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贷款损失准备在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中的作用,以及盈余管理行为对这种作用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贷款损失准备能够有效应对商业银行风险:在当期贷款质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越多,其未来一期的个体风险和外溢风险就越低。而盈余管理行为则削弱了贷款损失准备的风险应对能力:商业银行受盈余管理行为影响而未足额提取的准备越多,其未来一期的个体风险和外溢风险就越高。本文的结论对于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的优化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未来银行资本需求巨大且消耗速度快,传统的资本补充渠道对长期性的银行巨量资本补充需求难以为继,必须尽快找到新的高效的资本补充渠道以满足商业银行长期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提出银保联合创新释放经济资本的思路:通过贷款损失保险释放部分被占用的经济资本,以释放的资本拓展新业务进行循环再造,银行由此获得发展信贷业务所需的新增"虚拟资本",并构建相应的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面板VAR模型及2004~2009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银行贷款行为、盈余管理策略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从中国代表性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来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与净利润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这证实了盈余管理行为的... 相似文献
4.
少数大客户一直因其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得到银行的青睐,特别是对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向这类客户集中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贷款集中不但增大了银行的风险,而且还侵蚀了利润.贷款集中行为短期看似乎因大客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而使贷款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但实际上最终会导致银行陷入风险和收益被一家或少数几家客户套牢的被动地位,加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5.
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措施,无效的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资本与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有意愿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方面,而对其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很少涉及。贷款损失准备效率是指银行管理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的有效性,即实际设置的贷款损失准备与其有效边界的偏离程度。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无效性,没有达到效率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决策效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本必须覆盖风险命题的要求,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决定了银行的资本规模和资本的配置,银行资本管理实质上等价于风险管理,资本约束实质上就是风险约束。资本软约束是制约中国商业银行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但仅仅致力于资本充足率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风险约束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成长的瓶颈。只有从制度、技术和经营战略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尽快实现成长模式由资金约束到资本约束的转变,中国商业银行才能在效益、质量和规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7.
一笔贷款(或贷款组合)面临多大风险,其损失要用多少资本来覆盖,最终能带来多大的银行价值增值,这就是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关键。商业银行的三大核心——风险、资本、市值的关系就是贷款定价的基本依据。本文通过西方商业银行传统贷款定价与创新贷款定价的对比,剖析了传统贷款定价的不足以及创新贷款定价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建议将基于风险-资本-市值的贷款定价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试运用,鉴于目前诸多的约束条件,明确定价思路、分步改善条件、建立合适模型是现阶段贷款定价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似文献
8.
经济资本管理基于资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性,具有效益约束和风险约束的双效应。近年来,银行管理领域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其管理重点逐渐过渡到以风险度量和资本优化配置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经济资本是贯穿风险度量和资本优化配置这一过程的关键概念,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发挥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预算管理、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作用,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从长远看,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将对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产生重大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外部监管约束和价值创造内在动因两个角度,分析在资本约束的条件下,商业银行以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行为变动,并通过选取以净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作为统一监管标准下的可比口径,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因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回报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抵押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信用风险缓释技术之一。本报告分析了本轮经济增长中抵押贷款的增长趋势及其风险,比较了国内13家金融机构内部有关抵押的管理制度以及各监管当局现行的抵押监管要求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抵押品监管指引,指出商业银行要根据抵押资产价格走势调整抵押率、准确定价、充足拨备,避免经营的剧烈起伏。监管当局也要加强经济景气分析和有关抵押资产价格走势分析,对抵押率进行监测,并制定有关抵押问题的监管指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一系列银行资本监管要求,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现状,指出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途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途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资本协议》的颁布实施,是国际金融业的一件大事,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区别越来越模糊化竞争也将愈加激烈,资本金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国银行的竞争水平,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的资本金管理机制还处于一种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因此,完善资本金管理制度,有效补充资本金,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小微企业客群具有客户体量大、单笔金额小等特点,银行需要积极发展线上贷款业务来服务小微企业,同时也需要构建一套精准、高效的线上贷款风控体系,从而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本文以线上贷款的业务流程为主线,将获客引流、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中的风险防控重点进行有机串联,并融合了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手段,通过数据化、系统化、闭环化的方式探索出一套涵盖“准入+评分+预警”的线上贷款智能化风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Commercial real estate (CRE) loan losses are a recurring contributor to bank failures and financial instability, yet they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We examine a unique and proprietary data set of CRE loan defaults at banks that failed and were resolved by the FDIC after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We build upon an existing literature relating stochastic collateral values to loss given default (LGD). Consistent with model predictions, we show that CRE loans defaulting sooner after origination are more sensitive to declining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exhibit LGDs that are more severe. These results are robust to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the declining balance of the loan over time. Our findings point to an inherent fragility associated with high CRE loan growth, even without necessarily a deterioration in lending standards, due to the changing composition of CRE loan seasoning in the industry. This reflects an unexplored risk in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rapid and cyclical expansions in CRE credit. 相似文献
16.
正《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出台注定是中国银行业监管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该办法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全面吸收了"新资本协议Ⅱ"和"新资本协议Ⅲ"的成果,形成了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昭示了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决心,迈出了中国银行业监管标准与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接轨的重要一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主 相似文献
17.
一、新形势对于传统意义上商业银行计划管理的挑战 1、从内容上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计划管理是不齐全的和不系统的.任何管理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包含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计划管理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其涉及面之广超乎想象.我国商业银行,处于改革的转型期,由于产权、组织架构和利益机制上等问题,计划管理不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条块不分明,以条线为主下达,而以块为主执行考核.主管计划的部门一般只管传统的存贷款计划,其他计划诸如私金业务、国际业务和中间业务计划均由相应的业务管理部门下达,这些各自为政的计划目标由于缺乏统一协调性,往往在达成最终目标过程中就会产生矛盾,或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特别是业务计划与财务计划分头管理、毫不相关,业务计划完成了却未必完成财务计划、财务计划的编制与业务计划相脱节、业务计划和财务计划不配套、互相制约的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综合评价的一般标准 为衡量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程度和有效性,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进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全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我国转型期内的经济金融特征,构造了一个银行资产组合行为的局部均衡模型。在对中国银行业按照资产规模和资本状况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本文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模型的基本含义:由于银行间的异质性,紧缩性货币政策之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行为体现出了截面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确立以银行资产组合行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决策体系,加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等政策建议,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了资本约束的困境,宏观经济波动性的增强使得宏观调控政策出现了更加频繁、更加市场化的新特征。为突破资本约束的困境和防范宏观调控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战略转型,走低资本消耗、高盈利模式的集约化经营道路,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新趋势,另一方面还要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以控制业务拓展和创新过程中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