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东莞市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提高对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以2018年台风"山竹"气象灾害事件为例,总结归纳东莞市"山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与可改进之处,并在应急管理四阶段内容基础上梳理东莞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策略,为今后东莞市应对气象灾害类突发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为因素已成为导致灾害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并呈现上升趋势,给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由于人为灾害具有主观规避性,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防范。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坚持防范与治理,推进科技防灾减灾,完善政府人员的奖惩机制,加大灾害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救灾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本文以安徽省为例,概述了其灾害、灾情及特点,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重点分析了安徽省灾害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全省各类灾害的风险评估及早期预防、理顺和完善各级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基层、社区、公众应对灾害事故的意识与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政府对地址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快速高效的应急联动平台是否能够及时的建立,是目前的应急机制存在着协调性较差和联动性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尽管能够在地址灾害发生后各司其职,相互支援,但是问题的出现仍不能忽视。设立统一联动的减灾中心或常态化统一应急管理机构,可以高效且更受欢迎的提高各相关区域地质灾害行政应急能力。为此,就我国地质灾害应急机制构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然灾害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安全,全球合作防灾救灾刻不容缓。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各种灾害风险。在全球化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参与自然灾害管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非政府组织是自然灾害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政府灾害管理的有力补充。非政府组织组织形式灵活,深入民众,为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提供了新的平台。非政府组织不受国家政治的限制,能广泛的参与国际灾害管理,为实现灾害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非政府组织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法制环境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如果能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法制化管理、与政府的统一协调、为其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社会环境、广泛的参与国际合作等,将会提高非政府组织应对灾害的能力。以非政府组织为主要形式,建立全球合作的灾害管理体制,统一部署,合理安排,对实施国际防灾减灾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救灾工作的实现需要功能强大、适应性强、反应灵敏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而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能对其数据库中的原始操作数据进行有效存储和处理,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动态辅助应急救灾工作,最终实现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的共享,增强应急预警能力,提高应急决策和指挥的效率,使应急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地方政府防灾规划不系统。信息通报和公开制度执行不力,应急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危机意识淡薄等方面。我国政府应从加强自然灾害管理的法制建设,全面构建应急预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树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意识等方面入手,促使地方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为确保我国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口密集区,众多突发事件和灾害危机都有可能发生,对于大学校园更是如此。通过对松江大学城大学生防灾的基本现状开展实证研究,以发现大学生防灾所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从学生、学校及社会政府角度出发提出对策,来正确认识防灾的重要性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袁力 《中国市场》2013,(40):75-76
我国地震、洪涝、泥石流等重、特大灾害频发,灾后餐饮业应急体系建设尤为重要。从民生维护视角出发,需要对餐饮业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灾、减灾、备灾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0.
应急管理中社会公众的应急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平 《商业时代》2012,(2):118-119
当前我国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在应急过程当中不能及时的进行自救互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也给政府后期救治带来了高昂成本。提升社会公众应急能力已刻不容缓。政府要有意识的引导社会公众进行危机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定期举行一些常见灾害的应急演练,构建良好的应急沟通与协调机制,大力塑造应急文化,营造全民应急氛围,提升社会公众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7)
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城市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城市灾害也相伴相随,给城市的发展和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威胁。本文通过对石家庄防灾减灾情况的调查,了解了石家庄居民目前对于防灾减灾的认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促进石家庄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构建和谐河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增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频发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重视且不可回避的一项工作.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存在"人治"色彩偏重、应急理念重救轻防.缺乏专业性,危机公关能力弱等问题,应提高法治化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力度,健全应急管理能力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领导力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紧迫性、危险性、权威性、人本性、系统性等几个显著特征。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应急管理享有主体的地位。因此政府的领导者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有义不容辞的义务。作为政府的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力,努力提高应急管理的本领,增强化解危机的能力。这种能力所起的作用,就是领导者的前瞻力、感召力、影响力、控制力、决断力、协同力、创新力等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中各个系统和各个机制中所发挥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设应急物流中心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降低损失的有效措施,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南通的应急物流中心建设应着重从组织结构、作业流程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较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气象灾害之一,给城市居民生命安全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重大损失。研究依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及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制,阐述了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概念框架,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与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为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定量评价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建立运转高效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迫切要求.济南市应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针对中小城市突发事件的特点及现存问题,构建一套科学的应急管理系统,加快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从事发后的应急处置向预防、处置和恢复全过程管理的转变;从部门为主的单灾种向综合应急管理模式转变.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出最有效的公共政策,以最快的速度化解各种危机、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率,以保障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汶川地震的主要灾难教训,认为城市不可避免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灾害。面对灾害,必须制定综合防灾策略,并认为地震综合防灾策略应该包含规划、建筑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的结合,并分别从防灾规划,建筑抗震和公共政策的三方面,阐述了目前我国城市在综合防灾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是维护人类安全、健康的必由之路,防灾减灾工作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三方面的内容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群众防雷安全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防雷设施不完善等的雷暴高发区,雷电灾害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危害严重,为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事故进一步加剧气象部门防雷减灾中心应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完善医域内防雷设施建设。并加大防雷减灾科普缸椒宣传,增强公众防雷意识。  相似文献   

20.
曹丽 《商场现代化》2007,(22):246-247
自然灾害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种,常常给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具有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应当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预案建设,作好储备,通过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并在灾后积极做好重建、恢复工作,以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当然,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还需要有关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