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迄今为止,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对涉外经济合同管制立法的适用问题均无明确的规定.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涉外经济合同管制立法的适用问题,对国际上这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在比较分析各国相关立法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涉外经济合同管制立法的适用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是一种涉外经济合同,根据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法律适用可坚持以下原则。一、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合同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即合同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现在世界各国在确  相似文献   

3.
刘丹 《时代经贸》2007,5(9Z):1-2
我国关于涉外委托设计合同法律适用的立法以“意思自治原则”为首要原则,确立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辅助性地位,并曾在司法解释中以特征性履行方法帮助其加以确定各种合同通常应当适用什么法律;且采用了强制规则和公共秩序的相关规定。但随着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废止,以特征性履行方法作为最密切联系原则具体化依据的内容由原本就不够完备超前的规定甚至变为了立法空白,因此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互联网传播内容的管制机构、立法现状、管制方式以及行业协会方面的研究发现,我国互联网传播存在内容管制制度不完善,网络立法繁多但层次较低;管制机构多元化,各主管机关权力冲突;在互联网传播内容管制方面管控技术落后;行业自律水平低等问题。针对我国互联网传播内容存在问题及管控现状,提出以下对策:明确网络立法的指导思想,对互联网络进行立法管制;建立互联网管制的主管机构,实现现有互联网管制机构进一步融合;加大政策和资金上对网络管控技术的支持;促进行业自律,鼓励企业、政府和民众共同监督。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随着我国涉外经济法规的制订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在我国举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越来越多.为了使这些企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最近,我们对辽宁省的一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进行了调查.我们发现这类企业的合同不能得到很好的履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探讨并解决如何履行中外合资企业合同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不能履行的原因1.合同条款不严密.合同条文或是漏掉重要条款,或是用词含混,或是前后矛盾,或是语句不通,甚至没有中文合同文  相似文献   

6.
现今在互联网大潮不断影响下诞生的电子合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与传统交易形态相比,电子合同在很多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因而难以通过现有立法加以调整。涉外电子合同只是形式上同传统合同不同,实质上仍是合同法律关系,所以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直作为法律适用方面的基本原则,仍然适用于涉外电子合同的法律适用过程。理清电子合同与涉外电子合同的基本关系,指出公共秩序保留法律适用的关系,然后分析中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在涉外电子合同法律适用上运用公共秩序保留,首先要坚持防止滥用原则,然后要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总之,中国在涉外电子合同领域应不断完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和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去年,我们厂与一家外商签订了机械设备的购销合同,但对方在履行合同的期限和产品质量问题上发生了违约行为,虽然多次协商,但至今未达成一致意见。请问,现在我们怎样适用法律才能使纠纷尽快得到解决?银川市张廷贵张廷贵同志:在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时,一般都要在合同中订明解决争议的方法和适用的法律。现在大多数都是采用仲裁的办法。在法律适用方面,有的是适用一方当事人所属国的法律(含仲裁规则),有的是适用与合同最有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含仲裁规则)。如果当事人所属国缔结或者参加了与合同有关的国际条约,那就适用…  相似文献   

8.
在一般涉外合同中,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这已经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立法所肯定.而在涉外消费者合同中,国家往往基于保护弱者利益的需要,对合同当事人的法律选择权做出限制.我国2010年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称《法律适用法》)第42条首次对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做出规定,该条将消费者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作出区分,消费者合同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以此代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赋予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提供地法律的权利.此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选择方法,其适当性如何,仍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去年,我们厂与一家外商签订了机械设备的购销合同,但对方在履行合同的期限和产品质量问题上发生了违约行为、虽多次协商,但至今未达成一致意见,请问,现在我们怎样适用法律才能使纠纷尽快得到解决? 张廷贵张廷贵同志: 在签订涉外经济合同时,一般都要在合同中订明解决争议的方法和适用的法律。现在大多数都是采用仲裁的方法。在法律适用方面,有的是一方当事人所属国的法律(含仲裁规则),有的是适用与合同最有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含仲裁规则)。如果当事人所属国缔结或者参加了与合同有关的国际条约, 那就适用国际条约。 在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涉外经济合同,是指我国法人与外国法人或个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技术目的,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订立的经济合同,凡有涉外因素的均属涉外经济合同的范围,从涉外的含义来看,它一般是指:(1)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的(包括无国籍的,国籍不明的);(2)争议的财产(特别是不动产)在外国的;(3)与此有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于外国,需要适用外国的法律来处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