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苏贝 《中国品牌》2014,(1):61-63
2013年12月3日,“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30名候选人名单正式对外公布,双汇国际董事局主席、双汇集团董事长、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成功入围。经过2011年瘦肉精事件的洗礼,双汇集团在成功走出品牌危机的同时又加深了对品牌声誉的认识,一年以后,双汇业绩基本恢复元气。而此次备受关注的中国企业在美最大并购案—双汇国际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项目完美谢幕,意味着双汇不仅已经走出瘦肉精事件的阴霾,而且双汇的品牌价值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吃掉”了美国的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商。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家最大肉类加工基地合二为一,是否生出一个全球猪肉生产“巨无霸”?中国媒体纷纷欢呼双汇为中国梦添彩。  相似文献   

2.
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和双汇国际5月29日共同宣布,双汇将以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亿元)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Smithfeld Foods,SFD.NYSE)的全部股份。据悉,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成立于1936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双汇集团控股公司是河南双汇投资开发公司的主要股东,河南双汇投资开发公  相似文献   

3.
<正>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双汇”,但提到万隆,恐怕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殊不知,十几年来,正是作为双汇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万隆带领双汇集团经风雨、涉险滩,把一个资不抵债的小肉联厂,发展壮大为今天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成为中国肉类加工行业的龙头老大,双汇集团是否可以稍停一停前进的步伐?不!万隆对“双汇”的事业永不满足,用他自  相似文献   

4.
双汇集团从源头控制生猪质量,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对高品质生猪进行屠宰、冷分割,生产出安全、卫生、营养的双汇冷鲜肉。为彻底完善肉类消费的绿色通道,双汇集团开创性地建设了中国第一家双汇连锁店。  相似文献   

5.
河南双汇集团是世界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其连锁店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巩固发展阶段,战略转型和组织再造阶段。双汇构建了连锁零售终端,以生鲜便利店为主要零售形态,以直营和加盟连锁方式为主,自配物流配送体系。为促进双汇连锁店发展提出应强化双汇连锁店在双汇集团中的战略地位,创新和完善连锁经营模式,提升零售技术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特大型食品集团。双汇商业公司以销售双汇生鲜肉及肉制品为主,它的主要销售渠道为双汇连锁店。目前,双汇商业公司已经在河南、河北、四川、湖北等省开设了200多家连锁店。“十五”期间,双汇商业公司将采取加盟、合资、独资等方式在全国建设2000家连锁店,形成遍布全国的肉类终端营销网络。双汇连锁店内最具特色、销售比例最大的产品是生鲜肉,为保证肉质的新鲜,双汇连锁店提出“生鲜肉不过夜,凌晨由总部把当天的生鲜肉送达各门店,未售完的晚上拉回总部另行处理”的措施。特殊的产品特点对…  相似文献   

7.
双汇该死吗     
王文正 《浙商》2011,(9):38-41
所有的标语,10分钟之后全变成了讽刺!无论是双汇集团总部的“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还是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济源双汇”)的“诚信立企,德行天下”;无论是双汇连锁店里的“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还是冷鲜肉专卖店里的“要吃优质放心肉.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的双汇"瘦肉精"事件爆发后,双汇公司又几度陷入食品安全信任危机,这与其之前给出的承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后瘦肉精时代"双汇集团应对危机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双汇集团出现质量问题、无法汇聚信任的原因在于其态度不端正、子母公司沟通不畅、组织内控失效与危机管理无力。  相似文献   

9.
自媒体曝光双汇集团下属工厂使用含"瘦肉精"生猪一事后,这家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已深陷"瘦肉精"丑闻,损失惨重。双汇"瘦肉精"事件对中国食品加工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双汇集团开展工业旅游的优势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工业旅游对我国的工业企业和旅游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和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非常具有开展工业旅游的潜力。本文在客观分析双汇集团开展工业旅游的优势基础上,就双汇集团如何开展工业旅游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1.
瘦肉精致双汇品牌受损据央视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部分流向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消息一出,在各方均引起了不小的震动。3月15日,双汇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即以跌停回应市场。大量超市、零售店下架双汇冷鲜肉和火腿肠等肉制品,一些双汇加盟店也"改旗易帜",脱离双汇的销售体系。该事件无疑再度加剧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  相似文献   

12.
漯河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双汇集团)一直都是中国农业企业的典范,人们几乎很难将这个"杀猪卖肉"的传统型企业与高科技联系在一起.其实,像双汇这样的企业对信息化的要求比一般的企业更为迫切.可以说,从生产环节到分销系统再到商业零售的信息化,都关系到集团能否大踏步地前进.  相似文献   

13.
双汇集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戍了卓有成效的新产品终端营销策略,并依靠其强大的执行力,每年都能够成功地将新产品运作上市.在阐述双汇新产品终端营销策略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总结了其新产品终端营销策略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袁婕 《现代商业》2012,(10):31-33
逝去的2011年,对于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双汇集团来说,"瘦肉精"事件让这家企业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而央视十几分钟的报道,无疑给双汇全体员工上了一堂代价巨大的安全课。逝去的2011年,对于肉制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双汇集团来说,"瘦肉精"事件让这家企业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而央视十几分钟的报道,无疑给双汇全体员工上了一堂代价巨大的安全课。"  相似文献   

15.
“不走进双汇。你就不知道双汇产品是如何‘炼’成的”。6月18日,漯河市双汇集团第一工业园生产加工基地大门口,一位刚参观完双汇生产全流程的庞先生说,“生猪屠宰加工到‘头头检验’后,再进行冷鲜肉分割,直至到火腿肠等熟食产品出厂。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而且完全是在全封闭的无菌生产车间进行。”  相似文献   

16.
符胜斌 《新财富》2013,(9):74-83
经过数年的追逐,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国际终将以48亿美元的代价收购美国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虽然该交易还需取得一系列政府部门的审批,成败尚未定论,但双汇国际所采取的方案及相关路径设计值得后来者学习和借鉴。此次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实际上准备了两套截然不同的方案,具体采取哪一种方案取决于史密斯菲尔德现有债务的重组情况。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案,若能完成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后续整合发展和去杠杆化,都是双汇国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晓悦 《中国品牌》2013,(12):58-60
在资本方的助力下,双汇国际71亿美元的"蛇吞象"并购案尘埃落定,双汇国际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或将不得不转移到并购后的整合和债务的偿还上73岁的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端坐在圆桌上座,他的右边是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SFD)首席执行官C.Larry Pope,左手的座位留给了鼎晖投资合伙人、双汇国际副董事长焦树阁(焦震)。2013年10月10日,一场容纳了300人的庆祝晚宴,在面朝维多利亚海港的香港丽兹卡尔顿酒店举办。参与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案的核心操盘成员约20人,以Peter Blair定制领带为标志,散布在会场四处,领带的"主角"是屠刀与整猪,  相似文献   

18.
双汇商业连锁已成为双汇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年轻的双汇商业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只有勇敢地去正视和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才能抵御市场的冲击和考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营销在食品行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食品企业的重视。本文以"双汇公司肉类食品"为研究对象,对双汇公司实施绿色食品营销进行SWOT分析、可行性以及必要性分析,探寻双汇公司实施绿色食品营销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视察双汇集团后批示:在全国肉类行业一筹莫展之际,双汇集团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型食品集团?并要求在全国推广双汇集团的经验。那么,双汇集团的成功经验在哪里呢?这里面,除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给予的机遇以外,更主要的是双汇集团在抓管理、练内功方面确实有一套成功的经验,这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挑战极限向极限冲刺形成了双汇集团的科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