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东美的生命美学把时空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符号,他承继中国古典美学的理念,视宇宙为道德与艺术的境界,以生命为中心,宇宙、生命、艺术三者之间形成双向回流互创不息的积极互动关系。这种融道德与艺术为一体的美学追求,体现出中国生命美学迈向现代的独特形态,优劣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2.
叶澜老师"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丛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的道德教育目标;以"经师与人师融通合一"的扎根式研究路径,促进了一个多边联动的"学术共同体"的诞生;立足基础学科:"全方位"引领德育发展;创建新的班级文化:致力于建立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和谐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 21世纪是一个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凸显的时代。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类生活,已经成为人们探索人生价值,实现道德价值的重要体现。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思考离不开关注教师的生命和生活。教师应具有身心和谐的心理素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美好的教师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美的吸引力、爱的感染力、无言的教育力。  相似文献   

4.
生命哲学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中小学教师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生命哲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主体性表现为生命体意识的觉醒、自我发展的自觉和生命意义的绵延。当前,中小学由于过度强化学生主体遮掩了教师生命体、教研不当分离限制了教师自我发展,推崇分数本位忽视了教师生命意义。通过给予人文关怀,促进教师生命体意识的觉醒;唤起研究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觉;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肯定教师生命意义来促使教师的主体性得以敞开。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自杀或者他杀事件时有发生,缺乏追求、虚度光阴现象更是常见,大学生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出现代高等教育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活质量不高及生命意义缺乏。高校在认清当前大学生"生命困境"的基础上,从生命意识出发,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寻找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于生命教育,国内教育理论界在这个概念的诠释上一直没有达成共识.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错误引导造成学生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教育缺失.因此,要从生命意识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出发,发挥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启蒙作用,重视学校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意识,尊重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观照的视角出发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生命是一切教育和责任的起点,只有正确认识生命本身,才有可能进一步唤起生命意识和生命情怀,从而珍爱和欣赏自己的生命,关怀和尊重他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程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负面的社会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大学生自杀和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生命教育已成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通过对广州部分高校生命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以期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中的困难,提高生存能力;激发生命的潜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在理论架构上以天人合一为框架,融合了生态本体论与生命实践论、生命境界论,在肯定自然生态内在价值的同时,高扬人的主体性,把生态本体化为一种生命意义的定位、生命价值的实现和生命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大学生对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感到困惑,现实中的生命教育过分重视形式,压抑了生命的创造力。同时,教育的积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造成了生命的异化和扭曲。主要表现在对生命的漠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不安,其中原因有社会与家庭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对大学生进行自尊的教育、良心的教育、意志自由的教育与人我关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生命价值观问卷对24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精神价值取向维度上,男生与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在规则价值取向维度上,城乡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工具价值取向维度上,大三与大一学生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高职教育过于偏重实用知识传授和实用技能培训。生命个体被教育所操纵,人的基本属性被忽视,生命的光辉被遮蔽。基于生命教育的"四导四生"教育体系的提出恰逢其时。文章在阐述中西方传统生命教育思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上,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紧紧围绕着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基于生命教育的"四导四生"教育体系,旨在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生命活力,是人的身体存在着生命体征,并展现旺盛的体能。对于生命活力的探讨,是人类生存、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迫切要求;生命活力来源于酶和营养素的结合物,酶是生命活力的源泉;体能对人身执行防御、修复、调节、保护的任务,生命活力由体能展现和保持;生命活力决定人的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保护生命活力就要铸造人身健康的四大基石,节约体能,珍爱和善待生命。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本质是人,企业中所有的其他要素都要受人的支配,都属于二级要索。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与人的诞生与发展有着十分类似的规律。 创立一个企业犹如诞生一个新的生命! 生命的诞生与成长:完整的生命首先是以生物个体的形式出现的;生命的成长是生物个体成长和精神成长的过程;仅仅有生物个体的成长,即使在他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大学新生的抑郁症状对生命态度的影响,本研究以温州市M高校大一新生为样本,选用贝克抑郁量表(BDI-II)和生命态度量表(LAS)为测量工具,对354名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人口指标的大学生在抑郁水平上无明显差异;存在抑郁症状的新生群体生命态度相对消极;在生命的自我投入和爱与关怀两个层面与无抑郁症状表现的新生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症状水平的不同和生命态度的积极与否呈现较为显著的负性相关,较差的生命态度体验对抑郁症状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生命源于道,由气而化生。道是无形的即形而上的,其生命是无限的;物则是有形的即形而下的,其生命是限的。无形之"道"不仅是万物的本原,更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是现实世界的价值源泉。生命既然产生于道,生命也由有形的形体和无形的精神(心)构成,生命的本性即道性。因此,生命的本质在于自然天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循道而行,重神轻形,与道同一,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有关个体生命起点的不同论点,从哲学视角探讨了研究个体生命起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是生命伦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在文学上无论诗赋、散文都取得了高于同时代人的成就,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创作。纵观曹植的诗篇,始终贯穿着一种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表现个体和社会生命意识的诗歌创作;对建功立业实现生命理想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以点化生命的教育作为教育学建构的原点。但是,"生命·实践"学派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比如世界的物化、社会的消费化和人的机器化;教育的规训化、生命的平庸化,以及生命教育的普世化等。  相似文献   

20.
"生命·实践"教育学针对几个重大教育时弊,提出了"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突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启蒙;提出了"教"与"学"的融通;就实践而言,"生命·实践"教育学改变了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