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离职     
百思买中国区主席吕维民辞职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百思买(中国)1月21日宣布,百思买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主席、总经理吕维民已经辞职。据称,吕维民的离开是出于"个人原因"。合生创展行政总裁武捷思辞任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合生创展集团  相似文献   

2.
从百思买到芭比娃娃,从百事中国到达能、雀巢,数字跨国公司正在收缩中国阵线。部分跨国公司的撤离折射出中国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尽管有着诱人的机遇但已经不再是“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3.
<正>百思买是把美国本土的企业文化移植到了中国的土壤,由此导致失去了各相关利益体的相互支持,折戟沉沙祸在企业文化2011年2月22日,一封来自美国最大家电连锁企业百思买的公开信在整个中国家电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在信中,这位顶着"全球第一"光环的家电连锁巨头这样写道——自2011年2月22日起,我们已停止运营所有在  相似文献   

4.
从百思买到芭比娃娃,从百事中国到达能、雀巢,数家跨国公司正在收缩中国阵线。部分跨国公司的撤离折射出中国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一尽管有着诱人的机遇但已经不再是“新兴市场”,相对过去依靠便宜地价、廉价劳力、优惠政策吸引外企的时代,如今的企业的运营环境日渐艰难,他们必须要面对本土企业的强劲挑战和政府的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百思买将店面数量从"1"变成"2",用了19个月的时间;之后用了28个月的时间,把"9"变成了"0" "在金融危机面前,我们看到的是机会,希望更多来自中国市场。"2008年10月29日,百思买在中国的第二家新店开业时,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7,(2):84-95
当我们翻看2006年的商业篇章,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确已经很难离开跨国公司的身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姜含笑 《经营者》2008,(19):22-22
百思买在中国近两年时间里仅开出一家门店,如此“蜗牛”式的扩张,不得不让人揣测,百思买的中国之旅也水土不服了吗?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7,(2)
贡献就是软竞争力当我们翻看2006年的商业篇章,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确已经很难离开跨国公司的身影。据统计,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家以上在中国投资。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中国经济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优质产品,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也带动了中国企业的成长。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当然,正是在这种双赢的过程中才有了跨国公司的成功。2006年3月27日,66家外资企业共同发起《企业社会责任北京宣言》,成员企业将在涉法律、纳税、环保、社会公益等十二个方面严格自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力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循环经济,捐助希望工程,培养各行业优秀人才。2006年7月,摩托罗拉公司再伸援手,助万名“特困生”圆大学梦。2006年8月,比尔·茨捐赠两亿美元援助中国预防艾滋病……由此看来,很多跨国公司强调社会责任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作秀,而是一种企业自愿的行为。这是因为国际企业已经把“公司责任”视为一种“软竞争力”。通过日益深入的本土化的战略,跨国公司正在从多层次、多维度诠释中国古老的文明准则,也越来越成为推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吸引着诸多跨国公司纷至沓来。据统计,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00多家落户中国。随着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逐步增多,其经营活动也出现本土化的新动向,本土化策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具体落实的载体。而人力资源本土化则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关键和根本,已经成为了众多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各种统计资料显示,在一般管理人员层面,许多在华的跨国公司已基本实现了本土化。而在管理高层方面,也向本土化迈进,如微软最早有杜家滨、吴士宏,后有高群耀等,微软…  相似文献   

10.
商务部在发布的《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来华FDI大量增加而中国技术水平提升速度则显得相当缓慢。我国给跨国公司让出了市场而技术发展却相当缓慢,这与我国“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有着很大的差距。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1年2月22日,全球电器零售巨头百思买宣布将关闭在中国的九家自有品牌零售店,退出中国市场。这距离2005年百思买宣布进军中国仅仅五年。在当前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加大品牌投入的时刻,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黯然离去,引发众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河北企业》2004,(11):41-42
美林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零售业和家用电器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普遍亏损。唯一盈利的西门子家电也证实了这项研究报告,《华尔街日报》更是以“想要在中国赚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评价在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美林公布的这份报告,评估了七个行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运作情形,  相似文献   

13.
李靖 《中外管理》2011,(8):28-28
"重返"中国的奇怪势头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纠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全球零售巨头百思买最近宣布;10月份将在上海重开两家店面。而今年2月份百思买关停中国所有自有品牌门店的消息还言犹在耳。这次“重返”的速度之快,几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相似文献   

14.
梦樵 《中外管理》2008,(2):111-111
仅在2007年年末2008年年初很短的时间里,华章图书就连续推出了三部颇有关联度的著作:《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从中国价格到中国价值》、《龙行天下》,由此我们也看到了新的挑战——提升企业的“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吸血鬼,他们只要盈利,仅此而已。”——《商业周刊》业界的两种观点如何认识与看待跨国公司,在国内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强调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现实与潜在威胁,全面地开放中国市场必将对中国的本土企业产生重创,认为跨国公司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带有新殖民主义的思想,主张限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减缓开放的力度,确保社会与经济的长治久安,力图民族工业的复兴。在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交《加强支柱产业自主创新,防范经济殖民化》,指出我国三大支柱产业主权80%已被外方控制和主导,涉及信息…  相似文献   

16.
财经     
《新前程》2007,(8):8-9
微软入股四川长虹,百思买否认将全资收购五星电器,中国远洋集团正式登陆上交所,中国人保复名“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Gateway进入中国市场,海尔计划分拆电脑业务上市,《财富》全球500强公布中石油位列17,华晨汽车从纽交所退市,路透集团有意在中国上市,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萨拉·邦焦尔尼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从2007年底以来卖得非常火爆。书中描述了美国没有“中国制造”的烦恼。美国女记者尝试离开中国制造这一年的经历让她重新审视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个性张扬的伍德克来中国已经20多年。2014年初,他接任中国欧盟商会主席,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联合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共同发布《商业信心调查2014》报告。这份报告对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困难和相对悲观的情绪引发了争论。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伍德克并不讳青报告中指出的问题与担忧,并再次指出跨国公司在华黄金时代的结束。他还分析了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诸多核心问题,包括经济放缓、监管、空气污染以及国企的崛起。他是四个孩子的父亲,退休后他想同到自己长大的小村子,那里既干净又无聊。  相似文献   

19.
《企业管理(北京)》2005,(1):110-110
《上海国资》杂志最近刊登张雪松的文章认为,众多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受制于政策大多采取了合资形式,而且许多跨国公司拥有多家合资企业。零散的布局及相互竞争对其全面实施中国战略十分不利,因此跨国公司重新整台在华业务的动机迫切。  相似文献   

20.
一家仅有50名员工的民营企业,依靠“专利保护群”,在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中令沃尔玛、百思买等13家美国商业巨头“俯首称臣”。这一被《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称为“中国企业状告沃尔玛、百思买第一案”的主角,就是常州市亚细亚吸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