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亚能源地缘战略格局与多边能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这一能源热点地区的多边能源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中亚地区的能源地缘国家相互的地缘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亚的能源地缘格局,具体表现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管线走向的博弈。能源地缘国家相互之间在地缘上的认知分歧成为这一地区实现多边能源合作的最大挑战。中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前景取决于各参与国为改变相互地缘认知所作出的外交努力。  相似文献   

2.
国际能源地缘格局视角下的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正在引致世界的每个组成部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纵连横,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的交流,并逐步推动了四大"能源生产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这四大板块奠定了当今世界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如何在这种格局中拓展能源利益,维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中亚五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中国与中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又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该地区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油气资源进口的重要战略后备来源,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本文着眼于国际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结合我国中亚能源合作目标,提出我国参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战略格局经历了全球反恐统一战线、"志愿者联盟"与国际体系冲撞、回归地缘政治常态三个阶段。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动,当今地缘政治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国际关系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水平和垂直扩散依然是重要威胁。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国际反恐斗争需解决三大问题:大国需要增强战略互信,强化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机构的主导作用,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地区组织之间的合作是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形成不仅对三国经济乃至政治和军事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家的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的深层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关税同盟对中国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在中亚国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中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家艺 《魅力中国》2014,(24):30-30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明显地缘政治特征的国家,历史上,俄罗斯在全球地缘战略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横跨欧亚大陆并雄踞其中心腹地。地缘政治的变迁与其外交战略是息息相关的,地缘政治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俄罗斯国家战略的发展脉络,以及俄对中俄关系的定位。对我国从地缘政治的视角研究国家战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缘政治视角的喀什经济开发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什经济开发区是中央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形势做出的合理的地缘战略选择,是对西北地区地缘经济、政治的一种整合,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有利于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东中西部地区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强与中南亚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本文基于地缘政治理论,阐述了建立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地缘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安全困境、地缘政治与中国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崛起在全球层面上面临着大国安全困境,在区域层面上面临着地缘政治障碍。在分析中国崛起面临的困难基础上,又对崛起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分阶段崛起”战略的新路,即针对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战略。现阶段应实施和平发展战略,以和平谋发展,以威慑求稳定,以合作缓解安全困境并谋求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住的地理特点和丰富的油气资源,使中亚地区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亚诸国近年来较高的经济和人口增长率一方面使其市场规模急速扩大而成为新兴市场,另一方面也令世界大国和地区大国在中亚的角逐和竞争日益激烈。中日韩在中亚既有共同的战略价值也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它们试图通过加强多边合作机制、援助外交和经贸合作等手段来提高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尽管中日韩之间的竞争使其有可能产生冲突,但以共同利益为切入点谋求共存、共赢符合各方利益。中国与日、韩在中亚加强能源、物流等领域合作的同时,也应审慎应对竞争所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战略格局经历了全球反恐统一战线、"志愿者联盟"与国际体系冲撞、回归地缘政治常态三个阶段。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动,当今地缘政治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国际关系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水平和垂直扩散依然是重要威胁。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国际反恐斗争需解决三大问题:大国需要增强战略互信,强化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机构的主导作用,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地区组织之间的合作是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打扰一下,我们是不是2004年在北京见过面?” “我们可能见过,但我想是在哈尔滨。”  相似文献   

11.
印度有建立地区大国的地缘政治优势,冷战后,其外交和地缘政治安全战略影响到与它接壤并有领土争端的中国安全环境和中印关系的发展,这其中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中印关系影响亚洲甚至整个世界局势,妥善处理领土争端,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加深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客观看待对方国际地位,正确处理两国关系中的大国因素,对于中印安全关系来说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胡键 《世界经济研究》2004,(2):80-84,88
苏联解体后,肆虐中亚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其他跨国犯罪活动,一方面是苏联时期在中亚地区推行的各种极端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延续;另一方面也是苏联帝国崩溃尚存的余波。这就是所谓的“帝国后遗症”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的原因则是国际社会、俄罗斯和新独立的中亚国家都缺乏相应的准备。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多边合作的新机制,承担着在后苏联的一部分空间内治理“帝国后遗症”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的海外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国外的油气资源,并且努力实现进口油气多通道, 这是中国调整能源政策和能源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海外能源发展战略中,中亚和西伯利亚居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中国参与该地区能源开发又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竞争态势。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中亚-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步入多边轨道,稳步向前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边能源合作,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上海合作组织在经过5年的发展后,包括经济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相互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前期通过的《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进一步将经贸合作推向了具体实施阶段。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的经贸合作,如何尽快实现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等各成员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推进经贸一体化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它能有效应对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消除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并使区域内成员尽早享受制度性合作的好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中亚地区的能源地缘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迅速增大,而且这种趋势在其未来几十年的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中仍将持续,甚至会进一步强化。中国政府把按照合理价格稳定而有保障地进口能源看作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的极为重要的条件,把能源问题由"低"层次(国内能源政策问题)提升到了"高"层次(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对国际能源生产和供应不稳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贸易遍布全球,然而外部的约束日益紧张,这些都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特定的节点,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国际范围内政治和经济战略的突破。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政治和经济舞台的中心地块是欧亚大陆,但是欧亚大陆上经济结构目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中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应该抓住时机,在欧亚大陆周边展开部署。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指明了我国战略部署的地理方向,我国首次尝试着走进欧亚大陆。从空间方面来看,一带一路不仅串联了欧亚大陆的心脏,还延伸到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带,贯穿了整个地段的战略枢纽,一带一路的实施,使中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的能力更强,也让中国的外部环境更加安全。文章主要分析了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的战略内涵,得出我国在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中的支点,为一带一路条件下我国地缘政治经济的战略实施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  相似文献   

17.
姜鹏 《理论观察》2013,(5):50-51
长久以来,中国国内学界主流观念仍然看不到在洛克文化中主权国家死亡率极低的国际政治现实,而一直在用霍布斯式的观念审视国际社会的互动和一味地强调朝鲜对中国“屏障”功能的地缘战略价值.在海陆空天网立体化作战的五维地缘政治互动时代,单纯地强调海陆二元互动的古典地缘政治哲学及其指导下的强调朝鲜作为海权与陆权跳板与桥梁的意义还有多大?中国在未来因应半岛局势突变最为有利的地缘战略支撑点是长达400多英里的漫长中朝边境线,还是从来没被中国学术界注意到的长度仅为中朝边境线四分之一的半岛“窄颈部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加速,各国在政治经济上的联系不断深入,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现象既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在致力于维护全球贸易体制和开放型的世界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方针。文章通过分析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想象与地区合作的关系,力求分析一带一路存在的机遇与风险,为我国的对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批判地缘政治学与南极地缘政治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玉刚  周超  秦倩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116-131,159,160
批判地缘政治学是地缘政治学的最新发展,它借用了后现代主义理论,证明并解构凝结在制度、技术和物质形式上的地缘权力,质问全球空间是如何被那些权力和权威中心不断地重新想象和重新叙述的,在领土意义淡化的情况下,新的地缘政治是如何在科学、知识、观念等内容上被重新建构的。南极地缘政治大致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中又大致可分为领土驱动、科考和资源驱动、环境生态驱动三个阶段。自第二阶段领土竞争的意义有所淡化起,各种新的南极意义被不断构建并相互竞争,构成了南极地缘政治发展的新景象,批判地缘政治学可以为我们理解这方面的变化提供很好的理论工具。批判地缘政治学视角下的南极地缘政治发展要求我们更重视科学、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力量的影响以及《南极条约》体系等新的知识创造、供给和传播的场域,参与和南极相关的各种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和意义系统的塑造,同时对这些方面的深层含义和相关力量的实质意图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以天山为界分南北两线。以喀什为外联枢纽的南疆线是西域稳定的关键线路。与北疆线地缘政治特点不同,此线不利于国家军事力量大规模机动,在历史上多是境外势力渗透并资助中国西域分裂势力的关键通道。欧亚大陆可容纳的古今战略力量,大体分欧洲、中亚和中国三部分,其两端若有任何一方衰落并由此造成战略力量的收缩,都会引发中亚战略力量在欧亚结合部即中亚地区的崛起和扩张。这样的变局一旦出现,它对中国西陲安全造成的压力当然是全方位的。目前,中国西域地缘政治环境在机遇和挑战两方面都有了向汉唐形势回归的趋势,8世纪出现在中国西陲的"大食"形势再次向中国西陲逼近,地区恐怖主义为争夺这个战略真空并由此对中国西陲造成的安全压力和危险必将同比增大。当前中国西域恐怖分裂主义事件日益向南疆喀什一线汇集的事实表明,它们已不是互不联系的偶发事件,而是有着在历史上被新疆分裂主义势力规律性地多次重复过的地缘战略取向。为了间离中俄关系,日本在诱导中国西进中亚,而东海则是中国安全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