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分析认为,城镇2000-2004年的贫困人口分别为:2295万人、2883万人、3766万人、3912万人、4071万人,城镇贫困人口有增加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城镇人口的基数上升、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赶不上基本消费需求额的增长等原因造成的.除最低收入组构成贫困人口的主体外,低收入组居民有"渗透"进入贫困人口的趋势.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解决城镇相对贫困的有效措施.同时要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城镇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于城镇人口脱贫时间产生了消极影响。研究发现,城镇贫困在1997年达到高峰,然后逐渐缓和;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在初期能使脱贫时间迅速减少,但边际效果是递减的;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延长了脱贫时间,如果贫困人口的初始收入增加,则会明显缩短脱贫时间。  相似文献   

3.
苏勤  林炳耀  沈山 《经济地理》2003,23(5):630-634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的人口、社会和空间特征。发现新城市贫困人口具有人口同期群效应和结构性特征,空间分布出现贫困人口区位化趋势。探讨了新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认为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转型期城市发展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也导致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提出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借助于实际抽样调查的数据资料,对城镇地区贫困人口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我国现阶段城镇地区的贫困人口具有较为显著的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缓解城市贫困。  相似文献   

5.
城镇反贫因是困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更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而又必须加以解决的跨世纪的课题。在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因问题的治理究竟难在哪里?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探讨上,还是在实践探索操作中,我们至今仍缺乏全面、系统、准确的总结、概括,从而势必影响我国扶贫政坚的具体政策操作及效果。鉴于中国目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现实国情及其变化趋势,我们认为,在21世纪,中国的城镇贫困必须重点解决八大难点,并理采取八个方面的对策。由于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人口以下岗或失业的贫困职工群体为主体,故本以贫困职工群体或失业型贫困为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而反贫困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反贫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贫困问题仍然是困扰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城镇贫困化日益严重。 同农村贫困不同的是,城市贫困人口集中,贫富差距对比明显,群体被剥夺感强烈,因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更为多种复杂,稍有不慎,就会矛盾激化,进而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进行城镇贫困和反贫困研究,实施有效的社会救助举措和城镇反贫困战略,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与产品、劳务供给相比,就业供给是第一供给,而产品、劳务供给则是第二供给。在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人口中,职工失业型贫困已成为主体。中国的城镇反贫困,除抓好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外,重视就业供给的治理,即第一供给的优化是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基点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贫困主体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主要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抚养人的“三无对象”和一些政府规定的特殊救济对象。目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主体主要是下岗、失业、减收人员及其家庭,城镇外来打工者以及老、弱、病、残、孤、寡的城镇脆弱者三大群体。构成和规模范围都显著扩大。2.贫困人口加速增长,贫困面扩大。据民政部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期,每年由政府定期定量救济的城市贫困人员一般在60-80万人之间,90年代初,全国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包括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镇主观贫困线测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测度与反贫困政策评估"课题组的最新调查资料,用交叉法和回归分析实际测算了7个代表性城市的主观贫困线.计算结果表明,主观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比较接近,说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同时,主观贫困线远远高于当前城镇贫困人口的实际救助标准--"低保线",说明救助标准太低.因此,建议推广使用主观贫困线方法来识别城镇贫困人口,并以此作为"低保线"制订的参照值.  相似文献   

10.
构筑社区平台:城市反贫困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困问题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府实施农村反贫困政策取得很大成绩、农村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小的同时,城市的贫困现象却日益严重,并在城市社会中引发了诸多经济、社会矛盾,从而对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赵娟 《经济论坛》2007,(8):47-4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反贫困上的效果是显著的,中国贫困人口1978年为2.5亿人,2004年已经迅速下降到2610万人。然而,在过去20多年,城市贫困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我国的城市贫困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市贫困人口则数以千万计。按照联合国划定的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最低贫困线标准,最低收入户和困难户人均每天只有0.84美元和0.68美元收入,都不够联合国划定的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线。因此,截止到2002年,其中最低收入户占城镇总人口10%,困难户占城镇总人口5%。2002年城镇总人口为50212万人,那么最低收入户约有5021.2万人,其中困难户约有2510.6万人。也就是说,到2002年底,中国城镇涌现出5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至少有2510万贫困人口需要救助才能解决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减少贫困人口最重要的是要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贫困人口的特性是可以创造收入的仅有自己的劳动力,所以只有让他们有工作的机会,才有希望真正减少贫困。要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我们课题组在 1 999年进行了一次覆盖六省市的住户调查。本文利用这次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贫困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考察。通过综合考虑收入标准和消费标准 ,我们把中国城镇贫困分为三种类型 ,即持久性贫困、暂时性性贫困和选择性贫困。在贫困人口中 ,有一大部分是属于选择性贫困 ,即他们的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低于贫困线。我们对贫困户的消费函数进行了估计 ,其结果显示以下几个因素对贫困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 :修匀收入的效应 ;人们防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心理 ;人们为将来投资而进行储蓄的行为 ;家庭对子女教育和医疗服务的特别需要。我们还对三种贫困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中发现预测的金融资产和预测的收入 ,以及教育和医疗的特殊需要都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的消费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刊》2005,(5):6-6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数字表明,2004年是近5年来全国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最大的一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90万人,下降10%;人均收入924元以下的低收八人口减少了640万人,下降11.4%。目前中国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人,令人忧虑的是,贫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  相似文献   

15.
扶贫开发之难与困 1.现存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已经摆脱了贫困。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灾害频繁、环境恶劣的地方或为老弱病残、劳动能力差的人口。现存的贫困人口中,五保户占五分之一,残疾人占三分之一,生活在不宜生存的环境者占四分之一,另外一些人则常年受疾病困扰、无劳动能力、受教育水平低。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5,(10)
目前我国对贫困进行区别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贫困线,低于该线即被划分为贫困人口,能够享受国家的众多扶贫资金,但是对于贫困线上的"边缘群体"来说,生活仍然很贫困,却由于收入高于贫困线一点而与国家扶贫政策无缘。面对这种"一刀切"的不足,文章采用模糊集方法构建了一个多维模糊贫困指数来对贫困人口进行有效识别并确定其贫困程度,将贫困人口分为高度贫困、中度贫困和轻度贫困三个层次,以便根据其不同的贫困程度采用不同的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汉媚  方创琳 《经济地理》2011,31(10):1610-1617
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探讨中国城市贫困的标准和内涵,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组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进一步描述了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异,并且按照城市贫困发生率划分为基本脱贫区、低度贫困区、中度贫困区、高度贫困区和剧烈贫困区五个区域,再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行业特征、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五个方面解析成因。最后得出四个结论:一是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城市贫困发生率较高的为中部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地区;二是失业人口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三是城市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突出,该群体成为社会变迁中的被淘汰者;四是农民工成为新的城市贫困群体,城市越大农民工规模也越大。  相似文献   

18.
城市贫困人口的生存困境及低保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贫困人口规模膨胀,极易引发社会风险的爆发及贫民窟的产生,继而会成为诞生黑社会的土壤,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文章在分析了城市贫困人口的生存现状、规模及城市最低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变城市贫困群体生存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我国的反贫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反贫困机制,通过加大扶贫力度,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中央政府开始投资于“三西建设工程”,目的是援助宁夏、甘肃两地最贫困的人口。从那时候算起,中国的扶贫计划大约已经实施了1/4个世纪。然而极端贫困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的统计,2005年底,全国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还有2365万人,扶贫办系统建档立卡的工作对象有1亿多人回顾以往的扶贫项目,主要借助投资手段,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和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够直接受益于这类项目的贫困人口,显然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那些不具备工作能力的贫困群体,则难以参与投资项目。因而可以说,现有的扶贫开发项目对于缓解这一群体的困境是无效的。救济,才是避免他们陷入难以生存境地的有效政策工具。还值得注意的是,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不仅会使原本贫穷的人更加贫困,而且还可能使非贫困人口陷入暂时贫困。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暂时贫困就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贫困,相对轻微的贫困也有可能转变为深重的贫困。保险,正是预防和缓解此类贫困的一项经济安全设置。由此看来,仅仅凭借包括扶贫计划在内的任何一种单项社会保障措施,难以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