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西部地区12省市的年度FDI总额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趋势面模型,对研究对象的空间集聚和趋势面进行分析。分析显示,西部地区的FDI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具有正的辐射效应,即大部分省市处于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区域,但高FDI地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辐射效应有限;西部地区吸收的FDI总额有所增长,但增长较缓慢,且主要集中在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近年来兴起的主流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85-2007年期间我国29个省市区实际利用外资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测量了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辐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1989年以来,我国29个省市区实际利用外资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从空间集聚效应来看,空间集聚逐渐从珠三角、长三角向环渤海地区扩散,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扩散,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保持一致;从空间辐射效应来看,具有正向辐射效应的高高集聚型省市区日益集聚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负向辐射效应的低低集聚型省市区日益集聚在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状况与区域间引资差异,文章从FDI区位选择理论出发,在收敛理论基础上,构建FDI收敛模型,考察空间效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对FDI收敛的影响。研究显示,首先,1997-2019年中国各省份FDI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存在一定的集聚效应;其次,收敛特征方面,在华外资不存在显著的整体α收敛,各地区FDI存量差距并没有明显的缩减趋势,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这意味着地区间引进外资具有“追赶效应”,FDI低存量地区具有较高增速,并且,引入空间效应后的收敛系数和收敛速度都有所增加;最后,影响因素方面,除了FDI空间溢出有利于区域间引资均衡以外,传统的战略资源状况、一般性资源状况、市场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引资收敛的积极作用仍值得重视。文章据此提出了重视空间聚集与空间溢出效应、引导区域间错位发展、落实全国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引资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陕西省83个县为研究单元.通过对2000 2008年县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空间计量研究.揭示了陕西县域经济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陕西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局Moran指数和Moran散点图显示陕西各县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集聚效应,高高集聚型的县位于陕北西部,而低低集聚型的县则分别位于陕北东部和陕南中部;局部Moran指数显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正负两个“增长极”.分别对其周边的县起到正向扣负向带动作用.2000年以来,这种正向带动作用逐步加强,而负向带动作用则正在减弱.  相似文献   

5.
赵德昭 《财贸经济》2018,(1):118-131
本文系统构建了包含FDI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6-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FDI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布格局和时空跃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在区域分布和空间集聚类型上基本保持一致,已形成以东部地区为集聚中心的“核心一外围”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近邻效应.全国样本的空间计量结果表明,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其空间集聚格局具有“马太效应”特征.分地区样本的空间计量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要小于东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弱于中西部地区.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实施区域差异性的引资政策,充分发挥其正向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利用FDI产业的梯度转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集聚的空间非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测度2005-2018年30个省级行政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研究我国各区域贸易便利化对FDI的影响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引资效果更好。而且贸易便利化对FDI发挥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水平的贸易便利化对邻近地区FDI发挥的“扩散效应”强于“虹吸效应”。贸易便利化分维度回归结果表明:各维度呈现差异化引资效果。门槛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在贸易便利化促进FDI的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门槛特征。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日本FDI)从一开始便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大集聚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则长期被排斥在外围地带。未来一段时间内,日本FDI在东部地区仍处于集聚上升的阶段,并有可能出现由核心城市连接的集聚带。东部地区若想维持引资的优势地位,须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而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引资突破,则应充分利用日本FDI在东部地区的经济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现有关于FDI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的文献往往忽略经济集聚的作用,文章构建"FDI-经济集聚-绿色经济效率"的逻辑框架,并基于2004~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FDI对绿色经济效率扮演着双重角色,其既通过产业结构产生负面效应,又通过经济集聚与节能减排技术发挥正面效应;(2)FDI总体上有利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这得益于经济集聚在削弱FDI产业结构效应的同时,强化其节能减排技术效应;(3)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地区,当经济集聚适度时,FDI与经济集聚能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促进绿色经济效率;当经济集聚超过临界值,全国与东部地区呈现拥挤效应,而中西部地区呈现集聚效应,由此致使FDI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FDI在中国长三角区域是否存在城际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内部存在城际溢出效应,同时区域内也存在着较激烈的竞争;此外,人力资本、产业聚集、土地成本也使得FDI在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随着各地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逐步改善,引资策略的重点开始转变为营造投资的软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的引资战略应及时转换,充分利用FDI的聚集效应提高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2):269-270
自改革开放以来,FDI进入中国的增长势头强劲但其区位分布极不平衡。FDI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之下西部地区FDI的发展就存在落后的劣势。在西部地方政府一系列引资优惠政策的实施下,FDI已经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地区应抓住机遇增强对FDI吸引的竞争力,为外资进入创造良好环境。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结合西部地区FDI规模和结构的现状,分析其FDI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能够改变西部地区FDI发展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孙旭 《市场论坛》2008,(3):14-16
自从中国开始引进外资以来,FDI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但其分布呈现出明显区域集聚的特征,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这三个东部沿海经济带。近年来,FDI开始从东部沿海向外转移,其趋势一是向北部沿海和中部沿海城市转移,二是向东部沿海省内落后地区转移,而FDI并未大规模向西部地区转移。针对此问题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分析FDI区域分布集聚现象的原因,指出西部吸引FDI转移的困境,并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通过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规模和国内储蓄直接增加了我国国内资本积累;通过挤入/挤出效应影响我国国内资本规模。本文首先对FDI的直接资本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然后采用1991-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地区FDI的资本挤出/挤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在我国总体样本、东部地区存在中性效应;在西部地区只通过其滞后项影响国内投资,资本效应为中性;中部地区挤出/挤入效应不明确。此外,东部FDI对地区资本存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则对当地资本形成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西部地区FDI转化为国内投资速度慢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13.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远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8(10):84-91
将全国各省(区、市)根据区域进行划分,组成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横截面,利用1992-200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具有创造效应,对进口贸易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进一步比较各区域,发现东部地区的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14.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投资的影响:挤入还是挤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国内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这表现在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上。本文利用Fry(1995)的模型对1990年至2004年FDI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FDI对我国国内投资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在东部不同省份存在明显的挤入或挤出效应;在中部不同省份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入效应或效应不确定、不明显;在西部部分省份存在挤出效应,多数省份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开放条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30个省市1999-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层面而言,单独的FDI并未对我国专利申请量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区域的检验表明,FDI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即FDI对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无显著影响,却能显著促进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对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非国有化程度、城市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等制度因素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同时制度因素通过增强FDI的吸收能力间接提高了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的研究警示,引资政策应充分考虑中国区域的异质性,不可盲目引资。同时强调制度因素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总结FDI影响OFDI的集聚经济传导机制,构建一个含集聚经济和OFDI规模决定方程的联立方程组,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3SLS估计,对中国制造业OFDI的动力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的集聚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OFDI有着显著正向作用;收入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通过FDI的竞争效应技术溢出路径有利于实现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而实现高端制造业"走出去",而收入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通过FDI的集聚竞争加剧效应会对本土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反而不利于OFDI规模扩张;金融危机之后,在创新驱动战略导向下,中国通过FDI提升技术效率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成效明显,成为了OFDI规模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我国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FDI区位选择的六大影响因素建立模型,基于我国东部区域、中西部区域共14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素质人力资本供给和产业集聚因素对东部区域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有显著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信息化水平和产业集聚因素对中西部区域吸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有显著影响。为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FDI的进入,东部区域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培养更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后备人才;中西部区域应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产业积聚有利于吸引FDI,同时FDI也有利于产业积聚的形成。二者的协同发展有利于一国和地区的发展。在西部,由于产业集聚效应低下,严重限制了该协同发展效应的发挥。根据西部自身的特点,提升产业积聚效应,加大对FDI的吸引力度,有利于发挥产业积聚和FDI的协同发展效应,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物流业集聚影响工业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机制,利用中国265个城市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全国、东中西部内部、东中西部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外溢效应及总效应,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考察了这三种影响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整体层面,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通过技术效率路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和总效应。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在中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外溢效应不显著;在东中部地区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外溢效应;在东西部地区之间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同时从环境治理效果和环境治理成本角度选取指标刻画环境规制水平,综合考虑变量内生性和空间溢出性问题,以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VAR模型分别对全国整体以及东中西区域环境规制、FDI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环境规制与FD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污染避难所假说"是成立的,并且相邻地区间环境规制行为存在明显的"逐底效应";环境规制效果在我国不同区域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污染避难所假说"显著成立,在东部地区却支持"污染光环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