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维峰 《活力》2005,(12):6-7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总局党委确定,未来五年垦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垦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民主法制,构建和谐社会,确保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快推进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紧紧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追赶国内先进发达地区,使垦区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职工群众生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让职工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势下,各级审计机关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发挥审计的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等职能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刘晓光 《活力》2007,(4):11-12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全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全省“十弱县”的明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丰义新农村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4.
王海平 《活力》2007,(3):11-11
今年是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一年,为全面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现各项奋斗目标。2007年,八五八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继续夯实现代化农业基础,全面加强以水稻为主的种植业、以奶牛为主的养殖业和以稻米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业,全面实施能人带动、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小城镇牵动四大战略,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执政兴企能力和全民综合素质,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开发新的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扩大经济总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一三五七九”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范亦煜 《企业科协》2006,(9):15-16,18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企业科协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国科协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为推动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好企业科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近年来又相继作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以及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保障作为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稳定器”,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维护社会安全,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科学、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应当看到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问题和困难与发展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7.
《审计文汇》2006,(9):3-19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明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第一年,按照党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要求,我署对“十一五”期间的工作作了初步规划。“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服务大局,“十五”时期财政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十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不平凡成就的五年。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精神。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实施。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得到改善.取得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高点起步的预定目标。2006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增长比较快。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360亿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社会阶层不断壮大,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大批“非公”经济组织。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建的重要领域。中国共产党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就必须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积极开展组织资源,充分发挥“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作用,这是“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根本,也是“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国土经济》2008,(4):11-17
为科学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划,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4.
《上海物流》2007,(3):28-32
“十一五”期间是上海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按照中央对上海发展的定位,着眼于实现“四个率先”要求和建设“四个中心”大局,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全国发展的大环境,推进上海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顺利启动“十一五”规划蓝图之际.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在这一宏伟而艰巨的进程中.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综合职能部门.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本省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现状.找准财政工作切入点.切实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力地推动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晓光 《活力》2007,(7):10-11
构建社会主义和潴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斟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践证明,社会和谐离不开发展这个硬道理,特别是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对于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绥化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着基础比较薄弱、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和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同发达地区相比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繁重、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客观地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必须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建立新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确立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实际出发,并结合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提出的一个战略性决策。  相似文献   

19.
易理中 《审计月刊》2006,(11):21-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审计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于审计工作始终,以涉农专项资金审计为主线,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抓手,把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纳入审计和审计调查的范围,全面履行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决策。“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要完成好这一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作为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履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发展、维护农民权益、服务和谐社会的职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适时提供国土资源保障.全面做好用地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