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正确处理村级集体增收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过去 ,在江苏省泰兴市 ,由于少数村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减轻农民负担关系理不清 ,一说发展集体经济、兴办社会事业就把眼睛盯在群众头上 ,随意对农民分摊各种费用 ,违规增加合同外收费 ,加重了农民负担 ,影响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当时群众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集体开支无法报 ,众人头上扫一扫”。针对存在的问题 ,泰兴市严格执行农民负担政策 ,减轻农民负担 ,加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力度 ,努力增加集体收入。该市天星镇花园村 ,以前是一个开支靠收费 ,办事靠摊派 ,干部工资靠贷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辽宁省庄河市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特别是招待费开支过大,严重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市政府下发了《庄河市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市农委下发了《关于村级招待费开支的规定》,对村级招待费开支做出了两项规定:  相似文献   

3.
所谓村级财务预算,就是在上年末或本年初制定的本村年度收支计划。村级财务预算是有计划管理村级财务资金的手段,目的是使村集体的经济活动根据预算有计划地进行,协调管理,以保证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杜绝开支随意性大、民主监督不力等无序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4.
正据《兰州日报》报道,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关于全面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18年底,全省7262个贫困村中的3594个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都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到2020年,全省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力争达到2万元以上,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村级组织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工作中起着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由于近几年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些村级财务出现了收支倒挂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招待费用无标准,不该报的报了,不该支的支了,滥发奖金福利,杂项开支过大;二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应收账款中的坏账较多,难以收回,债务较大,连同利息越背越重,村级债务不断膨胀;三是村级企业因管理不善,市场经济不景气导致经济效益严重下滑,有些企业已停产或倒闭,使村级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资不抵债,最终将村级经济拖垮。针对村级财务收支倒挂…  相似文献   

6.
近期,笔者对某地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从总体来看,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仍比较薄弱,亟待采取措施推进发展.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村级债务包袱相当沉重.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导致村级财务状况恶化,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部分村有少量的零星土地承包收入.村级收入渠道狭窄,仅能勉强维持村级运转,难以拿出资金用于化债,村干部为债务所困,难以发展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淮安市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富民壮村强乡镇战略,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现状收入总量不断提升。2019年度村级集体收入台账显示,全市1529个村(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57亿元,其中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5.23亿元,  相似文献   

8.
一、在选择改制形式时,要有利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是稳定村级干部队伍、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经济基础,村办企业是村级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因村、因企制宜,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电力设...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精心组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明确目标制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2010年,海门市尚有76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处于5万元左右,其中不乏存在经营收入“空白村”、“空壳村”。为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海门市委、市政府今年起在全市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攻坚行动”,  相似文献   

10.
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息烽县村级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全县161个村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有106个,占65.8%,但尚有55个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其原因何在?我们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9616万元,村均229万元,比上年增加1668万元,增幅21%。42个行政村(居)村级集体入账收入全部在70万元以上。如何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各个村(居)正在探索和实践的现实命题。一、因村制宜,理清发展思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已形成共识。现在重点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涟水县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新方法,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培植产业,壮大实力,努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水平,为推进富民壮村强乡镇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547.43万元,彻底消灭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近一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其中年收入20万元以上102个,50万元以上24个.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各级农经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政策导向,创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良好氛围.加大扶持投入,推动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推进管理改革.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去年底。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15亿元,村均达120万元,近年来村级集体收入增幅始终保持在10%以上。为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减少,部分地方村级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出现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寿光市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推动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总体呈现"四个不断"的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2009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74.1亿元,村均94.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3.1%.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地抓好村级集体经济资财管理,浙江省遂昌县龙洋乡党委、政府去年率先对13个行政村推行了村级财务双代理的管理。通过一年多的实施,不仅村级财务双代理运转成功,而且产生了积极的效应。首先,村级财务双代理(即出纳、会计由乡农经站统一代理)能彻底解决村干部畏难情绪,杜绝村级集体经济外借款项。往年龙洋乡村级集体经济外借款达20余万元,且难以及时回收,造成了村级集体经济被动运转,实行双代理后,堵住了这一漏洞。其次,村级财务实行双代理,有效地减轻了村级负担。以前的龙洋乡13个行政村设有会计、出纳,每一笔开支出纳都要到乡所在地信…  相似文献   

17.
据对全国719799个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情况统计资料的分析,1998年全国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改前几年稳定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首次呈现一定幅度下滑走势。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下降199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3022亿元,村均42万元,比上年49万元减...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十一五"以来,苏州市村级集体经济总体上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5 ~ 2012年连续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3.78%,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了14.57%.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势头在宏观环境并不理想的2012年继续得到了保持和发展.201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村均收入582万元,增长15.7%,全市222个村(社区)超过了千万元,其中30个超3千万元、10个超6千万元、3个超8千万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盐都区坚持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贯彻实施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强化组织领导,拓宽发展思路,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近三年村级集体收入每年递增15%,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1.32亿元,村平52万元,其中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225个,占总村数的90%;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207个,占总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上海郊区农村中,有些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脆弱,由于原有的集体企业已经全部转制出 ,村级集体经济全年的可分配收入,除了土地发包收入外,有的还有少量的土地和永恒出租收入,全年合计不到20万元,有的还不到10万元,而村级集体经济全年的各项费用负担却很重,有的仅管理费一项开支,已经超过全年的可分配总收入,村干部的工资无力支付,全年的财务收支入不敷出,赤字金额逐年加大。值得卢重视的是:在这些集体经济薄弱村中,由于无力改善生产条件,更无力为农民举办公益福利事业,再加上有的管理不善,非生产支和农民的负担各项费用又比较多,容易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不安定因素时有发生,因此,采取切实有铲的措施,加快改变集体经济薄弱村,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总是和,更是一个关系到保持农村稳定,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政治问题。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