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2007,(23):104-104
李书福连续第三年榜上有名。与往年不同的是,2007年里的他没有发出惊天地的豪言壮语,亦没做出让世人侧目的壮举,但不论是在合资路线压倒一切的过去,还是在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成为主旋律的今天,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始终都是中国民营企业家自强不息、逆境奋进的缩影。2007年有"狂人"之称的李书福表现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经营者》2013,(4):14-15
考验智慧的时刻读贵刊3月号封面故事《李氏武器》,我有两点感受:第一,文章虽然以尊重、沟通和协同三个方面来阐释收购沃尔沃后,李书福如何试图融合国外企业文化,并谋求更大的发展,但不难看出,"人的使用"亦是这篇故事的主线。配合《跟李书福谈幸福》、《李氏人才线路图》两篇附文,这一点更加明显。回顾李书福的用人历史,"运气"一直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比如他能够撞见实为企业人才,却屈就门童职业的刘金良;比如他1998年能够把技师学校办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当时浙江省的"技校毕业生享受本科生待遇"政策提供了生源保障;比如  相似文献   

3.
刘宝华 《经营者》2014,(6):48-49
在3月的这10天里,吉利如何造车、沃尔沃如何卖车的问题退居其次,李书福最关心的是老百姓如何打车 此次进京,李书福没有让司机去机场接他,而是排队打出租车进城。进京是为了参加两会,今年他带来三份提案.最重要的一份是《关于改革出租车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的提案》。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汽车业,李书福向有"狂人"之称.而且,发狂是他的常态. 9月,李书福再次大出风头,吉利旗下5款新车型将亮相德国的法兰克福车展,是中国惟一的一家.此前,包括法兰克福车展在内的世界公认的5大车展,中国汽车企业从来没有独立涉足过.而吉利,只是一家进入汽车业不过5年的民营企业.这点,足够使李书福骄傲.  相似文献   

5.
吉利集团董事会主席李书福在10月里做了两次演讲,都和中国与欧盟的字眼有关。一次是在欧洲,一次是在上海。话题的由头,不用解释也知道,是因为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如果没有沃尔沃这杆大旗,以吉利汽车的品牌力量,恐怕没人会愿意听李书福来谈论全球合作和宇宙未来。李书福一直是中国汽车产业里充满梦想的人,从造车开始,不管梦想多么遥远,到目前为止,至少对于中国汽车而言,吉利和李书福的梦想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汽车商业评论》节选李书福在欧洲的演讲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一次,李书福到一个下属企业视察,竟被保安拦在了大门口,原因是这座大厦"谢绝民工进出"。原来,在保安眼里,李书福穿的衣服和民工差不多。如此看来,李书福的确“土”的可以。这位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老板的“土”故事还不止这些。他仅有一套稍好点的西服作为重要场合的“形象服”,其余的很少在500元以上;爱去茶楼谈事,却只喝免费的白开水;坐拥数辆名车,却只开自己企业生产的经济型轿车……李书福是中国富豪榜上的常客,但却守着自己固有的“土”气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在李书福看来,“抠门”的生活可以不让那些费用转移到汽车成本上,汽车价…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10,(10)
到吉利度过了三个月之后,负责吉利集团公共传播事务的副总裁许国祯在9月向李书福递交了辞呈,理由是在吉利工作并不符合他的个人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8.
宋家婷 《中国企业家》2016,(6):81-84,80,120,9
吉利今日已经成为李书福期待中的汽车帝国。收购沃尔沃,让其有了国际车企的身份,消化沃尔沃则为吉利带来了品牌与品质的跨越式提升。但是,它还未冲过所有险滩整整一天,李书福在会上没有做任何发言。这是3月6日,政协工商联小组讨论会现场。当其他委员慷慨陈词或者娓娓道来时,李书福只是安静地坐着,翻看文件,微笑,间或跟左边的委员低语几句。外界试图打破他的平静。有记者在会后拦着采访他:"你还是汽车疯子吗?"李  相似文献   

9.
李书福能走到这一步,让人看到“土八路”强于智者。他身上流淌着的执著、恒心、真诚、宽广、敢想、敢干、善干是最难得的  相似文献   

10.
严睿 《英才》2011,(11):46
还是那个李书福,依然故我,不畏讥笑。爱看邓小平理论,爱讲大道理,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爱穿浙江造的鞋子,爱琢磨天上到底有几多的星星,会把复杂的事儿往简单里说,要多简单有多简单。要诀是:抓本质。就算北欧佬的工会在别人眼里有多么彪悍,李书福也  相似文献   

11.
17岁的时候,浙江台州青年李书福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自行车,“如果再戴上一块手表,出门就很有面子了”。21岁时,身为照相馆小老板的他成了万元户,“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事情”。27岁时,用他自己的话说,“两三百万肯定是有的了”。今年,汽车大亨李书福43岁,据称是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他说这是他打开财富大门的金钥匙。“我很小就开始挣钱了。”李书福把自己的创业史一直上溯到孩童时代,“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在村子里给人放牛,拉风箱,放牛一天能挣三毛钱,拉风箱可以挣到五毛。”他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头脑很灵…  相似文献   

12.
刘杨 《经营者》2011,(9):16-17
李书福越来越有范儿,或者说越来越有底。你看这张他在上海车展上的照片,一种气势由内而外扑面而来。4月19日,李书福带领沃尔沃团队高层观看吉林概念车发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的未来出路是在民营企业。民企造车的惟一出路是国际化和出口。”在过去的一年中,李书福不止一次的如此表示。1998年,当李书福正式宣布进入汽车领域申报汽车项目时,他的口号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吉利汽车充当的是汽车业的鲶鱼角色。而如今,他的注意力不仅仅放在中国。如果你问他:“将来吉利会以哪些国家和区域为销售重点?”他说:“全世界嘛!”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2005年,李书福和吉利可以说是斩获颇多。这一年,吉利集团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解决了资金问题;这一年,李书福还穿着唐装带领吉利汽车两…  相似文献   

14.
王一桃 《秘书》2012,(11):20-21
壹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此生没有正式担任秘书一职,却行使着秘书的职务。也许是个人天生有点小聪明而获得上司赏识,但我想,主要还是自己的努力,是以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文化艺术学识、实际工作能力而获得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许可,否则不可能担当这一不平凡的角色。因《第二次考试》而产生影响的著名作家何为在为我的一本书作序时说我的"一生充满了奇迹",这不是没有依据的。他列举了许多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15.
“舒服哥(笔者注:李书福和犀利哥同是浙江老乡),1980年明25日晚,在台州路桥区李家村简陋砖瓦房中,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格投射在一个熟睡的少年身上,他质朴的脸庞上挂着坏坏的微笑。这就是李书福,那一天是他17岁生日,这个少年得到了一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  相似文献   

16.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10,(1):4-5
最诚恳 李书福不再做"山寨劳斯莱斯" 在2009年12月5日召开的第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谈起了"山寨劳斯莱斯"——吉利卓越。李书福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从心底里面看不起你,这是很大的问题。打官司赢了不算,你还没有赢,你已经失去的是用户的心、同行的心、未来。  相似文献   

17.
虽然直到现在,很多人依然愿意从个人品质上寻找吉利成功并购沃尔沃的缘由。但众多事实表明,李书福的底气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相似文献   

18.
他最初只是在公园里给人照”野”相,半年只赚了800元。走进当铺当掉相机后,他面前的世界却出现了魔幻般的变化:他开始用860元生产冰箱配件,之后生产蒸发器,生产装潢材料,生产摩托车,最后他竟然去生产汽车,达到了一天获得5.5亿港元的辉煌。他就是李书福。第一桶金李书福在公园里一站,就吼开了:“来,来,来,同志,拍个照片,你看这个假山多美呀!留个纪念吧!”那时候还不兴叫人“先生、小姐”,他还是个愣头青,没传统意义上的“工作”,脖子上挂着个相机,去公园给人照相。  相似文献   

19.
可以把当今做汽车的分成两类,合资的和不合资的。42岁的李书福无疑是后者的强硬代表。带领吉利艰难造车的10余年里,李书福始终高举民族自有品牌和自主创新这两面大旗,并视走出国门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一环。 2004年,吉利出口轿车占到中国轿车出口总量的一半。而在这背后,吉利还有着并购国际汽车公司的惊人企图。  相似文献   

20.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用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天天在奋斗来形容他和吉利的生存状态。这个美丽的追求李书福已经说了快一年,现在他准备拿点东西出来给大家看看。抛弃寒酸、落后的最初形象2007年5月,李书福对外宣布吉利进入战略转型期,但近一年过去了,我们似乎看不到太多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