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洋设计在中国建筑市场攻城略地,并且屡屡得手。从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东方艺术中心,到北京的鸟巢型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央视大厦,再到广州体育馆、国际会展中心等等,无一不是出自国外建筑设计师之手。到目前,在国内重大公共建筑中标方案公布的时候,几乎很难见到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6,(8):71-71
有管理学者撰文指出,2006年对于中国的大部分企业来说,是一个充满考验的年份,因为不确定性的根本特征已经明确地反映出来,所以需要用全新的管理来面对不确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林 《珠江经济》2004,(1):46-49
他们的出现,正在迅速刷新“青年”和“富豪”这两个字眼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从北大荒的大提琴手,到如今合众保险北京舵主,张国芳走过的道路,是在被选择中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面对个人人生的不确定性,身为保险业一员老将,他希望更多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有所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2003年半导体产业的销售超过200亿元,但利润只有3%,而跨国巨头英特尔一家的销售就超过2300亿元,其利润高达18%。为什么?因为他们掌握着核心技术。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  相似文献   

6.
引言要想准确地定义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招投标的状态已经变得相当的困难:在中国建筑业设计市场发育日趋完备的情况下,执行规则却只能参照在一般商业招投标领域通用的上  相似文献   

7.
《西部论丛》2004,(5):59-63
在2004年一季度的56个交易日中,沪深两市大盘连收三根“月阳线“,到3月底沪综指和深成指已经分别形成“五连阳”和“六连阳“的月K线组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具有灵敏的金钱意识。勤劳、节俭、忍耐是华商成功的关键。但华商擅长个体买卖,却不擅长于集团联合经营,一旦失去老板,企业便化为乌有。从这点来看。中国“商商”就单个人而言。应该是不低的;但对企业而言。则又不敢恭维了。  相似文献   

9.
作为纺织行业的人士,我读了贵刊2005年9月刊登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感触很多。  相似文献   

10.
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研究中国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具有特定的理论起点、历史起点和现实起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制度安排;在发展战略上根据中国的实际形成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1998年到2000年,中国国际特许经营研讨会暨展览会已连续举办了三届.第四届会议也于2001年11月在北京开幕."特许经营"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经营方式和新型的投资理念,正在我国广泛兴起和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王淮 《首都经济》2012,(7):22-22
中国的高科技行业是否有创新的元素?如果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直接了当的回答,我会很遗憾的说,按我对创新的理解和要求,有,很少。中国人最擅长的是用最快的速度去模仿、复制。不管是产品还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最典型的就是团购模式在中国成了万团大战。电商做成了人人创业的首选。我收到的商业计划有60%。70%都是电商。这里面有大环境的原因,有民族文化的原因,有老板的原因,有员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刊》2006,(24):12-12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6月17日开始访问非洲,他对中国与非洲大陆之间商业往来的大幅增长表示赞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建筑设计市场“洋设计”的设计水平是不是都很高?这与城市规划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有句话叫:“智慧装在中国人的脑袋里,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相似文献   

18.
费英群 《中国经贸》2012,(22):237-238
2011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印发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营改增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建筑设计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列入首批试点行业。本文在阐述“营改增”政策背景及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营改增”政策对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最后从公司角度,对执行“营改增”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6,(2):54-55
中国展会业目前处于懵懂的时期.而在近期。却有一个亮点在不断闪耀。也许。这个亮点就将点燃中国会展的燎原之火。预示着中国会展行业将从弱小走向壮大。从混乱走向有序。从空泛走向专业。从国内走向国际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中国经济威胁论”曾经充斥西方媒体。日本人甚至惊呼,中国有取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将打败国际市场上的一切竞争对手,成为淹没世界的祝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