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在农家     
孙媛媛 《走向世界》2013,(18):57-57
<正>乍暖还寒,阳光熠熠,正是烟台大棚草莓丰收采摘的季节,在这样的日子去采摘果实,可是一件饶有兴趣的事。我和几个朋友约好:到烟台郊区采摘草莓,利用暇闲的周末时间,体验一下"边采边吃"的农家乐趣。芝罘区黄务的草莓采摘园,是我们本次"草莓行"的目的地。每人花三十元便可在大棚里吃上一天,这样的宽厚"待遇",令我们这些学子垂涎三尺。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黄务村村口,有几个年轻人在拾掇玉米秸,几条小黄  相似文献   

2.
苦难的概念     
那个年头,闹蛔虫是极普遍的事。我曾 见过老太太从口中吐出小蛔虫的恶心场面。 小孩子更遭殃,每每肚子疼得哇哇直叫。那 时,一年里有两次毒蛔虫,"蛔虫药"做得像 宝塔一样,是免费发放的。由于药很甜,我们 就叫它"宝塔糖"。吃了它,便两三天不能吃 油,我们就得吃上几天没有半点油星的咸菜。 吃过"蛔虫药"便要忍受拉蛔虫的痛苦, 蛔虫确实很多,有的甚至还半死不活。上完厕 所,我们往往撑得两颊通红,两腿乏力,那种  相似文献   

3.
企业“吃”银行技艺赛厨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一些贷户的信用观念令人震惊:"只要能从银行贷出款来,那钱就跟自己的一样!"听听,多么理直气壮。一只鸡在厨师手里可能有几十种吃法,而企业"吃"起银行来并不比厨师做鸡技术逊色,从小"吃"发展到大"吃",由"暗吃"转向"明吃",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4.
这几年,东北的药走红,"哈药六厂"、吉林药材等频频在荧屏露脸.上海复星(600196)老板郭广昌心动了,"眼红"了,他也想"吃"东北药,而且他"吃"的是真正的"东北药"(000597).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一种工具必不可少,那就是"笔"。而一次性中性笔,因其价格便宜,书写流畅,更是深受人们的青睐。然而,我们丢弃的每一支一次性笔和笔芯都是用塑料制成的,一、二百年都不能自然降解,并且正在对我们的水、大气、土壤造成着严重的污染。据统计,我国笔类年产量近400亿支,占全球的三分之二,其中主要是一次性笔。按照一般的细笔芯  相似文献   

6.
"我们迫切的希望招聘集成电路设计人员,因为市场需求太大了."北京硅普京南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华坚定地说."可是这几年,国内集成电路工厂绝大部分亏损,这说明市场并不好."记者在采访时争辩说.张利华笑了,"中国集成电路的产销情况肯定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但你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集成电路高端市场我们可能竞争不了,但低端市场很大,足够我们吃上几年的."  相似文献   

7.
重提吃“派饭”钟兰英记得小时候,我家常安排下乡干部来吃饭,我们称为吃"派饭"。下乡干部和我们一起吃,饭后聊一聊,走时留下钱和粮票。可现在不一样了,下乡干部吃饭动不动就是几大盘几大碗,鸡鸭鱼肉堆满桌,一顿下来少说上百元,还浪费不少时间,群众对此很有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潇 《走向世界》2009,(26):34-37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吃是百姓生活最基本的问题,是天大的事情.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百姓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再到现在甚至是"不知吃啥",饮食文化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粒米里看世界,两根箸间话国情.从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里,从普通家庭的餐桌上,我们看到了60年来百姓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饮食之馀     
<正>冬天,喜欢做荠菜汤。冬荠优良于春荠,因为寒冷,荠菜全身被冻成褐灰色,吃在嘴里,散发着真正的乡野之气。野菜口感较柴,做汤时需要重油配,筒子骨汤最好不过,荠菜下进去,略微滚一滚就可上桌。夹几根,清清碧碧的香味无法比拟,让味蕾瞬间开出花来。然而,荠菜这个东西也不能一次性吃多了,不然闹心。一次也就买回三四两。  相似文献   

10.
成顺 《走向世界》2012,(2):18-19
物质匮乏的时代,中国传统的节日总是以吃为主或者说以吃为重要内容,不信?捏指数来: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炒豆,清明节吃鸡蛋卷饼,五月端午有点纪念意义,但也是吃,吃粽子、喝杏黄酒,农历六月一日是"小年",年中综合吃,七月七打着牛郎织女的旗号吃面棋,很少有人挂念着他们两口子是否团圆,八月十五吃月饼,并且是相互送礼的大节日,冬至就要吃饺子,已经接近春节的主食了……吃了一年,集中时间大吃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因此前几年我曾经戏言春节:把一年来辛辛苦苦积攥的东西在几天内吃光的一种仪式.  相似文献   

11.
江湖有豆花     
在重庆,一到吃饭的时候问吃什么,回答"随便"是觉得没有想吃的,而提议"豆花"则可赢得一片响应声。最近,赶早走了一趟綦江,早饭还没解决。来到北街老街的"临江豆花",这里两大锅豆花已卖得只剩下几碗了,而这时还不到上午10点。赶紧要了"三大碗":豆花,窖(读音gao)水,白米饭,外加一碟蘸水。綦江流行早豆花,这点和其他地方吃豆花在中午和晚上是最大的不同。早餐吃豆花饭在这里老少男女皆有,女人为豆花蘸水的麻辣开胃,  相似文献   

12.
《东北之窗》2011,(Z2):63-63
冷面缺一种原料冷面,是朝鲜民族的特色饮食品种,酸甜可口,清爽可餐。在国内,大家都经常吃,我记得1995年和姜末去延吉看球,曾经吃过劳服大厦最正宗的朝鲜冷面。这次到了冷面的故乡,大家自然都惦记着这一美食。从第二天开始,就有许多队员向我提出要吃朝鲜冷面的要求,说得我也流口水。我想,到朝鲜来吃一碗正宗的冷面,就像在我们大连吃一盘煮海红,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啊!于是我就向—位女翻译提出来了,她笑着回答:"真对不起哦,现在还不能做啊。"我追问:"为什么呢?"她答:"缺一种原料。"  相似文献   

13.
三伏天里,重庆老堂客火锅店人民公园店里仍然人声鼎沸。一袋袋晶莹透亮的火锅底料被服务员拎上餐桌。"都是一次性的,干净卫生!"服务员一边剪开包装袋一边介绍说。在后厨,三个不锈钢大桶满是污垢,服务员们鱼贯而入,把客人吃剩下的火锅底料倒进大桶中,然后用勺捞出各种  相似文献   

14.
直到在香港元朗吃了碗牛腩面,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牛腩面,以前在内地吃了二三十年的牛腩面,只不过是面上浮着几片小小的、碎碎的牛腩而已。那天我们在香港元朗一条海鲜街吃午饭,候餐时,我们随便在外面转转,餐馆斜对面有一家卖早餐、饮料的店铺,正好有人在买牛腩面,看上去那牛腩面挺不错。于是我们买了七碗,  相似文献   

15.
直到在香港元朗吃了碗牛腩面,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牛腩面,以前在内地吃了二三十年的牛腩面,只不过是面上浮着几片小小的、碎碎的牛腩而已。那天我们在香港元朗一条海鲜街吃午饭,候餐时,我们随便在外面转转,餐馆斜对面有一家卖早餐、饮料的店铺,正好有人在买牛腩面,看上去那牛腩面挺不错。于是我们买了七碗,  相似文献   

16.
<正>"病从口入"这话告诉我们东西不要乱吃,但我们经常会无意中吃下有害的物质。例如:茶垢:茶垢是长期沉积而成,茶中含有镉、铅等多种有害物质,可导致肾脏、肝脏等器官病变。  相似文献   

17.
王国华  张曦 《中国报道》2010,(4):108-108
那天晚上,女儿断断续续地呕吐,小脸蜡黄。刚开始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给她喂了几片药。第二天,还喊肚子疼。我们发觉事态严重,把孩子领到医院,挂了儿科的号。  相似文献   

18.
风雨开发区     
"开发区",是近年来媒体上出现频率极高的字眼。近两年来,我国各地大建开发区,出现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圈地湖",占地从几千亩到上万亩,投资动辄几亿甚至数十亿元,建设规模基本是连片开发,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开发区疯狂圈地记得16至18世纪,英国新兴的资本家发动过血腥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现在国内也有人认为,没有圈  相似文献   

19.
王东 《东北之窗》2008,(2):22-23
大学毕业那年,我到南方的城市闯荡。像多数到外打工的人一样,我背过大的行李包,挤过人山人海的火车站,也躲在高楼的暗处吃过盒饭,几年时光,我就这样混成了"农民工"。我曾经不  相似文献   

20.
欣闻 《东北之窗》2008,(10):11-11
我们更乐于接受的说法是,这是粮食低储备与高消耗碰撞后的阶段性态势。事实上,不论持何种观点,我们都得承认,冷战之后,世界不再"以粮为纲",回答"谁吃了人类的粮食?"这个问题时,我们会在认同"酒肉之需战胜了口粮之需"后,大骂一声:"狗日的石油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