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净值人群较为集中的国家来说,家族信托在我国市场的需求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分别对我国家族信托需求和市场定位进行了分析。根据高净值人士集中程度不同将全国(大陆)分成了三个区域,并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目标、年龄构成、行业分布等几方面得到了高净值人群的特点和财富管理行为特征。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出家族信托的需求强度与多方面相关,其中主要的方面有家族企业发展状况、交流程度以及认知程度,并由此结果给出了家族信托市场定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净值财富人群规模和持有财富数量逐年扩大,财富管理成为现代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中国高净值财富人群总体可投资资产的分配中,信托领域所占份额还较小,信托业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潜力巨大。在分析全球财富管理大趋势的情况下,探讨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高净值人群规模扩大,投资理财意识也逐渐增强,我国私人财富管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我国私人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私人财富管理行业现状,介绍国外行业发展经验,并提出对于我国私人财富管理行业未来业务前景的建议,以期对于我国私人财富管理行业的业务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银行     
《经济学动态》2015,(3):161
私人银行——机构、产品与监管薛瑞锋殷剑峰/主编2015年1月出版/98.00元ISBN 978-7-5097-4213-6在多年高速经济增长的推动下,亚洲地区的财富迅速累积,财富规模急剧膨胀,很可能在2014年超过北美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财富集聚区。然而,亚洲地区的财富管理能力远未跟上财富累积的速度,尤其是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在整个亚洲地区都呈现滞后匮乏的格局。私人银行不仅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相对特  相似文献   

5.
银行利差缩窄导致利润增速有所下滑,在转型的过程中,银行家们从财富管理市场嗅出了巨大的商机,作为拉动中间业务增长的部署,争相跑马圈地,开设私人银行高端业务.一时,高净值客户成为它们争抢的目标. 富人还在增加 银行争先抢滩 各大银行已经领先一步,估算出了中国目前的富人究竟有多少.而波士顿咨询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发布的《2012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超过73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14%.并预计到2012年底,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174万户.  相似文献   

6.
《经济》2014,(3):94-97
正近年来,家族信托话题在国内持续升温,作为海外财富传承的成熟工具,家族信托正成为国内众多企业家、高净值人群追逐的焦点,迅速积累的中国私人财富也亟需家族信托。据《2013胡润财富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千万富豪(含亿万富豪及以上)人数达到105万人,其中亿万富豪人数达6.45万人。在经历了30多年的财富积累期后,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考虑不仅是通过各种投资使财富持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3)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不断积累增值,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市场中私募股权投资的迅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其经济地位不断地提升,随着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不断发展,其高收益高风险性特性也逐渐凸显。文章通过分析私募股权投资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给出了在投资过程中如何进行全面合理而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从而使投资行为获得预期收益。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百姓的财富始终保持不断增长。根据凯捷与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发布的《2011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目前拥有535000位高净值个人,位居全球第四。而另一项由中国招商银行和贝恩咨询公司发起的调查显示,截至201 1年底,中国富人所有资产总和达到18万亿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了18%。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膨胀,如何管理资产使其保值、增值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财富管理"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的视线。  相似文献   

9.
中国市场巨大财富效应正不断催生出数量庞大的高净值人群。私人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作为金融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转型的重要选择,也成为信托公司银信合作转型,加强自主财富管理的重要方向。通过分析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与信托的内在联系以及上市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现状,探讨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与信托业务的对接情况,进而对信托加强与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信托与银行间的合作,对提升信托公司的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财富市场的高速发展,旨在服务高净值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已在国内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文章通过私人银行的起源,中资私人银行与外资私人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比较分析,中外私人银行发展情况的宏观与微观因素分析,全面探讨中资私人银行所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希琳 《经济》2013,(Z1):144-145
对于习惯有钱自己管的中国人,私人银行这个舶来品能否真正成功在中国开花结果,成为各大银行的新蛋糕?银行利差缩窄导致利润增速有所下滑,在转型的过程中,银行家们从财富管理市场嗅出了巨大的商机,作为拉动中间业务增长的部署,争相跑马圈地,开设私人银行高端业务。一时,高净值客户成为它们争抢的目标。富人还在增加银行争先抢滩各大银行已经领先一步,估算出了中国目前的富人究竟  相似文献   

12.
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角度,提出全社会财富的增加导致人们对于资产管理的需求增加.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一类稳健的机构投资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还只是起步阶段,仅管理本集团或大股东的保险资金,未来应加快自身体制与制度的完善,加快产品创新,提供多元化服务积极向社会其他资金领域拓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者.  相似文献   

13.
富人有多富?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270万人,旅游、养生保健、子女教育是他们最关注的服务内容. 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 在这份《白皮书》中,"高净值人群"被定义为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满足这一条件的人群达到270万人,平均年龄为39岁,其中,个人资产达到亿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约6.35万人,平均年龄为41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高净值人群投资理财理念的日趋成熟,资产配置和服务需求也存在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手中持有的财富增加,这就吸引了许多金融机构来为个人或者企业提供财富管理,并且其管理模式在逐步发展.信托模式就是这样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财富管理模式,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即对信托模式下财富管理体系的建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如何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银行业务是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个性化、专业化、一揽子金融产品和服务,被誉为财富金字塔尖上的金融服氖与普通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的突出特点是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开户门槛,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享金融产品、“一站式”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内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世界之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财富不断积累。因此,如何对自己的财富进行最有效的管理是很多公民所面对的问题。普通百姓都希望自己的财富可以保值增值,财富管理业务的出现是一剂良药。从经济学上讲,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私人银行业务是金融机构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以金融领域为主及非金融领域为辅的个性化、多元化、私密性强的综合性服务。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在全世界蓬勃发展,但在国内私人银行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的繁荣,家庭财富和个人财富的快速积累,国内的私人银行市场前景广阔,本文通过经济背景和制度背景的研究,探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催生条件以及制约因素,以挖掘其发展的内生逻辑,并提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植根于居民财富积累催生的理财需求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土壤之上,前者提供需求,后者创造供给。需求来自30年我国经济发展所积累下来的民间财富,在高通胀和养老问题日益重要的经济背景下,稳定且持续的存在:供给则从单一的银行储蓄逐步走向多元,基金,私募、信托等渠道之间开始出现竞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社会财富积累进程加快、高净值富裕人群快速增加,中国私人银行业蓬勃发展。但高净值客户对私人银行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对私人银行的选择更趋理性。那么商业银行如何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则成为战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