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商品粮基地建设陈淑兰建立以生产粮食为中心任务的商品粮基地,是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商品率,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研究如何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粮基地,是十分必要的。一、建设商品粮基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解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迅速,基本...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是吉林省农业的主体,而农业又是吉林省经济的基础。因此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振兴吉林省经济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从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论述吉林省粮食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问题.探究商品粮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优化与策略选择是实现基地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基于对商品粮基地存在的缺乏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生产能力不足、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粮食生产前后延伸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的分析,从粮食供给能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与环保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对接、农业结构协同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提出了构建综合开发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协调和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基地农民整体素质等实现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商品粮基地建设面临着农民增收滞缓、粮食持续增长能力下降、市场约束增强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粮食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建设,增强商品粮基地的区域经济整体功能,大力发展玉米转化产业,努力实施纵向为主的种植业结构优化。同时,中央政府要适时调整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5年来,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探索农业生产关系变革途径,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化农业的新路子。省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用15年的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的跨世纪宏伟目标,开创了吉林农业新的征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由1992年的184亿公斤,提高到233亿公斤,5年间增加了近50亿公斤。粮食商品量、商品率、人均占有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5年来,我省提供商品粮总计达到620亿公斤;出口和调出粮食190亿公斤,仅1995年、1996年粮食  相似文献   

6.
一、巩固上海西部商品粮产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农业的基础。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肩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向城市提供部分商品粮和绝大部分蔬菜、瓜类、肉、禽、蛋、奶、鱼及部分鲜果等副食品,而且要为菜区提供商品粮,要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粮。因此,郊区农业必须抓紧抓好粮食生产。上海是我国消费商品粮最多的大城市之一,粮食大部分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相互交织,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本文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审视,认为:在当前阶段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1)必须坚持国内自给为主、进口调剂为辅的原则,既不能片面强调自给自足,也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2)必须同时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3)必须继续高度重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4)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经营制度,实现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文章最后,提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八项政策建议:(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3)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种粮比较效益;(4)积极探索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5)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降低粮食物流成本;(6)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导粮食适度规模经营;(7)健全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保持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8)鼓励企业到国外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开发利用国外资源,进一步拓展国际粮源。  相似文献   

8.
一、黑龙江省农业优势(Strength)和机会(Opportunity)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是中国耕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位,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2500万吨以上,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粮食生产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秀萍 《经济纵横》1998,(11):58-61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改革开放近20年的时间里,吉林省的粮食生产发展迅速,连续跃上两个台阶,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长期的粮食生产,形成了吉林省农业发展的独特特点,在自然情况等随机影响的波动中表现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国际粮食供给减少,而需求明显上升,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在严峻的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下,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而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入手,研究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吴江市地处太湖之滨,历来是全国著名的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注重农工贸三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1993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73亿元,工农业总产267亿元,财政收入3.13亿元,进入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前列。近年来,吴江市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农业不仅没有萎缩,而且在因建设需要和结构调整等、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总产连续11年稳定在4.75亿—5亿斤之间,每年向国家提供1亿公斤左右的商品粮。近三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达20%以上。先后两次受到国务院的表彰,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其成功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康效良 《经济师》2001,(1):182-185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加强农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和水资源紧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陕西中部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探索其发展规律,分析其障碍因素,寻求其发展潜力,采取“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战略措施,对同类地区的粮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去年9月初至10月末,我们在江西省泰和具蹲点调查期间,对如何扶持商品粮大县稳定发展粮食经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泰和县是江西省主要的产粮大县,又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15.
<正> 2001年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促进科技进步以及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等。但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于要取消非关税措施、降低关税,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因此,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加入WTO以后,面临的市场冲击比一般农区和其他粮食主产区具有显著的不同。现阶段吉林省农业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6.
李玉明  杨慧 《生产力研究》2012,(8):47-48,53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黑龙江垦区粮食的生产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文章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1995—2009年影响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粮食产量为因变量,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膜使用量、农业机械化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员数、成灾面积为控制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又提出了提高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的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藁城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调查曹书增藁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早在五十年代就被国务院授于"粮食元帅县"称号。1987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国家商品小麦、秸秆养牛、瘦肉型猪基地和河北省商品粮基地,今年又被列为全县产粮大县。近...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我省深入落实中央实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重大部署,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建设,稳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2011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114.1亿斤,成为全国第一产粮大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河北京九沿线经济优势与新经济增长点分析河北京九沿线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冀中、冀中南平原区,是典型的农业区,是河北省乃至国家的农业基地之一。该地带土地资源、农作物资源、物产资源丰富。据对河北京九沿线13个县市的统计,其中国家级粮食基地县或商品粮基地县6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吉林省中部商品粮基地县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将部分指标标准化,利用MAPINFO对标准化数据进行空间化分析。研究表明:吉林省中部商品粮基地县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但整体经济效益水平较低。导致这种空间特征分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空间落成的制度导向明显,单一地强调以产量为目标,生产单位行政界限过于突出,县域空间内部和县域之间的资源配置合理性不足,使得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单一,整体竞争力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改变以单一产量优势定位商品粮基地县主导功能的方式,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并鼓励创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