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资产托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新兴中间主要业务之一,也是商业银行日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它也为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极大可信赖的居中便利。但是,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现状出发,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详细探究,并积极寻找有效措施降低资产托管业务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资产托管业务是一项新兴的商业银行轻资本中间业务,在我国发展迅速。资产托管业务的主要风险是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本文主要从业务实操层面探讨资产托管业务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资产托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通道,在经历"大资管"发展的时间窗口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金融行业进入强监管周期,托管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充,托管业务经营面临不利。在守住金融底线、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大环境下,本文探讨如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促进资产托管业务高质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是一种轻资产、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属于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业务。作为投资方与资产管理方之间的防火墙,资产托管业务在资本市场的金融风险防范过程中起到了屏障作用,是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当前资管产品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资产托管业务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升。基于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发现,资产托管业务在当前监管环境下面临资管产品监管压力不断加大“、强托管”产品覆盖不足、托管基础设施亟须完善等问题,并从风险管理、发展路径和系统建设等角度对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资产托管业务在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沉淀部分低息负债、提高商业银行ROA(资产收益率)指标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外延内涵逐渐丰富,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在托管规模、产品种类、数量及其收入上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商业银行应从管理、创新及培养人才等方面多措并举,大力发展资产托管业务。  相似文献   

6.
欧阳军  曾颖 《新金融》2001,(6):24-26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目前,基金托管人均由商业银行充任,基金托管业务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增长点,该业务可观的手续费收入和巨额的资金沉淀量使各商业银行趋之若鹜,但风险总是和收益相伴相随,只有对该业务中蕴含的风险也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后,才能对该业务的最终收益有客观的评价,作出科学的决策,本依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将于2001年10月1日施行,以下简称“信托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对商业银行开展基金托管业务的法律风险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资产托管业务作为驱动我国“大资管”业务发展的生态场景平台,为国内银行业贡献了近一成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所带来的资金沉淀利差收入更高达托管手续费收入的两倍以上。当前,我国资产托管业务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存托比、托管系数达到较高水平,梯队发展格局初显,跑马圈地阶段行将结束,预计“十四五”时期托管规模持续扩张,业务日趋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上升。托管机构必须紧扣转型和创新,基于自身基础推动差异化发展,以全能发展型、利基市场型抑或专业极致型之一为目标,对内走“功能完备、重点突出、协同联动、科技引领”的发展道路,对外进一步提升辐射和外包服务能力;同时强化监管制度守正创新,保障业务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探索,逐渐成熟的过程,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完善商业银行托管业务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纵观整个90年代,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起步阶段,从90年代初起至1998年初止,自1993年首批基金发行以来,我国在沪深两地证券市场挂牌上市交易的老基金(统称为XX基金)一共有21只(不包括已牌的广信基金)。老基金单个基金份额均在6亿以下,总的基金单位约20亿份,市值40亿元左右。第二阶段即发展阶段,从1998年3月起,以证券投资基金开元、金泰及兴华、(为了与老基金相区别,新基金统称为基金XX)开拓招募为标志,我国基金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至1999年底,证券投资基金一共已成功发行了20只。1998和1999年又成功发行新基金总份额445亿份,分别为10亿、15亿、20亿和30亿份不等,市值已达5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法律依据整体上缺乏明确性和统一性,导致在业务实践中产生一些未决问题.从法律依据、法律主体以及权利义务来看,对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法律关系做统一定性存在障碍.在以托管人作为当事方而签署的协议中,主要依据当事方主体构成特征,可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分为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从现有法律环境出发,除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融资渠道多样化和"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资产托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托管业务也以拓展客户、开拓业务领域、增收创收、控制风险等强大作用,成为各大商业银行抢占的主要业务之一。本文从托管业务基本情况介绍、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发展几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巴塞尔国际银行监管委员会对运营风险的界定为标准,通过对2005~2010年国内重大运营风险事件的实证分析,总结我国商业银行运营风险表现形式,指出运营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代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重点从商业银行运营角度提出加强运营风险防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十年的探索,商业银行托管业务从无到有。未来十年,托管业务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针对托管业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市场定位、体制定位、业务创新和优化服务等四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托管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托管银行队伍逐渐扩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并借助金融科技逐渐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但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在规章制度建设、风险控制机制、监管体系控制、人员素质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梳理了国外先进托管银行在风险管理和科技发展方面的管理经验,主要包括:成熟的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的风险管控、先进的技术;对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在安全审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科技赋能方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业务运营风险具有内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关联性的明显特征,主要来源于内部程序、员工、科技信息系统和外部事件,大多数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但银行又无法保证因承担业务运营风险而获得收益.近年来,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业务运营风险,工商银行适时实施新监督体系改革,以"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为主要平台,配套以"风险事件分级...  相似文献   

16.
张优君 《投资与合作》2014,(10):211-211
理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新时代衍生的新兴业务,其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实现收益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理财业务中多数理财产品涉及股票、期货、基金等,所以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业务存在有明显的风险性,且与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竞争风险间存在有必要联系.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业务及市场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产品种类结构,以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业务运行模式中对市场风险的规避作为研究重点,综合分析商业银行资产理财业务与市场风险的协调性,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梳理目前银行理财业务中出现的各种"乱象",即"资金池"管理模式、不当销售、关联交易无防火墙、理财产品投资不真实、信息披露不充分,进而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从本质上看,以上问题是对理财业务的信托法律关系认识不清和理解不透造成的。商业银行控制理财业务风险应确保理财资产独立、实行资金托管、严密监督关联交易、防止不当销售以及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由此,文章提出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相关政策建议:抓紧着手银行理财业务立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体制、密切监督理财产品营销行为、督促银行建立理财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阮红 《新金融》2007,(1):42-43
资产托管是交行和汇丰银行合作的重要领域,从2005年来,双方在亚债二期项目、QFⅡ与QDⅡ托管业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合作、优势互补。展望未来,在良好合作开端的基础上,双方认为,在企业年金和养老金业务方面,具有更为广阔的合作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