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8月6目,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2005年世界品牌大会暨中国500家最具价值品牌发布会上,常德卷烟厂的“芙蓉王”再获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桂冠,以品牌价值107.43亿元位列排行榜前50名:常德卷烟厂“芙蓉王”单品牌2005年度销量达23.2万大箱,同比增加5000大箱,销售收入达到101.45亿元,突破了百亿元大关;全国纳税十强、全国烟草行业6家重点骨干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一连串辉煌的成绩让常烟的光芒如此耀眼,带着一种敬仰,阳春三月,我们走访了常德卷烟厂。  相似文献   

2.
企业上下一心,既要面向未来,更要注重现在--于是,他们提炼出了常烟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体系.常烟新文化导入工程正式启动,他们称之为"3R活力工程";《常烟企业文化实态调研报告》和《常烟企业文化定位报告》出台;企业文化理念终于定型,被定名为《芙蓉之道》.它对芙蓉文化有着完美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质量管理发展到今天,人们愈来愈重视“意识管理”。意识管理就是将质量意识贯穿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整个过程,企业的经营管理如果离开“质量意识”那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必然处于劣势并最终被淘汰。旧的质量管理模式强调检验和工艺控制技术。却忽视了产品设计开发对质量造成的重大影响。往往要在走过许多弯路后才回头来在设计上找原因,其结果是客户满意度下降、质量成本的提升。“意识管理”要求在产品设计的前沿便将质量摆在首位!我们听到很多种声音在说:我们已取很了ISO9000认证,也按照有关设计控制的条文标准去作,为什…  相似文献   

4.
东风汽车公司以“打造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为目标,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建立了“责、权、利”相匹配,“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相统一的质量管理模式。将严格的质量管理深入到原材料的采购、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第一,开展供应商质量评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国际惯例制订的采购通则,抓好原材料、协配件的质量评价认证,确保整车质量的稳定提高。第二,加大新产品质量评审力度。实行产品、工艺同步开发,质量评审早期介入等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完善工艺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控制特殊工…  相似文献   

5.
热火朝天的世博会会期过半,我们迎来了“质量月”。 今年的“质量月”可谓“别样”,因为是在世博会的背景之下。走进世博会、融入世博会的我们。对质量的认识多多少少有了“别样”的感受。比如对今年质量月“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的理解,更有深度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包钢耐材公司在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创业和顽强拼搏下,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除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和包钢的正确领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实施了“凝聚力工程”。我们在“凝聚力工程”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深化改革、振兴企业的日标团结凝聚职工我们认为,最大的“凝聚力工程”是搞好搞活企业。近年来,随着包钢的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结合本企业的特点,推行“一卡四号”。既工艺运行卡、质量跟踪小号\成型小号、赛前检选小号,窑尾检选小号,成品检送小号)。推行“厂内银行”、“利…  相似文献   

7.
“洋上大学”,这座别具风格的“大学”,是中日两国质量人乘着越洋轮相互交流、研修的海上质量之旅。除了在大洋中的船上开展质量培训、研讨,还包括丰富的岸上活动,其中最为质量人所喜欢的,是对企业的访问。这不,参加第一届中日“洋上大学”质量管理研修的质量人,纷纷向我们投稿,争相表达他们这次质量研修的心得。为此,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出“洋上大学”征文。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进军号,也是指引我们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和工作的伟大旗帜。当前,摆在我们全体质量技术监督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深刻领会“七一”讲话精神实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当前,我们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也非常重视我们的工…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在上海市质量协会组织下,我们14家企业的68名代表参加了“洋上大学”考察活动。“洋上大学”的日本之行对我这样一个还很年轻的质量工作者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前往日本考察学习之前,对日本的概念只是“质量一流、国家发达”,但其是“如何体现”及“为何能实现”的,则一无所知,我本着学习的态度跟随着质量协会的老专家及企业界的质量领导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质量”发源地“日本”。  相似文献   

10.
榛子 《上海质量》2010,(9):39-39
今年质量月,我们特意邀请上海市质量协会“质量诊所”广大中小企业介绍活跃在服务企业的第一线,在为中小企业向所”。的“医生”,撰写有关“质量诊所”方面的文章,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质量诊  相似文献   

11.
蔚子 《上海质量》2004,(4):65-65
“时尚品质”是什么?品质即质量。时尚品质,可以理解为与时俱进的、有时代气息的质量,是一种质量文化。最近与文化名人郭承丰先生畅谈,觉得他对“时尚品质”的理解,与我们现在倡导的大众质量观、铸造质量城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名牌,很多人便立即会想到“质量过硬”四个字。对诸如科技水平、工艺水平、营销水平、管理水平等想到甚少。有的纯粹把质量过硬与名牌等同起来。于是,有的企业埋头于抓质量工作,但对技术改造、市场建设、广告策划等投入的财力、物力相对较少。其实,光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没有相应水平的科技、工艺、营销、管理作后盾,再卓越质量的产品,也不可能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创造相应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我们周围,确实有很多质量过硬的产品,被市场接受,但为什么形不成“名牌气候”呢?其主要原因就是产量远远跟不上,达不到名牌的条件,或售后服务差、广告意识不强。也有的不注重内部挖潜,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等。  相似文献   

13.
卫蕾 《上海质量》2004,(6):72-72
20世纪80年代,我们曾经喊出一个口号:“质量就是生命”,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对质量工作的认识有所提高,我们渴望高质量的管理,高质量的商品和高品质的生活,然而,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确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实现一种高效率、高质量,便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4.
一、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讨论 国家标准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质量的含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我们对“质量”的理解通常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探讨上,则存在各种解释。  相似文献   

15.
张华 《企业标准化》2009,(16):14-14
湖北省襄樊市质监局3名“质量医生”来到该市大力工业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巡诊”,一举攻克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产品标准化与设计定型”等难题,并帮助完善了生产制造工艺文件。这是襄樊市质监局开设的“质量诊所”治愈的第3例“质量病”。  相似文献   

16.
<正>公司近日荣获“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攻关活动成果评比优秀奖”日前,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信息,尚赫公司荣获“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攻关活动成果评比优秀奖”,尚赫研发团队以“提高蛹虫草胶囊成品率”作为质量攻关课题,进一步提升质量、精进工艺,为市场及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陆雪 《上海质量》2004,(1):73-74
2004年的《上海质量》杂志,增加了“互动空间”栏目——为的是更多地与读者互动,听取读者意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办出一份好刊物。开栏第一篇,我们的读者陆雪老师写来了第一篇“读者评刊”。也许是出于对我们的爱护和鼓励,陆雪老师将笔墨更多地花在了“令读者喜欢”的上面,这使我们感到汗颜。但我们还是清醒地感觉到,陆雪老师最后一段“不过,话又要说回来”,是最具份量的。是的,陆雪老师短短几行字的批评,正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我们要告诉读者,2004年《上海质量》杂志的栏目已经作了调整,而且每一个栏目都有了“栏目主持人”。对哪一个栏目满意、不满意,都找得到“责任人”了。我们将不断听取读者意见,并根据读者的意见,不断地改进。《互动空间》是我们的,更是读者的。欢迎每一位读者来信、来函、来电“互动”。  相似文献   

18.
《上海质量》2004,(8):4-7
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耳际不断回响起“坚持质量第一”、“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要扎扎实实把品种质量抓上去,特别是抓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民族素质”……他闪光的思想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此,我们特意从《邓小平文选》中选编36条有关质量的论述,纪念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19.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胶囊”……多少质量问题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当我们对有关事件进行审视以后发现,质量问题其实也是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北京光学仪器厂是一个中型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国内外两个市场激烈竞争的大潮中,客观分析市场需要与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坚持强化以质量为中心,以工艺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改造之路,实现了低成本的技术改造,经济效益连年递增,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北光厂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人那种事在人为,只争朝夕的拼搏进取精神,值得同行借鉴。北京光学仪器厂自1986年开展“工艺突破口”工作以来,经过十年多的扎实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们自己厂情的工艺管理之路。通过深入开展“工艺突破口”工作,使我厂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