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界曾经的主流观点认为,经济快速的发展需要经济上的市场化与政治上较快民主化,政治集中和政府强力推动的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害的。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在经济上快速市场化、在政治上快速民主化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展并不成功。即使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经济发展在其结构转型期间,也实行了经济上的市场化和政治上的适度集中搭配模式。特别是中国经济上快速市场化与政治上适度集中和政府强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世界誉为"中国奇迹"。本文拟就中国政治转型与适度集中和强有力的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体制,以及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阐述,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2.
生态现代化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在过去20多年里,许多发达国家选择了生态现代化,并取得显著成效。我们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生态现代化同样适合于中国。  相似文献   

3.
生态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了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基本状况、模式特点与成因,并对中国未来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取向进行探讨。中国在生态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形成了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制度模式,这主要表现在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安排特点、治理权力分配与规制政策工具等四个层面。这种制度模式的形成与中国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市场发育程度、公民社会发展程度及政府激励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应更加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及市场机制在推动生态现代化中的作用,形成国家与社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市场与行政共同协调治理生态环境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瓶颈,要解决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矛盾,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对传统的生产经营、社会管理及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提出改革和更新的要求,政府在推动和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来自于体制转型、结构转化的推进和投资发展的推动。政府投资在短期内可以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种作用是暂时的,民间投资才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在建立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作者对中国1978-2005年间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政府资本的产出弹性明显高于民间资本,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为负,而民间资本则有着相当高的正的产出弹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政府投资的作用应该是启动需求、保证经济的正常增长,民间投资持续适度的增长才是更高水平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实践对地方政府和农民,尤其是地方政府,经济激励不足,相关制度的设计也不能保证他们的预期收益,社会监督的空缺增加了补偿金被挪用甚至被贪污的风险,这些弊端导致生态补偿效益短期化。通过改善相关制度设计来保证动力源的经济利益是构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首要措施,然而,补偿只是生态保护的"推力",它的作用只是保证农民或地方政府的经济状况不倒退,而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拉力"才是解决"贫穷破坏与污染"问题的长久之计,因此必须使生态补偿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构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根本之计。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2007,(3):18-26
生态现代化要求采用预防和创新原则,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在过去20多年里,许多发达国家选择了生态现代化,并取得显著成效。我们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生态现代化同样适合于中国。[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只重视了资源配置的运行层面,没有很好地探究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的增长源泉即制度因素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一种强大发展共识环境之下,由中央政府主导的政治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经济分权体制以及与之伴随的不健全的法治等核心要素所形成的缓慢演进制度构成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制度框架,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考核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绩标准,虽有利于各地方政府的竞争,但也严重损害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生产效率和金融效率两维角度定量评估了资源配置的均衡绩效状况,最后为改进目前相对效率低下的绩效状况给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并认为加快法治建设已成为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政府主导这一重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和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主导,而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为政府主导提供了激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的经济风险日趋突出。消解风险,中国政府需要尽快从经济增长主导地位退出,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化财政改革,构筑政府自主退出的激励结构。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性与量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0多年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还未实现根本上的转变,仍然是粗放型、政府主导和投资推动为主的经济增长,发展效应也并不令人满意。如今,我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在数量上屡有突破,令世人瞩目,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却令人堪忧:能源、资源、原材料的高度消耗使得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无法持久,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较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行动主要是为了获得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高度倚重土地财政收入,并将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资金;同时,中央和地方均高度重视通过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政府的财政行动却导致中国经济陷入未来增长的不确定和发展环境不公的困境。作为应对,政府应在财政公共化的框架下逐步完成省以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构建、规范土地出让金用途,以及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政府的组织和强有力的干预.因而,政府现代化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有效率的政府并不容易,但朝着提高政府效率的方向迈出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都会大大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话深刻地道出了政府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政府现代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安睿 《时代经贸》2010,(16):14-15
现代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政府的组织和强有力的干预。因而,政府现代化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有效率的政府并不容易,但朝着提高政府效率的方向迈出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都会大大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话深刻地道出了政府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政府现代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4.
韦三水 《经济月刊》2012,(12):165-165
十八大闭幕后,"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成为了热词,宏观上看,我国经济结构将持续转型,创新与可持续的增长成为主题。整体的经济环境将越来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作为市场主体,每个企业都应当及时洞察政策及行业走势,调整自身战略,以适应新时期的客户需求。 细分获利时代到来"良心"回归至关重要 随着生产及消费的多样化,企业未来获利的渠道更多的是细分人群,需要品牌定位更准确,定价更精准。  相似文献   

15.
王庆丰 《经济师》2004,(4):238-239
风险投资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高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就政府在风险投资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指出为推动河南风险投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河南省各级政府应该在其发展过程中认真行使政府职能 ,积极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河南省风险投资的配套环境建设 ,应对风险投资业进行全方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然而因政策上、融资上、创新上等面临困窘境地,已抑制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应发挥其社会公共管理、协调作用,解决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宽松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环境现状,分析目前环境税费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我国应有序开征基于"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税,并合理利用环境技术补贴,以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要求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包容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要在"包容性增长"新理念指导下,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注重建设生态政治、努力提升生态文化以及积极构建生态社会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引起普遍关注。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曾扩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的作用,地方政府的债务也随之增加,同时出现了一些融资不规范问题,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加大。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在深入分析债务总量风险、结构风险和效率风险的基础上,从宏观制度安排、中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微观预警预测模型建立等三方面,提出了化解风险应该采取的方法。即将现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结合,通过引入BOT、PPP模式,实现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创新和民间资本利用的双赢,从而促进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叶翠娟 《经济论坛》2010,(6):145-147
主流财政分权理论认为,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可以使地方政府提高本辖区内公共品的供给,提高辖区内居民的福利水平。本文通过比较分权前后我国教育服务的提供水平,发现财政分权并没有提高教育的有效供给。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国家的财政分权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机制在中国不适用,尤其是人口流动障碍及其地区性差异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向追求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率的方向转变。同时,由于中国政治上高度集权,官员的任用采用上级委任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以经济增长为指标,这使得地方政府只对上负责,一味关注经济增长而忽略了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