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化的此次时尚产业升级,也许需要很多年才能真正实现。"就所有的设想来说,其实再给我10年的时间都不够。"葛文耀如是说。葛文耀已经在家化干了23年,但是现在是他最"着急"的时候。他的着急不是因为退休,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不止一个员工曾经向葛文耀表达过担忧。"去年有位46岁的员工找我聊天,他说你再做5年退休的话,我都51岁了,万一再过两年家化情况不好了,想跳槽也没有人要了。"葛文耀很清楚这位员工的心思,"我不希望他们再重新去  相似文献   

2.
谭俊峤,85岁。虽年事已高,但仍活跃在包装印刷行业的最前沿。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跑市场,与谭老有过接触的人无不从他身上感受到不竭的活力。面对大家的赞誉,谭老总是谦恭地说:"我的原则是,多  相似文献   

3.
一家空调制造商突然宣布要用工厂化的方式在一年内建造200幢高楼,没有搞错吧……不够颠覆的事儿,张跃看都懒得看一眼。这位只对"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感兴趣的技术怪才,如今将视线锁定在了一项令他激情迸发的新事业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将会颠覆整个建筑行业,甚至改写历史……"说着,这位远大集团老总顺手扬起一沓厚厚的设计图纸,清瘦的面庞上漫溢着自豪。不用说,这正是在建筑行业和地产圈子里掀起轩然大波的"可持续建  相似文献   

4.
正前几天,贵州三穗县台烈镇某用电客户一句"我没钱"的话,气得贵州电网公司三穗供电局台烈供电所催缴电费的一名员工差点当场"吐血"。这句无赖的话,是4月27日下午这位供电所员工在台烈镇某村催费时,一位中年村民对他说的话。据了解,这是自15日开展催缴电费工作以来,他第三次面对面向这位客户递交催费通知单了。但当天这位村民接过通知单后却不耐烦地说:"我没有钱,等我有钱了再交。"  相似文献   

5.
最近听说一位企业老总晚上在家里看电视时突然心慌胸闷、四肢冰凉、大汗淋漓 ,家人急忙把他送往医院 ,诊断结果没有脑溢血、心肌梗塞之虞 ,没多久症状缓解 ,不治自愈。但此后 ,接连发生上述症状 ,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和窒息濒死感。后经几名内科专家会诊 ,结论是“紧张焦虑综合症”。原来 ,这位老总所在企业经济效益滑坡 ,外部竞争环境激烈 ,内部又面临单位职工下岗、再就业等问题 ,内外交困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得了上述症状。其实 ,像这位老总所患“紧张焦虑综合症”的并非个别 ,不少企业厂长、经理在不同程度上都患有因长时间紧张和超负荷压…  相似文献   

6.
两个张瑞敏     
尽管时间已过去了30年,可张首席的“成名往事”却仍在江湖上流传。可以佐证的是,不久前,我在和几个90后聊天时,问他们都知道哪些企业家,一位同学脱口而出,“张瑞敏。”“那你都知道他什么?”“是……砸冰箱吧?”看着他不太敢确定的样子,我笑着鼓励,“你说对了。还有呢?”沉默了一会儿,这位同学摇了摇头。说心里话,对于这位90后的回答我基本满意,虽然所知不多,但对企业界也算有所关注,和大多数学新闻的同学相比,已经不错了。让我稍感遗憾的是,和很多人一样,这位同学对张首席的了解还是几十年前的,对现在的则有点缺乏。  相似文献   

7.
郑言 《现代班组》2008,(2):16-16
【编辑留言】"将尾"——班长,特别是老班长,他们干难活、抢急活、摊累活,冲锋陷阵大半辈子,体力、精力都已严重透支,大多想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可他们有二线吗……我是一名维修班班长,今年53岁,在这个岗位上都干30多年了,按照政策还有2年退休,现在我真盼着自己能早点退休啊!说实话,自己是越来越不能胜任维修工作了,说内心话也早干够了,老伴也常唠叨说我该抱孙子的人了,还跟小伙子一样倒班,有时还上夜班,其实我知道自己也真的受不了。想当年,单位设备陈旧,还有很多机床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我那是没黑没白的干,有很多零件都是我自己动手制作,看着一台台维修好的设备又能干活了,心里真高兴!  相似文献   

8.
正敬业黎明"现在,我晚上做梦都是铁塔,看着一座座铁塔映衬着蓝天刷刷地拔地而起,心里那个痛快啊。"这个梦的主人公叫高翔,是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基建部副主任。他说,建设好廊坊电网,彰显冀北"一保两服务"职责,助力廊坊经济腾飞,是我最大的梦想。他始终踏实做人、勤恳干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以不变的坚韧与坚守推动工程有序有力开展,以创新的工作思  相似文献   

9.
我的求职路     
至今仍记得我的初次面试,应聘的是营销一职,尽管怀揣着学生记者证、党员证等一大堆证书,但脚一踏进招聘办公室,心就狂跳不止,目光刚一接触到老总的眼睛,脸就刷地红了,连递证书的手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老总看完我的自荐材料,提个问题,我却答非所问,压根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结果老总说:"也许你在学校表现不错,但企业与校园大不一样。"我好半天才憋出"谢谢"二字,收起材科逃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总”,省优秀企业家,象一位一线工人。只要进了工厂大门,他便着一身与一般工人一模一样的厂服;只要有一点空闲或需要“大会战”之类的时候,他便出现在分厂里,象一线工人一样干得满头大汗,还时常加班加点。工人们服他,某种意义上也正因这位‘工人头”在公司内几乎什么活都干得好,而且“当了官”也不摆架子地常常去干一些脏活、累活、苦活。每有记者去采访,工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周鸿墩什么时候在别人都不敢的情况下钻进热烘烘的炉道去修理设备之类。因此,当省企业家省劳模之类的荣誉落到周鸿墩的头上…  相似文献   

11.
王联 《化工管理》2014,(19):17-19
“煤化工人才我们缺得很,煤化工人才紧俏得很啊!”一位陕西煤化工企业的老总一听记者问起煤化工人才,在电话那头迫不及待地表明了态度。末了,这位老总还不忘叮嘱记者,要是有煤化工方面的优秀人才千万别忘了引荐给他。就在煤化工行业“超速”发展的同时,像这样越来越难招到合适人才的化工企业却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12.
李天田 《IT经理世界》2013,(19):106-106
某上市公司、家族企业新近空降了一位高级职业经理人。家族势大,新人牌大,外界对此议论纷纷。公司大佬在一场会议上表示:“外界质疑空降大元帅能在我们公司存活多久,我在这里说明我的态度——既然请他来,就证明我完全信任他。他要是能活到150岁,我巴不得让他干到150岁呢!所以,这难道是一个问题么?”  相似文献   

13.
<正>"装置区里的每台设备、每根管线都像我的孩子。每天看着它们,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提起孙培志,许多人首先是竖大拇指:"那个人很有主见,是个实干型好领导。"孙培志1992年参加工作,在中原石化已经干了二十几个年头。最早在乙烯车间任值班长参与乙烯装置原始开车,丁烯车间成立时,他任职车间技术组长,参与了4套装置的原始开车及技术改造。2010年中  相似文献   

14.
正在工具箱上翻阅图纸认真地看着加工参数后,他转身在操作键盘上熟练地进行编程,而后弯腰用塞尺细细地量着零件的尺寸……获得第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车工比赛冠军后,这位中航工业黎明公司的洪家光来到车床前和往常一  相似文献   

15.
<正>他,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农电工,可他却凭着优质的服务和多年的奉献,用真诚换来了一方百姓的广泛好评。"我既然干了农电工,就要快乐生活、勤奋工作,更好地为农村服务,这就是我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2001年2月,年仅39岁的俞培根接任秦山核电公司新一任总经理,从而成为当时“核电圈子”里最为年轻的一名“老总”。当记者谈到当时的情形时,俞培根很严肃地对记者说:“别看我当时只有39岁,我的‘头脑’可是已经50岁了。”他所说的“头脑50岁”,指的是秦山核电公司当时领导班子的平均年龄50岁。在他任职期间,这个领导班子“有如一个人一样”,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着秦山一期的发展。“秦山一期如何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这是当时我们思考的核心。”俞培根告诉记者。5·10事件:“上午我还在做安全运行经验汇报,下午机组就非计划停堆了”俞培根接任总…  相似文献   

17.
连日来,从电视上看到主题集中的"现身说法":法轮功的练习者或其亲属以惨痛的经历愤怒控诉法轮功的歪理邪说。其中有位中年汉子讲,他72岁的父亲,老党员、离休老干部,自迷上法轮功后,有病却坚持不就医,病已经很重了,他老伴下跪求他就医吃药,他也不听,直至走上不归路。这位中年汉子痛哭失声:我父亲枪林弹雨都闯过来了,为什么会死在法轮功上啊?看完这段报道,我在低回之时,突然想起欧阳修的一句话:"智勇多困于所溺"。"溺"者,痴  相似文献   

18.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钱晓明他,曾有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薪资待遇,然而他毅然放弃这份别人羡煞的工作,回到母校寻找"家"的感觉。"2005年,我从香港理工大学毕业,2006年,来到了天津工业大学任教。"这样的经历引起了记者们的好奇。看着我们一脸的问号,钱晓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在那里我找不到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早上,CIO老胡刚在办公室坐下,销售总监老夏就气急败坏地冲进来,对着他嚷嚷:“我们部门的骨干已经走了俩人,还有几个在蠢蠢欲动。这都是你那该死的CRM干的好事!离了这些销售骨干,你替我背Quarter(销售定额)呀?!”老胡平静地看着对方,一言不发,让其尽情宣泄心中的不满。他在夏总监来之前,已经知道了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是有风险的,而我对机电行业的未来有信心”刚从日本JIMTOF(国际机床四大名展之一)归来的钟国苗在浦东机场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公司红艳艳的广告牌,“2007第九届东博国际机床展”正热烈地向国内外厂家、观众发出下一次邀请,看着看着,钟的思绪似乎已经飘到了展会现场。不知不觉已在这行闯荡了十年,从原先国家机构的员工到上海东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EASTPO)总裁,这位个头不大、在长江三角洲却名声不小的杭州人突然生出些许感慨。尽管钟国苗是低调的,但是媒体对他自有说法:他有沪上展览业“浙商”第一人之称,掀起了沪上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