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赵伟  何莉 《财贸经济》2006,(9):31-36
本文利用收敛σ、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理论检验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总体而言,1978-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β收敛但不存在σ收敛,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贸易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各地区发展基础的不同.最后,本文对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5,(42):278-279
本文以经济增长中的收敛理论为基础,对1978年以来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及收敛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中,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78—1990年间经济存在着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然而在九十年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1990—2002年间中国经济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在考虑各控制变量之后也不存在条件β收敛现象,同时三大区域经济体之间存在差异;而2002年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出现了显著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这表明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政策实施后经济增长收敛态势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时期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本文使用校准后的城市卫星灯光数据,从空间收敛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在考虑空间互动关系的前提下,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总体上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的估计结果都支持了这一结论.基于空间溢出的学习效应、分享效应、竞争效应等是不同城市实现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城市群收敛并不是中国俱乐部收敛的普遍现象,俱乐部收敛仅出现在相对富裕的城市群内.但高铁开通后,大多城市群的表现发生了逆转,经济增长基本呈现出收敛的趋势.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更为客观的视角评估了中国城市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对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及高铁在中国经济的作用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用收敛法、Theil指数法、旅游资源地理集中指数法等考察了2000-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与收敛,结果显示:31个省(区、市)的旅游经济存在收敛,其差异趋于缩小;东、中、西3大地区旅游经济均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星级酒店水平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面不存在旅游发达省(区、市)与落后省(区、市)的差别,均具有增长效应。而人均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方面存在旅游发达省(区、市)与落后省(区、市)的差别,具有收敛效应,其条件收敛速度为5.96%,收敛时间为11.6年。验证了中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手段的有效性。基于分析,提出落后地区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2006~2009年1875个县(市)的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指标,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但呈现出β绝对收敛的特征,即农村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而农村金融发展相对领先地区潜在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分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呈现以上特征的原因在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环境和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倾斜.目前应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互补有序、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有效缩短地区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FDI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2004年间,总体而言我国FDI发展不存在σ收敛,存在β收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以1993年为界,在不同时段FDI发展的地区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收敛性特征。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地区内部的市场、人力资本等环境不同。本文最后给出了促进我国FDI地区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协调与发展成果共享,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要义。众多文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但对区域差异敛散特征及其变化速度的认识存在分歧。据人均GDP流量指标检验收敛性的传统方法,难以揭示资本积累与跨区流动的长期影响,需要由国民财富存量视角给出重要扩展与补充。研究发现:落后省区人均财富增速更快(存在β收敛),但无力遏止省际绝对差异持续拉大(不存在σ收敛);物质资本投资因高度市场化可迅速调整,人力资本流动对收益率差异有充分反映,推动Y/K与Y/H实现区域均衡(兼具β与σ收敛)。为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应注重对国民财富各类资本的“投资组合管理”,加快建成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以改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中的收敛性理论,利用西部11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收敛和经济增长因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人均GDP的方差进行调整后,给出西部区域经济的收敛性问题的实证分析结果:1990~2010年间,西部11省区间经济增长并不表现出明显收敛,但在一定时段■-存在收敛,人均GDP的方差有一定的波动、收敛与发散交替出现。在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投资的拉动作用比较大。而在不同省区间,同样水平的经济增长要素,对促进西藏、青海、宁夏和甘肃四省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更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否存在影响,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传统经济收敛模型和空间经济收敛模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省域经济收敛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经济收敛模型和空间经济收敛模型下,地方政府债务均能加快省域经济收敛速度,即地方政府债务缩小了地区经济差距;空间经济收敛模型下,地方政府债务对省域经济收敛速度的影响更大,欠发达地区追上发达地区时间显著缩短;考虑地区异质性后,东、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加快了经济收敛速度。基于此,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举债,严格把关有关债务投向的决策和监督,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消费是收敛发展还是发散发展对一个区域整体社会经济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消费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增长的收敛理论为基础,对云南省16个州市内生消费的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消费市场整体呈发散态势,在此基础上又呈局部区域性收敛,说明云南省区域消费水平不均衡发展,同时又因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出现了局部聚合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978—2011年中国与十个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仅与日本、印尼和泰国存在经济收敛,且收敛速度存在非对称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金融、贸易和人力资本角度考察了经济收敛的成因,并给出东亚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地级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从全国整体和三大区域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便控制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全国整体和三大区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呈现出典型的σ收敛,并且均存在显著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但不同区域的空间收敛速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作为东亚货币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与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趋同走势是东亚货币一体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同时允许非对称收敛速度和收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变化,且令结构变化的形式、个数和时点均内生决定的情况下,对1978—2011年中国与十个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仅与日本、印尼和泰国存在经济收敛,且收敛速度存在非对称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金融、贸易和人力资本角度考察了经济收敛的成因,并给出东亚货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省际间以及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增长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对外贸易增长的收敛机制不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蒋力兵  叶杰  杨秋菊 《商》2014,(20):125-126
结合2001-2012年皖江城市带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皖江城市带及一轴双核两翼进行经济收敛分析,提出一些建议。研究发现,皖江城市带、一轴都存在σ收敛,而两翼σ收敛不明显,双核不存在σ收敛的结论;2005—2008年、2009-2012年,皖江城市带、两翼、一轴均存在绝对β收敛现象;加入有关控制变量,部分地区的收敛改善。  相似文献   

16.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向现代经济增长的过渡,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均不同程度地表明:贸易对经济增长收敛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本文从理论上总结了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同时综述了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收敛的各种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贸易的确有助于促进贸易国的经济增长收敛。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状况与区域间引资差异,文章从FDI区位选择理论出发,在收敛理论基础上,构建FDI收敛模型,考察空间效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对FDI收敛的影响。研究显示,首先,1997-2019年中国各省份FDI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存在一定的集聚效应;其次,收敛特征方面,在华外资不存在显著的整体α收敛,各地区FDI存量差距并没有明显的缩减趋势,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这意味着地区间引进外资具有“追赶效应”,FDI低存量地区具有较高增速,并且,引入空间效应后的收敛系数和收敛速度都有所增加;最后,影响因素方面,除了FDI空间溢出有利于区域间引资均衡以外,传统的战略资源状况、一般性资源状况、市场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引资收敛的积极作用仍值得重视。文章据此提出了重视空间聚集与空间溢出效应、引导区域间错位发展、落实全国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引资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6—2009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数据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建立VAR与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收敛关系,并以此给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泰尔指数对省域流通经济差异的收敛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流通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商贸流通经济差异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收敛趋势,但是其收敛速度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商贸流通经济差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特征,即本地差异的形成也会加剧邻近地...  相似文献   

20.
胡广 《商》2014,(28):191-191
通过空间经济计量学经济收敛分析方法,以199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378个县为基础,就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展开讨论。运用MorangI、LM—Error、LM—Lag及稳健LM—Error、稳 健LM—Lag检验分别探讨中国省、市、县级经济的空间相关性及其表现形式。计量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绝对母收敛和条件β收敛,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