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进行盈余管理而采取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程度、变更方向,以及变更性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程度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之间,就会计政策存在意见分歧的情况下,形成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1 ̄2004年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投资者对审计师变更公告中所披露不同变更原因的反应。研究发现,市场对于不同原因的审计师变更反应存在差异,投资者根据变更原因判定审计师变更为好消息的反应显著大于判定其为坏消息的反应。由此可知,投资者对于披露的变更原因信息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不同类型的审计师变更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监管部门强制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有助于提高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Buxi Li Pingxin Wang 《现代会计与审计》2005,1(5):72-80
Using,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 tenure and audit opinion in annual reports in China A-share market and period of mandatory rotation of auditor.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uditor tenure and non-standard unqualified audit opinion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auditor tenure might impair his/her independence. To enhance auditor independence and improve audit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rotate mandatory auditor. The results also fred that consecutive auditing years should not exceed 5 years when the existing auditor has been the auditor of listed company, and mandatory rotation of auditor adapts to the rotation of CPA firms in charge of a client. 相似文献
4.
5.
审计师变更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师变更是当前国内外审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探讨主要集中在审计师变更原因的分析和相关应对措施方面。本文认为,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过低为审计师的变更提供了环境基础;购买审计意见是引起审计师变更的原因;地方保护的存在也是审计师变更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规范审计师变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与执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效的公司治理来说,执行比法规、成文法和自我规范更为关键,至少在经济转型和发展中国家是如此。由于公司治理和执行机制都影响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对外部股东的承诺能力,因此它们之间是密切关联的。本文提出一个分析框架,来理解这些联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在国家制度环境中形成。正如在许多转型和发展中国家所看到的那样,当整体执行环境较差,同时具体执行机制作用不佳时,传统的公司治理机制很少是有效的。这些国家中的主要治理机制是控股大股东,但是这种机制有一些重要的潜在成本。一系列私人和公共执行“工具”可能有助于降低这些成本,并能强化其他补充性公司治理机制。有限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大多数转型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中,私人工具比公共执行方式更加有效。但是,不管怎样,公共执行机制都是必要的,而且私人执行机制往往要求公共法律发挥作用。此外,至少在有些国家,自下而上的私人方式甚至先于公共法律的形成。但是,由于经济和政治合为一体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局限,往往妨碍了这些国家整体执行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法律的通过与实施。 相似文献
7.
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首先研究了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外部审计师发生变更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表明审计委员会能有效缓解管理层与外部审计师之间就如何运用公认会计原则产生的分歧,并在相互的冲突中向外部审计师提供支持。本文还研究了外部审计师变更时,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年报审计收费变化之间的关系。无论从变化方向和变化数量的角度,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都与审计收费变化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外部审计师显著降低了对已设立审计委员会公司的审计收费。这为审计委员会能够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降低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管薪酬管制政策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入手,系统检验了薪酬管制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实施高管薪酬管制政策的同时,经理人可能通过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规避社会监督,从而遭受了更多的"非标"审计意见,增大了企业的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国企经理人会通过选择不同质量的审计师来应对增加的代理成本。结论表明,薪酬管制政策只能在短期内和表面上缓解国企过高薪酬的代理问题,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辅助。 相似文献
9.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5,(3):78-89
基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四大与企业之间审计聘用关系视角,考察法律环境对四大与企业之间审计合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法律环境薄弱时,企业经常发生向下的事务所变更,与四大之间的审计合约不稳定;随着法律环境的完善,企业与四大之间审计合约的稳定性增强,发生向下事务所变更的概率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法律环境薄弱时,事务所面临的诉讼风险低,继任事务所为了获得客户,更容易发生变通审计意见的行为。研究结论表明,法律环境同时影响审计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事务所声誉与法律环境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8,(1):72-88
会计信息可比性有助于降低审计师的信息搜索成本,进而能够更快地出具审计报告,此逻辑可视为效率假说;而在片面追求更高的可比性时,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性受到损害,进而导致审计师花费更多的时间降低审计风险,此逻辑可视为替代假说。那么,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时滞的关系究竟是上述两种假说的哪一种?运用OLS方法对2003-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审计时滞显著正相关,即替代假说得到验证。在进一步考虑审计师行业专长的调节效应后,发现行业专长水平越高的审计师越能及时地出具审计报告,这表明审计师行业专长水平是决定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审计师是否有显著影响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自愿为审计师提供餐旅费的现象,基于手工搜集的餐旅费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这一超乎社会礼仪的好客行为是否系统性地导致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为审计师提供餐旅费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的更低.本文采纳差分模型进一步控制可能的内生性,发现结论保持不变.区分最终控制人性质的回归结果表明,相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为审计师提供餐旅费显著降低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2.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4,(1):43-61
因被同一实际控制人所控制,企业集团中的上市公司审计问题呈现出与单个公司不同的特征。以往研究通常关注单个公司,对于集团内多家上市公司的统一审计研究,也仅侧重于经济后果的影响方面。那么,形成企业集团统一审计的影响因素究竟是什么?运用Logit模型对2003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隶属于企业集团的1064个样本进行回归,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东间的代理冲突越严重,越有可能选择集团统一审计;集团内存在地缘关联的公司,更可能选择集团统一审计。进一步研究虽然没有发现上市公司选择集团统一审计是出于业务协同,从而在经济上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显著证据;但是却发现2007年(含)以后,由于制度变迁,业务协同对选择集团统一审计的影响作用显著增强,上市公司在集团内的地缘关联对选择集团统一审计的影响作用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3.
审计人员行为的经济学假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审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审计学无疑是受着经济学发展的影响。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都对审计有着指导作用。经济学的经济假设也是如此,整个经济学的大厦都是建立在几个基本的经济假设基础上的。本文拟从经济学的三大经典假设: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信息的不完备与不对称假设、机会主义行为假设来对审计人员的行为作一个经济分析。在本文最后进行了简短的小结,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基于三个经济学假设的审计行为规范提出了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审计师轮换制度是目前的热门话题,理论上实施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有助于实现审计实质上的独立,但审计成本也会随之大幅增加,而成本的增加将可能抵销制度所带来的收益。本文通过例证分析了审计师轮换制度下各项审计成本的变化情况,结论是现阶段我国不宜实行审计师轮换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审计关系人的博弈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金国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7):51-53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三方之间形成的多元代理关系中的博弈行为,提出解决审计代理普遍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策。 相似文献
16.
胁迫威胁下的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审计独立性是决定审计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和审计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审计人员受被审单位管理当局胁迫而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问题十分突出,胁迫威胁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本文试图通过博弈分析来专门探讨经营者的胁迫威胁对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保护审计独立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13,22(3):355-375
We develop a model in which there is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shareholders of an organization. Incompleteness of contracts prevents a simple contracting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We suggest that auditors can play a role in aligning the conflicting interests. However, this result is dependent on auditors maintaining independence from management. Again however, incompletenesses in contracting causes difficulties because it may be hard to ensure that auditors maintain this required independence. In this context, the imposition of potential legal liability (punishment) on the auditor, may be an important commitment mechanism for the auditors, making it credible that they will not collude with th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give our mode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we study how this collusion may take place through the reappointment concerns of the auditor. In the reappointment game, we consider how legal liability levels could be chosen so that it becomes credible to expect that auditors will not implicitly collude with management and provide a low duty of care. 相似文献
18.
设计和开发过程是产品实现过程的基础,如何避免产品的先天不足,需要严格按照ISO9001:2000标准去运作。本文从解析标准7.3要求入手,详细论述了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精髓,是CPA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论文以CPA审计为视角,分析了影响CPA审计独立性的诸多因素,阐述了缺乏独立性对社会的威胁,探索了防护独立性的相关措施,其中对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成本效益关系进行了较深地、有创意地数理推论,从而逻辑性地得出通过扩大事务所规模以提高审计独立性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20.
现行关于审计师行为实证研究中,大都基于审计意见类型推断审计师独立性,没有对审计意见类型为什么能代表审计师独立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采用偏好、选择与效用经济学基础理论来进行分析和证明。通过逻辑分析、模型构建和推导发现,对审计意见类型的选择结构能够推断审计师对独立性的偏好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审计师效用最大化做出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