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一种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及消费(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工业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经济形态,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深刻的。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企业》2008,(9):28-29
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和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成为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智能化、特色化农产品,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其特点是培育开发区域“特”、产品“特”、市场“特”、创意“特”,美形、美色、美味。发展创意农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镇企业》2009,(10):65-6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既然是配置资源的基础,那么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也就概莫能外了,农村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它也应该接受市场的配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引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和逻辑的必然发展。目前,我国采取的是“一人一亩三分地”的种田模式,这种模式的存在,造成了我国农村土地的小规模经营现状,阻碍了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中推进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进一步拓展广度和深度。四川在推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一是在土地矿权交易等领域全面实行市场配置;二是不断拓展和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三是完善制度规定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在推进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受利益因素干扰、权力运作失范、机制制度存在缺陷和片面追求市场化等。进一步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为:建立促进市场配置资源的政绩导向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健全和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加快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快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知识市场配置效率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知识市场如何配置就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经济资源的特征出发,提出了知识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分析了知识市场无效率的现状,并提出了如何改进知识市场配置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供求矛盾的解决依赖于对会计信息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一般来说,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是两种最基本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在会计信息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上,政府配置方式下应重点关注制度制定效率和制度执行效率,以实现会计信息供求的制度性均衡;市场配置方式下应着重解决会计信息产品的定价及其外部性问题,以实现会计信息供求的竞争性均衡。在我国,会计信息资源应以政府配置方式为主,市场配置方式为辅,以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全面均衡。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十二年来,作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晴雨表和宏观调控重要都门的财政,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举团结建设的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精心理财,有救用财,充分发挥了财政配置资源、调控经济、筹集和分配资金的职能,保证了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财政走上了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推导出了要素稀缺性技术诱导假说的数学形式,然后在此基本上充分考虑我国农业公共科研投资配置的“基数”行为,将现有的检验模型拓展为三元计量模型,并采用我国30个省市的综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业公共科研投资的分配基本上以节约耕地面积技术为主要投入方向,这与要素稀缺性技术诱导假说基本一致。这个结论的理论意义是可将技术诱导性假说扩展到不完全市场经济下的技术创新,其政策含义是我国农业公共科研投资分配的倾斜对象依然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与常规调控手段相比,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在某种程度上仍有国家计划调节的痕迹。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程度,所以应该认真研究土地的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平衡点,找出一个两都能接受的方案。为此,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供应计划的作用。这两个计划的本质是对用地结构作空间安排和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10.
资源配置创新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2005,27(3):F002-F002
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在高度集中、单渠道流通、资源匮乏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完全是靠行政手段完成的。然而,市场经济及市场多元化的大环境下,计划、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已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1.
政策性金融对产业选择的支持体现在通过政策性金融直接干预或者通过影响金融市场进而间接干预金融资源向优质行业的有效配置.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家有关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指导性政策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执行.由于市场的失灵,国家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应充分发挥市场性金融对资金、资源优化配置的主导地位,将政策性金融对产业选择的干预作为补充,最终实现产业类型结构的初步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刘相  赵建华 《价值工程》2012,31(3):74-76
质量剩余普遍存在于工程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在质量竞争中,市场机制存在"柠檬市场"等制度缺陷,而政府监管又可能导致矫枉过正。人们过度追求高质量导致资源不合理配置及巨大浪费,而发达国家利用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质量提出了过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到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约束与市场约束为主的系统约束。寻求资源消耗、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刻不容缓。在消费、生产和设计中减少质量剩余,避免资源刚性约束,为新技术新方法的诞生争取时间,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水资源的自然、经济、生态等基本特征,提出水资源科学配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探讨了充分发挥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双重作用,实现以两级政府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水资源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就业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方式,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加快绵阳市统筹城乡就业步伐,近日,我们深入涪城区玉皇镇、龙门镇、城郊乡进行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调研,对涪城区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本质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农业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使企业资产结构由有形化向无形化发展,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使用扩展的钱纳里—塞尔奎因模型分析了1985~2007年资源再配置对中国工业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我国工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工业行业自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结构红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我国工业资源再配置"弱效应"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不合理,而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性的投融资体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以及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国工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关键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投融资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在引导要素流动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会计师》2005,(4):12-12
公司财务资源的配置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行政配置.另一种是市场配置,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行政配置远没有市场配置那样行之有效.尽管市场配置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高校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为了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所形成的合理分配、使用设备资源的机制,从而实现有限的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过程。研究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改善投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源再配置与中国工业增长:1985~200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扩展的钱纳里—塞尔奎因模型分析了1985~2007年资源再配置对中国工业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985年以来我国工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工业行业自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结构红利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不显著。我国工业资源再配置弱效应的直接原因是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不合理,而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政府主导性的投融资体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以及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国工业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关键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投融资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发挥市场在引导要素流动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他们将自己承包的农用地租赁给专营农业的农户,带动和促进了农用地的流转。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在不同利用主体之间进行优化配置。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淡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