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经营者》2012,(8):24-25
超过8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不同厂家或产品在车内空气质量上差别较大,那么车内空气质量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汽车营销中的一个新卖点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递交了一份《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  相似文献   

2.
资讯之窗     
《企业标准化》2004,(6):72-73
四川将出台全国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据悉,全国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即将在四川省出台。目前,四川省质检部门起草该项标准的工作已进入摸底实验和技术准备阶段,今年5月底出台实施。四川省质检所轻工中心主任代良称,标准中的具体指标尚未最终确定,不便透露。但有关人士称,汽车空间窄小,车内空气量有限,加之汽车密封性较好,车内有害气体超标比室内有害气体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因此,制定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将严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BSI与国家标准委达成合作由英国标准协会(BSI)标准部门董事Mike Low先生率领的英国代表…  相似文献   

3.
刘宝华 《经营者》2014,(1):147-149
中国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越重视,世界领先的车内表面装饰材料开发商和供应商贝内克-卡里科开始有更大的前景车外雾霾、车内异味让汽车内空气质量成为2013年的车坛热点,也必将继续成为新的一年不会消失的兴奋点,《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必将给环保内饰材料供应商带来新一轮商机。贝内克-卡里科显然有先见之明。2013年10月28日,其TPO致密表皮与发泡薄膜材料在中国实现本地化生产。生产方中德合资企业贝内克-长顺  相似文献   

4.
《监督与选择》2011,(11):92-93
从EC7到EC8的提升 在《品质汽车》2010年11月刊上,我们曾为读者呈现了帝豪EC7的车主调查分析报告。彼时,令编辑部同事感到欣慰的是EC7在异味问题上的出色表现。要知道,在车内不到5平方米的空间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大量存在直接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近年来因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引发的诉讼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1日国家实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作为国内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填补了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空白,使得车内空气检测终于有标准可依。但因该《指南》并非国家颁布的强制标准,只是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具有法律效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会关心室内空气的质量,然而日前在北京炒得沸沸扬扬的一个案子又在真真 切切地提醒人们关注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有关专家更是认为,汽车产品质量应该包含汽车 空气质量,而车业空气质量是否适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则是诉讼双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都会关心室内空气的质量.然而日前在北京炒得沸沸扬扬的一个案子又在真真切切地提醒人们关注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有关专家更是认为,汽车产品质量应该包含汽车空气质量,而车业空气质量是否适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则是诉讼双方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抽检90%存空气质量问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车内空气污染可能致人死命,开新车一定要提高警惕。据交通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400多万辆。人们在充分享受驾车乐趣的同时,却不知有车内空气污染这个“无形杀手”相伴。有关部门对100辆轿车抽检发现,其中90%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澳大利亚专家证实,新车出厂后,车内有毒气体浓度很高,挥发时间可持续6个月以上,能够引发驾驶员或乘车人出现头晕、恶心、困倦、咳喘、打喷嚏等不适症状,甚至导致白血病等严重疾病。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汽车——这个已经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从陌生到熟悉,从最初的追求外观气派、追求豪华到现在追求实用、追求质量……一个真正的汽车时代正慢慢到来。我国的很多城市已进入汽车增长的高峰时期,有车族在享受着舒适与便捷的同时,会在自己的车内度过越来越多的时间。提起空气质量污染,人们更多想到的是由于装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而车内的空气污染却常常被忽略。有资料显示,目前车内环境不容乐观,车内空气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1):140-142
汽车内部的环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广大车主与乘客的关注,车内环境监测仪可以用于车内环境的监测,具有监测车内PM2.5、温度、湿度、甲醛、CO等空气质量参数的功能。车内环境监测仪内置进口PM2.5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甲醛传感器、CO传感器和CO2传感器,通过单片机及采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内当前空气质量状况,循环显示空气质量指标。当车内空气污染严重,产品将及时提示或语音报警,必要时启动防护措施,保障车内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12,(9):56-73
和车辆相关的安全话题一直被人们关注,相比遭路交通安全,车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可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随着人们对车内污染的重视,和车内环境有关的话题也。一下子就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车内污染究竟有多严峻?以至于人人谈及色变。带着这样的疑问,《汽车消费报告》使用专业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对七款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内部环境作出检测,七款车型覆盖日系系、美系、欧系,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车内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管理系统正是在这个时候被应用到汽车上。文章介绍了车内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的部件构成,阐述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并依据实车测试对空气净化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车内空气质量的管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其测试方法和数据值得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室外空气质量好坏不定,让人时时担忧的情况下,汽车里这道最后的防线确实不能再出什么问题了。凌冽的北风虽然寒冷,却终于吹散了北京弥漫多日的雾霾。当人们担心下一次PM2.5何时到来,空气质量标准该如何改写的时候。汽车业却率先将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12,(8):120-121
3月1日起,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始实施。该指南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8种常见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浓度设定限值。从此,  相似文献   

15.
《大众标准化》2011,(12):60-61
广大消费者翘首盼望多年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终于尘埃落定。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该标准自201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10,(22):157-157
车窗外寒风肆虐,车内却温暖得让人禁不住大声歌颂生活,再放上一段《汽车消费报告》推荐的恬静音乐,在冬天,就连堵车都变得可爱起来。  相似文献   

17.
张嫣 《经营者》2013,(9):34-35
事实与舆论纷争的背后,是耐入寻味的罗生门。每年“3·15”,总会波及一些汽车企业,而今年,中枪的除了大众汽车,还有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了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品牌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这—下就让三大品牌陷入舆论风暴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汽车越来越普及,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其排放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其车内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汽车内饰在满足人们外观美感要求的同时,是否会加重车内的污染呢?近日,中消协发布了《坐垫类汽车用品科学消费指南》,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汽车坐垫时要注意挑选材质环保的产品,谨防劣质坐垫成为车内污染源;武汉市质监局在对该市销售的汽车内饰件进行监测,发现部分商品监测出甲醛含量后,近期也发布了相关的安全风险预警。汽车空间狭小,车内空气本就不多,加上汽车密闭性好,所以车内有害气体超标比房屋内有害气体超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9.
提起空气质量污染,人们更多想到的是由于装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而车内的空气污染却常常被忽略.有资料显示,目前车内环境不容乐观.车内空气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国内外治理现状 车内污染在国外也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问题.国外解决这类问题主要通过两种办法:一是制定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健康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消除车内污染,主要采用一些空气净化装置消除车内细菌和浮游物,并清除异味.  相似文献   

20.
机械运输     
《上海标准化》2008,(3):8-9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正式实施,《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将在7月1日实施,今年将实行节能环保型汽车认证制度,北京从3月1日起执行国4机动车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