳米粉体材料制备技术的比较,提出了以硫酸氧钛或偏钛酸为原料均匀沉淀法生产纳米二氧化钛、以含锌盐为原料均匀沉淀法和NPP法生产纳米氧化锌、间歇搅拌式碳化法和超重力法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路线,研究了相关的工艺过程及反应条件,对工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胡波  张延静 《化工科技市场》2003,26(4):21-24,30
人类对自身基因组的研究不断发展,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阶段。本文概述了人类后基因组的研究内容及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间相炭微球(MCMB)作为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优缺点及对其进行改性的必要性,并对几种改性方法的原理进行了综述,主要有表面氧化、膨化处理、包覆及掺杂改性等。改性处理后,可有效提高中间相炭微球电极的容量、循环性能或大电流性能,分析了上述改性方法提高电极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不锈钢餐厨具遭遇欧盟退运通报的调查统计以及对欧盟及其成员国发布的食品接触不锈钢技术法规的比较分析,研究我国目前不锈钢餐厨具面临的贸易形势及其应对措施;通过比较欧盟技术法规,对意大利迁移量限量提出质疑;分析新型铁素体的性能特征,提出通过采用新材料制备不锈钢餐厨具打破欧盟技术壁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Satisfaction with group work is an important and frequently studied phenomenon that often determines whether a new tool, technology, or method i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an organization. We report 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mall groups which used regression to model how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cess, outcome, and group evolves over multiple sessions as a function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prior satisfaction leve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urrent performance contributed less to satisfaction as the study proceeded and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period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were determined almost exclusively by prior satisfaction levels. In general, the conclusions were dependent on the point in time at which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on the object of satisfaction under consideration.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rather than one-shot approaches, for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satisfaction with group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