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座城市是因旅游而存在的”。张家界市鲁平益市长在接受本刊记采访时笑着做这样的开场白。位于湖南西北部的张家界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拥有独特、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起,旅游就担负着张家界立市、兴市、富市、强市的使命。张家界是一座年轻的旅游城市,但是,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作为中国的旅游资源大市,张家界将如何使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呢?面对记的提问,鲁平益说,党中央作出的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对毗邻西部的张家界是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张家界将认清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立足国际旅游市场,致力于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围绕旅游调整农业、发展工业、搞活商贸、繁荣化、建设城市,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是集公共资源、集体资源和个人资源为一体,在旅游产品的异质性、不可替代性和优质性上显示出的超强综合竞争能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张家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核心景区辐射带动、交通条件日趋改善、政府政策支持推动等基础条件。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提升张家界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应做好:加强整体规划,提升乡村文化产品辨别度;挖掘乡土特色,重视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健全创新机制,打造乡村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余怀民 《湖南经济》2002,(11):46-47
张家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工业和旅游商业的发展。作为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的永定区,开发旅游商品更具有独特的优势,旅游商品开发已成为永定区一项重要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6月16日,张家界市在深圳举行了一场旅游招商推介会。张家界提出了"三张名片"的理念,市长许显辉希望大家多去呼吸张家界、沐浴张家界、品尝张家界,让绿色生态张家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新鲜空气"、"清洁水源"、"绿色食品"是张家界区别于其他景区的三张靓丽的名片,也是充分利用资源,建设绿色张家界的重要资源,是张家界旅游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和发展的新"引擎",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边陲,是一座新兴旅游城市。1995年3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张家界,亲笔题词“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为张家界指明了发展方向。围绕这一发展目标,我们坚持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张家界知名度不断扩大,旅游经济得到迅猛发展。2004年,全市接待游客12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城市是旅游产业的依托,我们必须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加强城市工作,加快城市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加强城市规划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发展的新蓝图城市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6.
规划建设汤山旅游新城是南京市和江宁区两级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新城建设主体之一的汤山街道,紧扣建设旅游休闲新城的定位,多领域、全方位、立体式地加大旅游整体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推介汤山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旅游产品、综合配套等,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她是一座建在风光上的城市,风光之下,是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联动下的长足发展。去过张家界的人,无不为张家界旖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这里既是世界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又是红色革命老区。张家界市原名大庸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市,1994年更名为张家界市。张家界是因旅游而立市,旅游是张家界的一大特色。建市以来,张家界市坚持不懈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围绕旅游,调整农业,振兴工业,搞活商贸,繁荣文化,建设城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过十余年努力,张家界的旅游业正在走向成熟。全市开发旅游区(点)12个,建成…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因旅游建市,也因旅游得以兴旺发展。旅游业是张家界经济的支柱,金融业是张家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随着张家界旅游产业不断开放化和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业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文章详细阐述了旅游业促进张家界市金融发展的机制,总结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家界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然而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环境伦理观相违背的环境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强化政府环境伦理意识;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及建设;制订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10.
永定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全域旅游是由于旅游业发展新需求倒逼出来的旅游模式,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永定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本条件,符合自身优势,是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新时期与五大发展理念最融合的精准产业,是永定人的共同期盼,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1.
规划建设汤山旅游新城是南京市和江宁区两级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新城建设主体之一的汤山街道,紧扣建设旅游休闲新城的定位,多领域、全方位、立体式地加大旅游整体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推介汤山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旅游产品、综合配套等,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近日,我们对汤山旅游宣传工作作了较为深入的调研,结合近年来旅游宣传工作的现状,认真剖析了旅游宣传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旅游宣传工作、开辟旅游发展更广阔的前景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家界景区与城市一体化建设为旅游景点的内涵与外延的深度开发,一定要保持景城旅游本色,突出娱乐、多元功能和旅游竞争力等特点.在张家界景城一体化建设中,要采用景区建设精品化、城区服务精细化、景城融合精致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良好的交通网络等优势,存在核心景区过度开发等劣势,面临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张家界旅游产业开发无有效的整体规划、外来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冲击等挑战.提出恢复景区建筑物的原始风貌,增加民俗风情,使游客获得更生动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家界是一个年轻的国际旅游城市.1989年建市前,还是一个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万人的小县城.建市以来,我们致力于景区保护建设,旅游经济迅猛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453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12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亿元.无论游客接待量,还是旅游总收入,张家界都已坐上全国同类旅游城市的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15.
分析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对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认识,加强品牌创意开发与创新;深度挖掘张家界市的文化内涵、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是解决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形成张家界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竞争力的新要素。  相似文献   

16.
面向旅游市场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靠旅游立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发展旅游农业势在必行。一、农业内部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种植业内部已突破了粮猪二元结构,正向多种经济和提高品质发展。二是林业生产正由过去以松、杉为主,向多林种协调发展。三是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其中杜仲、黄柏、厚朴“三木药材”面积达70万亩。四是特色区域经济初具规模,永定的优质粮油、反季节蔬菜,武陵源的生态林业,慈利的瘦肉型猪、网箱养鱼,桑植的草食牲畜等都有较大发…  相似文献   

17.
张家界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在自然资源禀赋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其优势来提升张家界旅游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张家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并针对如何提升张家界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旅游国际化是本世纪以来掀起的一股热潮,也是旅游城市未来面临的一种发展趋势。张家界正处于旅游大改革、大转型时期,实现旅游胜地梦,必须加快对旅游国际化的认识,抢抓机遇,寻找路径,着力推进张家界旅游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张家界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建市以来,我们坚持旅游立市、旅游兴市,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实现了旅游持续快速增长,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城市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旅游推进城镇化,切实加强城市工作,加快旅游胜地和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张家界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物理特征和社会形态向高层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提高城镇化水平,加…  相似文献   

20.
旅游者投诉是反映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投诉成了一种新的投诉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本文通过收集2005--2007年有关张家界的网络投诉资料,分析了张家界旅游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为张家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